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韓先柱,辛小亮,鄧愛禹
摘要:新疆油田克拉美麗DX1701井在壓裂過程中出現砂堵,為查明原因,從壓裂設計、壓裂液、壓裂曲線、地層、試油五大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和相互印證,得出該井壓裂砂堵的原因;同時,也為滴西17井區后續井的壓裂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克拉美麗 DX1701井;壓裂;砂堵
中圖分類號:F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5-0168-05
DX1701井是克拉美麗氣田滴西17井區部署的一口開發井,位于滴西17井西偏南1 160m,滴西171井東偏南1 365m,滴西402井北偏西1 965m處。鉆井目的是進一步認識克拉美麗氣田火山巖儲層地質特征,解剖火山巖體內幕構造,實現克拉美麗氣田天然氣儲量有效動用。該井于2011年5月9日開鉆、2011年6月29日完鉆,目的層為石炭系巴山組(C2b)儲層,完鉆井深3 740m。為了提高儲層物性,決定對本井石炭系3 658m~3 663m、3 665m~3 670m井段采取壓裂措施,提高地層滲透性和產能。
一、DX1701井壓裂砂堵情況
2011年9月1日,2000型壓裂車1組,用特級胍膠液311.8m3(胍膠277.8m3,膠聯液34m3)油管壓裂,前置液202.6m3,(段塞加砂徑為0.45mm~0.22mm的陶粒5m3),攜砂液106.2m3,加砂徑為0.45mm~0.9mm的陶粒13.2m3,加砂比12.4%。施工泵壓58~53~68MPa,排量3.8~4m3/3min,破裂壓力58MPa。攜砂液階段油、套壓逐漸上升,爬升較快,砂比在15%左右時套壓超限壓達到58 MPa(套壓限壓50MPa,見圖1),頂替3m3后壓力急劇上升,停泵,造成砂堵。停泵時油壓37.2MPa,套壓37.5MPa。19:30~20:00測壓降,油壓37.2~27.7MPa,37.5~31MPa。
二、DX1701井壓裂設計分析
在DX1701井(見下頁表1)壓裂之前,位于滴西17井區同樣層位(C2b)的滴西17、滴西171、滴西172、滴西173、和滴西176的氣井均進行了加砂壓裂施工。依據克拉美麗采氣工程方案,滴西17井區具有統一的氣水界面(海拔-3 173m)和同樣的壓力系數(1.35),故它們屬于同一油氣藏,所以位于滴西17井區之前壓裂過的井(見下頁表2)與DX1701井具有可比性。
通過與同區塊鄰井的施工參數對比分析,認為:DX1701井設計加砂規模適當,最高砂比和平均砂比分別為26%和15.1%,排量施工排量3.8m3/min大小合適,前置液、攜砂液、頂替液設計液量合理;參考鄰井的施工參數,DX1701壓裂設計參數滿足滴西17井區目的層(C2b)的施工要求。
三、DX1701壓裂曲線分析
1.鄰井壓裂曲線
通過對鄰井滴西17、滴西171和滴西176三口井的壓裂曲線分析,滴西17井區的鄰井施工正常,加砂基本順利。只有滴西17井的壓裂施工后期油、套壓上升很快,出現了砂堵跡象,與DX1701井有點類似。但是,整體上滴西17井區的施工曲線沒有較大異常,現場施工順利。
2.DX1701井壓裂曲線分析
對DX1701井靜壓力擬合之后,發現本井的靜壓力在后期急劇上升,擬合后裂縫的縫高為74.3m,縫長為65.6m,地層的縫高沒有得到控制;擬合的地層滲透率為1md,遠遠超過了地層解釋的滲透率,說明地層的濾失比設計時增大。
經過G-函數曲線中液體效率計算,DX1701井的壓裂液效率為16.77%,而該區塊正常井壓裂液的效率在30%~45%,遠遠低于正常井的液體效率。
綜合以上的分析認為,由于地層滲透率的異常增大,造成濾失大大增加,對應的液體效率降低,壓裂時大部分注入的前置液被濾失掉了,失去了前置液本身的作用,是造成本井施工砂堵的直接原因。
四、DX1701井地層分析
1.地層巖性
DX1701井儲層巖性為玄武巖,通過對該井目的層進行巖石力學分析,表明玄武巖對應的彈性模量較大,最高為60 016.8Mpa,平均為42 722.13 Mpa。在地層彈性模量較大的情況下,由壓裂形成的地層裂縫狹窄,地層不易吃砂,設計的最高砂比和平均砂比應當適當減少。因此,認為壓裂設計沒有考慮到地層巖性為玄武巖且彈性模量較大的影響,設計的最高砂比和平均砂比較高,不合理是造成砂堵原因之一。
2.地層裂縫
該井目的層3 658m~3 663m、3 665m~3 670m處的裂縫類型為
圖8DX1701井目的層裂縫發育圖
