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珍
摘 要 目的:觀察自制的中藥散劑碧雪散治療Ⅱ期壓瘡的療效。方法:將60例壓瘡患者分成實驗組30例,對照組30例,對照組在常規消毒后外涂2.0%碘伏,實驗組在常規消毒后外涂碧雪散。比較兩組患者壓瘡治療的效果和治愈時間。結果:實驗組患者壓瘡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兩組在治愈方面有同等的效果(P>0.05),但實驗組治療壓瘡的愈合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t=12.232,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自制中藥散劑碧雪散治療Ⅱ期壓瘡的療效明顯。
關鍵詞壓瘡碧雪散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533(2012)12-0036-03
Clinical efficacy of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I stage of bedsore
JIANG Wen-zhen
(Beicai Healthcare Service Centr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4)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Xue Powder of Ⅱstage of bedsore. Methdod: 60 patients with bedsore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each with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2% iodophor after the routine disinfection, and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coated with Bi-Xue Powder after the routine disinfec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healing tim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percentag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93.3%, and the on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 although the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difference (P>0.05). As for the healing time,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12.232, P<0.01). Conclusion: The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Xue Powder has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for the II stage bedsore.
KEY WORDSbedsore; Bixue powder; nursing
壓瘡是由于身體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和壞死[1]。調查顯示:2007年美國638家醫療機構壓瘡患病率為13.7%,院內壓瘡患病率為6.1%[2];加拿大家庭病房和康療中心壓瘡患病率為29.9%,在綜合性醫院為15.1%,所有醫療機構的平均患病率為26.2%[3]。國內邵逸夫醫院報道壓瘡患病率為1.1%[4]。每年與壓瘡有關的死亡病例達60 000例[5]。 因此,研究壓瘡的防治有著重要的意義。我中心自2009年2月-2012年2月對60例壓瘡患者采用自制的中藥碧雪散外涂創面進行治療,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對象為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本中心和鄰近的另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的壓瘡患者。納入標準:1)根據美國壓瘡顧問小組推薦分期標準,符合Ⅱ期壓瘡的患者。Ⅱ期壓瘡臨床特征:表皮或真皮的損害表現為淺表潰瘍,有粉紅色基底面沒有壞死組織或表現為水泡或炎性脫皮。2)病程3d以上,創面面積在5cm×5cm以內。3)壓瘡部位在骶尾部、臀部的患者。排除標準:1)排除糖尿病、嚴重營養不良、惡液質、嚴重心、腎、肝功能衰竭等疾病患者;2)死亡和轉院的患者。符合條件的對象共60名,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63~86歲,平均年齡(80.9±4.2)歲。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2組,單數為實驗組,雙數為對照組,每組30名患者。兩組患者在病情、年齡、性別、壓瘡面積等方面差異無統計意義,具有可比性。
課題的實施由課題成員完成,具體操作流程和創面測量方法經過統一培訓,數據的錄入由專人負責。
1.2方法
實驗組采用本中心自制的中藥散劑碧雪散(滬藥制字Z05130893)創面外涂+基礎護理;對照組給予2.0%碘伏外涂+基礎護理。具體操作方法為:先用0.5%的碘伏消毒創面周圍皮膚,創面用0.9%的生理鹽水清洗,再外涂碧雪散或碘伏,每日2次涂擦。基礎護理包括應用防褥瘡氣墊床,2h翻身1次,避免受壓,保持皮膚干燥、清潔,床單清潔、平整無皺褶。觀察時間為1個月,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和痊愈時間。
1.3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創面完全愈合,臨床癥狀消失。顯效:創面縮小75.0%,臨床癥狀消失。好轉:創面縮小25.0%,臨床癥狀改善。無效:創面縮小不足25.0%,臨床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為痊愈率、顯效率和好轉率之和。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壓瘡面積
干預前對照組壓瘡面積為(4.8±5.7)cm,實驗組壓瘡面積為(4.4±5.9)cm,經兩組壓瘡面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77,P>0.05)。
2.2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愈合時間比較
愈合時間為開始用藥到完全愈合的天數。對照組平均痊愈天數為(25.8±12.8)天,實驗組平均痊愈天數為(16.8±5.6)天,實驗組痊愈天數明顯短于對照組。經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12.23,P<0.01)。
3討論
3.1壓瘡發生原因
發生壓瘡的外在因素,有皮膚潮濕,摩擦,剪切力等。內在因素有蛋白缺乏、營養不良、喪失知覺、年邁、大小便失禁以及感染等。但最重要的是壓迫時間過長,影響局部供血,而造成壓瘡[6]。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疾病譜的改變,老年癡呆或心腦血管疾病導致長期臥床的患者逐年增多,由于護理人員不足,加上患者家屬缺乏相應的護理知識,壓瘡患者給本人和家屬帶來很多病痛和負擔。因此,壓瘡是臨床護理最為棘手的一個難題[7]。對壓瘡的治療和護理,有很多措施和方法,但大多愈合時間長、醫療費用高,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傷害,對家庭和社會增加了經濟負擔。我們采用本中心自制的碧雪散外用,不但操作方便,經濟實惠,而且對創面的愈合有良好的效果。
3.2治療愈合效果比較
本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雖然在治愈方面效果相同,但實驗組治療壓瘡的愈合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碘伏是臨床上常用的創面用藥,它是碘與表面活性劑的不定型絡合物。碘與菌體蛋白質中氨基結合使其變性,表面活性劑起載體助溶作用,碘伏能在溶液中逐漸釋放碘,可保持較長時間的殺菌作用,對皮膚黏膜無刺激性,毒性低。因此,使用碘伏外涂壓瘡創面,可有效預防和控制感染,起到清創、愈合創面的效果。碧雪散是一種外用的中藥散劑,對治療復發性口腔炎、口腔潰瘍有獨特療效。主要由青黛,冰片,石膏,人中白,腰黃,硼砂,朱砂等組成,主要具有清熱解毒、托毒、祛腐生肌,抗炎等功效。本課題運用碧雪散治療Ⅱ期壓瘡,可對創面起到及時的抗菌消炎,消腫止痛的效果,并保持創面干燥,減少滲液,促進創面愈合。經臨床實踐證實,碧雪散治療Ⅱ期壓瘡,既可縮短創面愈合時間,提高治愈率,減少護理工作量,又可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綜上所述,采用中藥散劑碧雪散治療Ⅱ期壓瘡可促進創面愈合,縮短愈合時間,是一種安全有效,操作簡便易行的方法,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姜安麗. 新編護理學基礎[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278.
[2] Vangilder C, Macfarlane G, Meyer S, et al. Body mass index, weight and 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an analysis of the 2006-2007 international 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surveys[J]. J Nurs Care Qual, 2009, 24(2): 127-135.
[3] Woodbury M G, Houghton P. Preval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Canadian healthcare settings[J]. Ostomy Wound Manage, 2004, 50(10): 22-4, 26, 28, 30, 32, 34, 36-8.
[4] 胡宏鴦, 馮金餓, 葉志弘. 皮膚管理和壓瘡監控系統的建立和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 2006, 41(2): 175-177.
[5] Kosmopoulos D I, Tzevelekou F L. Automated pressure ulcer lesion diagnosis for telemedicine systems[J]. IEEE Eng Med Biol Mag, 2007, 26(5): 18-22.
[6] 董霞, 梁文, 田俊英. 預防老年股骨頸骨折和人褥瘡發生的探討[J]. 護士進修雜志, 1998, 13(8): 46.
[7] 王秋杏, 林華瑤.205例壓瘡高危患者的護理干預[J]. 吉林醫學, 2010, 2(31): 232.
(收稿日期:201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