周紫林
摘要:市場是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它直接影響著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產、供、銷各方,關系到交易各方的利益。目前,云南國家級貧困縣的縣域市場還存在一些共性問題,探討其共性市場問題及對策,這是完善縣域市場秩序的需要,也是促進縣域市場繁榮興旺的需要。
關鍵詞:云南;國家級貧困縣;市場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5-0128-02
市場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從廣義上講,市場是指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 [1] 。狹義上的市場是買賣雙方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它直接影響著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產、供、銷各方,關系到交易各方的利益 [2] 。因此,市場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目前,云南國家級貧困縣的縣域市場還存在一些共性問題,探討其共性市場問題及對策顯得十分必要。
一、云南國家級貧困縣的共性市場問題
云南國家級貧困縣的共性市場問題主要表現在七個方面。(1)市場狹小,難于有效地滿足經濟社會日益發展的需求。最繁榮的是縣城所在地的有形和無形市場,各種交易活動相對頻繁,交易量較大;鄉鎮政府駐地的市場交易量居于縣域的第二層次,一般是每隔幾日或按照十二生肖的某某屬相為趕集日,每到趕集日,鄉鎮的交易活動比較活躍,呈現出一幅幅擁擠、繁忙、興旺的景象,存在臨路、近路為市的現象,而非趕集日的鄉鎮市場交易比較冷清;村、組所在地的交易量很蕭條,農村物流業發展滯后,農村市場呈現出一幅沉悶、凋敝的景象。此外,縣域市場比較閉塞,縣外市場開拓較少,市場交易基本上局限于縣域內,鄉鎮集貿市場雖然進行了規范化的建設,但市場狹小問題還未能有效解決。(2)市場產品檔次結構有待于快速提高。縣府駐地人口平均少于5萬,貧困縣富裕人員較少,縣城駐地銷售的產品檔次普遍不高,普通檔次的產品較多,消費總量小;鄉鎮范圍內的產品結構檔次更低,許多農民和鄉鎮低收入者都瞄準普通商品,所以,眾多低檔次產品很受歡迎,如便宜的衣服、白酒等生活日用品;廣大農民家庭消費水平較低,他們很少從鄉鎮市場買蔬菜、肉類等食物。(3)市場需求量和購買量較小。擴大內需很難,縣域居民絕大多數是農民,收入少,縣域有效需求量較小,購買量也較??;縣域外的市場開拓度低,銷售到縣域外的產品少。當然,過春節前置辦年貨是一年中最興旺的集市,此時看到的卻是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只是持續性差。(4)市場信息傳播相對閉塞??h域地理位置不占據優勢,對外交流少,縣域內的市場信息服務建設滯后,信息化程度低,特別是那些住在縣城周圍50~120公里和距鄉鎮20多公里的農民,還有那些住在山區、半山區的民眾,很難有效地獲取市場信息。(5)縣域市場秩序還存在一些不規范的問題。一些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一些不規范不正當交易的存在,致使市場秩序不健康,市場經濟的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開放性遭到一定程度的扭曲。(6)市場的規劃治理還存在較大的帕累托改進。縣域市場的規劃還沒做好,市場的治理、整頓不完善。(7)市場組織的發育程度低。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運作機制還沒有建設好,基本上是各自為陣、各顯所能,市場交易量較小,難以貫徹“無商不富”的致富理論。
二、云南國家級貧困縣共性市場問題的成因分析
與上述共性市場問題相對應,其成因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1)市場狹小的成因。對于有形市場來講,主要是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許多縣城駐地面積不大,但縣城駐地的市場相對于鄉鎮市場還算寬廣,鄉鎮政府所在地面積小,鄉鎮市場建設也受到面積狹小的限制,建造了一些商鋪、菜市場、畜牧交易市場等,但一些鋪面臨路、近路,公路從集市間穿過,每到趕集的日子,自然就顯得人群擁擠;村、組所在地的功能市場建設滯后,交易量少;對于無形市場來講,利用電信、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的交易少,縣域外市場開拓程度低,縣域內市場不夠活躍。(2)市場產品結構層次低的成因。云南國家級貧困縣都是小規模的或中等規模的縣,縣域總人口平均不到30萬,縣府駐地人口一般少于5萬,鄉鎮人口居住分散,所以,人口少、居住分散必然使得消費總量不大;而且富裕人員占少數,不富裕人員占多數,人們節儉的消費習慣短期內難以轉變,加上出于防范風險的考慮和收入增長不多,物價上漲,人們偏好于購買低檔次產品。多數農民家庭保持了殺年豬、腌臘肉的傳統,自己種些蔬菜吃,因此,農民必然很少從鄉鎮市場買蔬菜、肉類等食物。(3)市場需求量和購買量小的成因。其成因主要是低收入者多,人們保持了節儉的習慣,防范風險的意識強烈,縣域有效需求低,縣外市場開發難。(4)市場信息流通相對閉塞的成因。其主要成因是山區面積大,人們居住分散,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小,功能市場信息建設落后,即便是通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廣播、通電話有積極的信息傳播作用,但是,信息站的建設和信息員的配套還未能跟上。(5)縣域市場秩序不規范的成因。一方面是有一部分人過分看重經濟利益,千方百計地“削尖了腦袋”想賺錢,制造、販賣假冒偽劣產品,進行一些不正當的交易,這些人的道德操守出了問題;另一方面是整頓、規范治理市場沒有做好,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不正當交易的存在。(6)市場規劃存在改進的成因。中長期市場規劃不到位,缺乏高水平的、前瞻性的市場規劃,村、組的市場規劃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市場的治理整頓力度小,市場利益格局的調整不夠。(7)市場組織程度低的成因。縣域內的企業少,鄉鎮企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還未充分發揮,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市場運作機制還沒有建立,協會組織少、規模小,產品商品化程度低,對商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小,民眾經商致富闖勁不足。
