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琳
我校是一所市區普通初中,但在校學生80%以上來自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由于各種原因,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夠扎實,學習習慣養成也不理想。雖然歷史已是中考科目,但歷史學科在不少學生的意識中仍被視為“副科”, “學困生”在 班級中所占的比例不少。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嘗試了很多不同的教學方法,后來發現運用學案式教學法進行分層教學對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令人驚喜的效果。
現將我的課堂操作方法歸納如下:
第一步:設計學案
設計學案時要注意以下三方面:(1)教學目標的設置可以教參要求為基礎,再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增減;(2)習題的設置要符合循序漸進的客觀規律,由易到難,做好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的準備;(3)分層教學由教師掌握,在學案中所有習題均以序號標注,避免出現明顯的層次劃分標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
第二步:激趣導入
對初中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我們老師來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面對學困生面較大的現狀,一個合適的導入,至少可以幫助學生保持前半節課的學習積極性。導入的方式與注意事項,同行們已有很多卓越的見解與較完整的總結,在此就不贅述。但以我個人的教學經驗,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導入的內容可以超出本節課主題,因為學生的興趣點是有區別的,而激趣導入的目的之一是引起學生對教師所講的話的關注,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所以,只要導入是符合法律法規、社會公德,是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我認為都是可以的。在上課過程中還要時刻注意學生的精神狀態,用來自學生身邊的小笑話等等內容來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
第三步:定時自學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基礎,即便他在現階段是學困生。
在應用學案式教學法進行分層教學時,課本知識點填空是全體同學都必須獨立完成的內容。在布置這一項學習任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規定一個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知識點填空題。此時,教師要特別關注學困生,走到他們身邊指導他們完成開始的一兩個填空,并及時加以肯定,鼓勵他們繼續完成。對于學困生較多的班級,知識點可以完全來自課本的原話。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立即舉手示意,不準高聲喧嘩,教師要給予他(她)贊賞的微笑并點頭肯定。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任務的少數學生可以向同桌求助或與同桌小聲商量,同時教師請已完成的學生將答案寫在黑板上,由其他同學判斷答案的正誤。
設置這一環節的目的,一是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二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三是幫助學生檢查錯別字,四是發揮兵教兵的作用,減輕教師的負擔。我們一定要記?。簩W困生的形成往往是因為他們在學習中沒有成就感。
第四步:效果檢驗
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后,教師應及時肯定學生在自學環節表現出的主動性,用語言激發學生對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戰演練的渴望與斗志,轉入選擇題的課堂練習階段。這時教師可以將習題依據難易程度分步進行布置,不能一次布置完,因為大部分學困生的“困”與毅力、精神相關,宜將大任務分成幾個小任務進行,不然他們就會見難而退。如,可以兩題兩題的布置,梯度由教師掌握,鼓勵學生不斷挑戰自己,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時間段都有事做,減少學生開小差的機會。講評時,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決定講評的方式和內容。如,可從頭開始請學生逐題講解;也可由教師選擇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的題目進行提問,其他題目由學生個別舉手提問,若同一題目有3人提問則面向全體講評。
總之,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關鍵是要體現出“兵教兵”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第五步:復習鞏固
根據學生在練習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教師應立即組織學生就相關知識點進行當堂復習,特別是要針對在容易和中等難度的習題中出現的問題。對學困生面較大的班級,重點是抓基礎題,難題放在次要位置,難題要講解,但不用過分關注。其實基礎打牢了,難題的解題能力也會隨之提升的。
以上五個步驟堅持下來,從年級的總體情況看,一分三率都有進步,特別是及格率和低分率都控制得較好,優秀率也逐步提高,出現了“兩頭小中間大”的情況。這對于學困生面較大的我校來說,反映出以抓基礎為著眼點的分層教學使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有了進步;優秀率的提高也說明,以抓基礎為著眼點的分層教學同樣惠及優秀生。
針對學困生的教學,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時,將以上做法用幾個字做了總結:
(1)了。即教師對學生要了解,包括他們的性格、習慣、學習水平,只有了解學生才能設計出適合自己學生的學案,才能知道如何分層進行教學。
(2)低。即學案設計要做到切入點要“低”,不能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到難,以幫助學生逐步找回面對學習的勇氣和信心。
(3)小。即把學習任務進行分解,把大任務分成數個小任務,這樣就能分段對學生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學生的進步。
(4)引。我認為,教師必須把關心學生的學習放在關心學生的狀態之后,因為學困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學滿一節課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所以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精神狀態,想方設法制造課堂的興奮點,給予學生持續的刺激,幫助學生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引導學生逐步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激發出自主學習的能力。
(作者單位:柳州市第二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