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愛蓮
摘 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我國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新途徑,與學科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繼承性,同時又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特點的新型教學結構類型。本文從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的重要性和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進行學科整合兩方面來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讓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體現其最佳效果和數學教學特色,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向高層次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學科整合 信息技術
21世紀是信息技術占主導地位的世紀。信息技術將對教育產生巨大影響,并給未來社會帶來巨大變革。如何在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數學教師應該從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計算機來輔助教學,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小數學科教學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方向發展。
1.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的重要性
1.1幫助學生形象生動地理解數學知識中的難點。
現代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它可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強有力的認知工具。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合在一起,產生一種圖文并茂的綜合效果,給學生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多樣的。直觀形象,學生看起來既生動,又容易理解。因此,非常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1.2快速、準確、生動地解決數學問題,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的接受能力是增大課堂教學容量的重要因素,多媒體技術通過形象、直觀、情趣化的演示技能加快學生的理解進程,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縮短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知識的進程,達到增大課堂教學容量的目的。此外,利用多媒體技術存儲功能可以更加快速、準確、生動地解決這一問題,為課堂增加知識容量,從而大大豐富教學手段,拓展師生交流的渠道,提高課堂效率。
1.3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提供生動的畫面,還可以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現實的生活材料。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增強學習的實效性。
1.4解決學生思維障礙,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而有的數學知識又比較抽象、枯燥,難于理解。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是人腦的延伸。它具有極豐富的表現力,能根據教學需要將教學內容生動地再現,從而克服了人類感官的局限性,擴大了學生認知的時空,縮短了學生的認識過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減少思辨的困難;豐富學生的聯想,減少學生想象的困難;建立正確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創造性。
2.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進行學科整合
2.1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學習情境。
俗話說,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巧妙成功的開頭,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并能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教師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將文字、動畫、聲音、圖片、視頻有機結合,創設一些生動的引入情境,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知的傳授創造良好契機。
2.2運用信息技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信息技術成功地實現了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教師無需更多的語言,只是借助計算機所顯示的圖像,便無聲地傳遞了教學信息,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于學生面前。而這種傳遞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啟發性,使學生絲毫感覺不到由于思維產生障礙可能帶給他們的心理壓力,反而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
2.3善用交互,增強學生的練習效果。
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并發展為智力的一種活動。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有著強大的交互功能,它不僅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而且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這樣既鞏固了新知,又發展了學生思維,培養了能力。
利用多媒體的反饋系統可以使教學評價和反饋更加科學、及時、有效,既培養學生的自制力、自覺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又可以減少教師重復教學和輔導,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真是一舉兩得。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由于其信息的豐富,畫面的生動,傳輸的高效,因而逐步成為學生強大的認知工具,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而且解決了傳統教學中長期存在的諸多教學難題,使得我們的課堂教學更活潑、更生動、更有效。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活動機會,讓他們在合作中增長才干,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李維福主編.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北京: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2006.
[2]馬振行主編.河北教育.河北:河北教育報刊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