三、解決云南國家級貧困縣共性市場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抓好縣域市場硬件建設,積極開拓縣內外市場
1.合理規劃集市的建設,改變市場狹小的局面。在小城鎮建設和各鄉鎮集市的建設中,一定要堅持規劃水平適度超前的原則,以免三至五年后市場又變得狹??;建設集貿市場要做到科學合理規劃,考慮集鎮人口增加后的市場容量,分區劃片,建設好各交易區,改變公路從集貿市場穿過的狀況,確實解決鄉鎮市場交易擁擠、混亂的狀況;做好集鎮供水、排水、污染治理、供電等配套工作。同時,針對各村、組內的市場建設很落后的現實,建設一些中、小型農村集貿市場,為農民進行交易活動提供便利,促進村、組交易市場的繁榮。
2.大力推進縣域內各鄉鎮有形市場之間的道路交通建設,并加強市場硬件設施建設。山區、半山區的居民居住地離鄉鎮市場幾十里,要修筑公路,提高公路等級,縮短運輸時間,改變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商品運輸和交易不便的局面。努力縮減運輸成本,促進縣域內外市場交易成本的降低。大力改造或修建縣、鄉的一二級農貿市場,注重產品批發市場硬件建設,建造設施齊備、購物環境條件良好的市場。
(二)抓好縣域市場軟件建設,積極開拓縣內外市場
1.整頓治理縣域市場經濟秩序,形成良好的交易環境。工商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法院要聯合行動,打擊治理縣域內的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治理地下經濟,治理不正當、非法交易,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維護縣域市場經濟的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開放性。必須教育人們樹立正確對待經濟利益的態度,要堅持道德操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樹立良好的形象,堅持正當交易,合法致富。
2.擴大市場需求量,改善市場產品結構,促進產品暢銷。堅決落實減稅、轉移支付等多予少取的政策方針,增加縣域人民收入,宣揚增加消費就能促進經濟增長,并引導縣域人民轉變節儉的消費觀念,適當增加消費支出以提高生活質量;繼續對農民購買電視、太陽能洗澡器等產品給予優惠補貼,刺激消費的大幅度增加。特別要重視縣外產品市場的開拓,因為縣域內的市場容量畢竟有限,一些產品適宜于縣外銷售,如一些縣的茶葉、小??Х?、水果、蔬菜、奶類產品、肉類產品、林產品等特色產品,只要縣外市場銷售暢通,就必定能促進縣域人民增收,促進縣域經濟增長。此外,改善產品結構也至關重要,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是促進市場銷售興旺的必要條件。要組織專業人士做好市場需求、市場價格、市場供給調查,把握市場動態,把縣域內外產品市場供求信息提供給生產者,指導人們進行生產。加強宣傳,引導農民群眾在飲食方面盡量做到營養健康,逐步提高消費檔次和質量。
3.提高縣域市場組織的發育程度,構建產、供、銷密切配合的運作機制。必須大力促進縣域企業的發展,充分發揮鄉鎮企業對經濟發展的龍頭帶動作用,鼓勵市場交易協會組織的成立及運作,構建縣域產品的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運作機制。首先,要構造縣域商品市場、各類生產要素市場和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促進多種流通渠道的形成和并存;提高市場組織程度,建立市場交易信息站和聘用信息員,為交易者收集和提供信息,可以適當發展電子商務、網絡銷售隊伍,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大力發展農村物流業,促進農村市場的發育;建立市場產品流通協會,促使流通渠道暢通。其次,貫徹公平競爭的制度。消除縣域內地方市場分割,利益勾結的問題。再次,完善市場建設,促進市場交易的暢通。搞好批發、零售市場建設,可以采取約定期限的合同產品交易方式,維護產品價格的穩定,促進市場的繁榮。最后,形成包括縣、鄉(鎮)、村、組市場和縣外市場的信息化市場網絡,以縣城或鄉、鎮市場為發展極,重視完善農村的銷售網絡,實行城鄉一體化的連鎖經營方式,促進各個市場的聯結和溝通,有效規治假冒偽劣等不正當交易。
4.幫助和帶領一部分困難人口從事商貿業。針對縣域一部分困難人口,或者下崗,或者從事農業生產收入低,或者外出打工收入少,筆者建議地方政府幫助和帶領他們從事商貿業,可以組織專門的行業技能培訓,并給予加入行業或創業優惠條件,或者直接吸收貧困人口進入專業批發市場和組織,帶動他們一起致富,改變先富不能帶后富的狀況??h域經濟正在加快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吸收貧困人口進入產業化的產品銷售市場是可行的。
綜上所述,云南國家級貧困縣的縣域市場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必須加強其市場硬件設施與軟件環境建設,促進縣域市場的繁榮興旺。
參考文獻:
[1]中小學思品教材編寫組.思想政治高一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8.
[2]市場[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165.htm.[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