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文景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進一步普及,多媒體教學已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 利用多媒體授課可以讓學生更好、更快、更形象、更直觀地掌握數學知識的形成和內在規律,化抽象為具體,化被動為主動. 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性思維提供了想象模型,提高了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 不過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高效率不等同于教學的高效率,關鍵要看教師怎樣設計教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長處來提高教學效果. 下面就談談如何把現代化教學設備與初中數學教學進行有效整合.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能“動”性和“交互性”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主要功能是“動”和“交互性”. 所謂“動”,通常是指其他媒體所不能替代的“動”. 例如在學習《豐富的圖形世界》這一章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最直觀的印象,特別在學習《三視圖》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盡情感受不同視角看到的不同圖像;再如學習《圖形的變化》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整個變化過程直觀地展示給學生. 這些都是教師無法口頭直觀表達的,所以就可以借助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
“交互性”是利用計算機進行學習或解決問題時的“人機對話”,這一功能對于數學學科來說,主要適合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探究性課題學習.
二、利用“幾何畫板”,化抽象為直觀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幾何中的圖形變化等都是很抽象的話題,無論教師怎么費盡心機地描述、講解,始終還是抽象的,但運用多媒體,運用“幾何畫板”,這些抽象的內容就可以很直觀地顯現出來,難點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可讓學生在觀察變化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規律,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例如在學習函數的內容時,利用“幾何畫板”制作出函數的動態形成過程. 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在整個變化過程中,哪些量是變化的,怎么變,哪些量是不變的. 函數的形狀是由一個變量決定的,學生往往能說出教師意想不到的正確答案,有時,甚至是創造性的答案.
三、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得好:“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 ” 初中生已經不像小學生那樣偏重于情感上的依賴,而是開始有了較高的獨立評價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除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組織課外興趣小組等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運用電教手段,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學生目睹了整個動畫過程,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形成自己的經驗、猜想,產生對結論的感知,是在“做數學”. 這不僅對所學內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思維能力也得到培養,素質也得以提高,很容易在現實生活中有創造性的思維出現.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能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利用多媒體在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自身素質.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但并不等同必然能提高教學效果,電腦畢竟是一臺機器,授課內容只有在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巧妙安排下才能發揮它應用的作用. 這就要求教師在準備課件時,針對這節課的內容,要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再選擇最好的方案(可用Flash動畫也可用“幾何畫板”),制作出效果最好的動畫演示過程,之前還要學會“幾何畫板”或Flash的運用. 同時還要精心選題,準備一個教學案與之配套,在整個準備過程中教師的自身素質無形當中也就得到了提高.
四、克服多媒體教學的幾個弊端
1. 課件展示不能代替板書
任何先進的工具都不可能取代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多媒體也同樣在教學中不能完全取代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聽課學習中看到有的教師在多媒體課中,教學過程幾乎全部由計算機包辦,特別是對問題的思考、公式、解題過程等關鍵性地方,也只是用大屏幕顯示一下就過去. 教師成了按“按鈕”的開關,學生成了觀眾而不是學習的主體. 當開始做大屏幕上的練習時,很多同學就會覺得無從下手,想看看例題是怎么寫的,可例題已經過去了,只能想到哪,寫到哪,沒有條理性和規范性.
2. 感覺有點像看電影,課后容易忘記
學生都喜歡上多媒體課,有聲音,有圖像,有動畫,但課后往往只對圖像或動畫過程印象深刻,對于文字類的如公式、解題過程等印象模糊,不如板書,把解題過程、公式等關鍵知識點板書到黑板上,既能加深印象,又有利于學生解題. 練習題投到大屏幕上,不如發到學生手里實用. 所以要配備教學案,學生人手一份,例題的關鍵步驟設計成填空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填寫,每個知識點后面都配有針對性的練習題,這樣虛幻的和實際的動手做相結合,既克服了弊端也解決了易忘的缺點,還可以收上來改,看教學效果. 這也是在課堂實踐中效果最好的一種方案.
總之,現代化教學設備以及網絡帶給我們無限資源,這些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充分空間(學習空間和發展空間),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性思維提供了想象模型,提高了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也為教師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長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