斜交縫,屬于欠發育地層。但是,在目的層下方19m處存在直劈縫,屬于裂縫極發育地層。本井按設計規模壓裂后,裂縫動態縫高64.6m,支撐縫高59.5m,那么是很容易把地層極為發育的直劈縫溝通,造成壓裂液的大量濾失。由前面的實際壓裂施工數據和壓裂曲線擬合結果知道,DX1701井雖然沒有按設計量施工完畢,而是僅僅注入了202.6m3前置液和106.2m3攜砂液,但是地層的縫高沒有得到控制,縫高為74.3m,已經直接溝通了地層3 689m~3 700m以下的直劈縫。壓裂后該井出水,且出水量較大,證明底層3 725m~3 728m處裂縫極為發育的氣水同層也被溝通。
所以DX1701井靠近目的層較近的下部存在極為發育的直劈縫,壓裂施工形成的裂縫溝通了下部的直劈縫,使縫高更難得到控制。這是造成地層滲透率異常增大、液體濾失大大增加和液體效率大大降低的原因,即為造成壓裂砂堵的根本原因。
五、DX1701井液體分析
原液配液過程檢測,黏度值在70~75mPa.s,pH值8;交聯檢測,交聯時間在40~50秒,可挑掛;裝液罐車清洗干凈,檢驗全部合格。原液和交聯液拉至井場,現場檢測原液黏度在68~72mPa.s,pH值8,交聯時間42~45秒,交聯性能良好;砂堵后,取 DX1701原液,檢測平均黏度為71.85mPa.s;現場取回DX1701交聯液,與原液交聯良好,可挑掛,交聯時間45秒;經過以上數字對比分析,DX1701井的壓裂液均滿足施工要求,故可排除其造成砂堵的原因。
六、試油分析
8月1日,該井用SDP102/90°型射孔彈油管傳輸射孔,射開C2b層,井段3 658m~3 663m,3 665m~3 670m厚度10m/2段,孔密16孔/m,相位角:90°,實裝152彈,射后無顯示。8月1—10日,無油嘴及針閥控制試產,油壓0~16MPa,套壓0-26-18MPa,日產水1.41m3,累產水33.92m3,10日出口見氣;10—15日,關井觀察,油壓16~32.7 MPa,套壓18~35.6 MPa;15—16日,用6mm油嘴經三相分離器試產,油壓32.7~0 MPa,套壓35.6~1.12 MPa,日產氣0.2421×104m3;16—31日,無油嘴間噴產油0.53m3,油壓0~17.1 MPa,套壓1.12~18.8 MPa;9月1日,進行壓裂改后用3mm和5mm油嘴試產、退液,最終獲3mm油嘴(合理的開采制度)日產氣1.7033×104m3,日產油0.31t,累產油5.69t,日產水7.59m3,累產水139.31m3,綜合含水95%。9月19日至10月4日,關靜壓,油壓17.57~31.5 MPa,套壓20.51~29.01 MPa。經試油證實該層為氣水同層。
從整個試油過程來看,可以得出,(1)該井壓裂改造后日產水量較射孔后多了6.18m3,證實壓裂已經直接溝通了地層3 689m~3 700m以下的直劈縫,3 725.5m~3 728m這一段解釋剛好為氣水同層,印證了之前的分析;(2)該井射后觀察和關靜壓期間期間油、套壓都都很高,且上升速度慢,而試產時僅一天時間油壓從32.7 MPa就降為0 MPa,套壓由35.6 MPa降至1.12 MPa,表現出高壓低滲的特點;另外,射孔后16—31日,近半個月的時間僅出油0.53m3,說明該層供液能力差,滲透性差。
七、DX1701井壓裂砂堵綜合分析
根據前面的壓裂設計分析、壓裂曲線分析、地層分析、液體分析、試油分析等多方面的分析,得到以下結論:(1)對比滴西17井區鄰井的施工規模,結合DX1701井的射孔厚度,該井設計合理,規模適當,前置液比例、排量合理;最高砂比和平均砂比分別為26%和15.1%,均滿足滴西17井區的施工要求。(2)但是根據地層巖性和裂縫分析,設計中由于沒有認真考慮地層巖性為玄武巖且彈性模量較大的影響,設計的最高砂比和平均砂比較高,不盡合理;同時目的層下部19m處存在極為發育的直劈縫,設計時應適當降低規模。(3)根據壓裂曲線擬合結果,裂縫縫高為74.3m,縫長為65.6m,地層的縫高沒有得到控制;擬合的地層滲透率遠遠超過了地層解釋的滲透率,造成液體濾失大大增加,液體效率大大降低,這是造成本井施工砂堵的直接原因。(4)根據地層裂縫資料分析,DX1701井靠近目的層較近的下部存在極為發育的直劈縫,壓裂施工形成的裂縫溝通了下部的直劈縫,使縫高更難得到控制。靠近本井目的層較近處存在極為發育的直劈縫,并和壓裂形成的裂縫溝通,是造成本井壓裂砂堵的根本原因。(5)根據現場液體檢測結果和后期的取樣分析,液體性能符合行業標準和施工要求,沒有發現液體明顯異常情況。
八、結論
綜合分析認為,DX1701井壓裂砂堵的主要原因為:(1)地層巖性為玄武巖且彈性模量較大,由壓裂形成的地層裂縫狹窄,地層不易吃砂,致使壓裂施工中難以提高砂比;(2)靠近目的層下部19m處和55.5m處存在極為發育的直劈縫,并和壓裂形成的裂縫溝通,造成液體濾失大大增加,液體效率大大降低,進而造成本井壓裂砂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