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摘要】 運用電化教學具有直觀的圖像,鮮艷的色彩,逼真的音響,動靜結合,形象生動等優勢. 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突破教學重難點,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 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廣泛應用電化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更直觀生動,便于理解.
【關鍵詞】 電化教學;數學;課堂效率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電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既節省了時間,又增大了課堂容量,還能把靜態的知識動態化,將隱形的思維具體化,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
一、運用電教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使用投影片、錄音等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電教媒體導入新課,能化靜為動,動靜結合,生動形象的多種表現形式,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讓學生很快地進入愉悅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奮點”,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這樣,學生就會以飽滿的學習熱情,自我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情境中高效率地接受信息,為教師“曉之以理”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創設出有利于并適合學生進行學習的情境,積極推動他們在不自覺中達到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有機的“滲透”與“融合”.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把學生領入一個他們喜歡的情境中,就等于領他們進入了知識的大門. 如我在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一課時,巧妙利用了小叮當數星星的自定義路徑動畫,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享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運用電教手段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教師教學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嚴峻考驗,而運用電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則是教師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有效手段.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缺少生活經驗,知識的儲備量也有限,所以在感知事物時還是以形象思維占主導,在判斷事物時也常會以外部特征為標準.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可利用電化教學的各種信息刺激學生的感官,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用直觀形象的辦法表示出來,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掌握教材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通過直觀的形象來理解數學中的概念和運算過程. 例如: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一課時,其重點是數的組成;難點是數的大小和順序.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進入、退出動畫一步步地展示一個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以及在《認識人民幣》人民幣兌換環節中,利用錢與物品在同一位置的先后突出動畫,很好地詮釋了10元可以換幾張2元,那么10元就可以買幾個2元的物品. 這樣,巧妙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實驗活動過程進行處理,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三、運用電教手段充實課堂內容,拓展學生學習視野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學習應當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生動活潑的智力生活. ”小學數學課是讓學生掌握一些數理基礎知識,培養一些基本技能,如果教學中僅是照本宣科,教學手段單一,就難以收到實效. 相反,此時如能巧妙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充實、豐富課堂內容,配以老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手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為通過電化教學手段,學生能快速地獲取豐富的資料,特別是形象逼真的幻燈片使學生們精力集中,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很自然地展開聯想,如在《上下、前后》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運用電化教學手段插入有趣的主題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并加入游戲動畫,增大了課容量,加強了知識間的連貫性. 可以說,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既將理論知識生動化,使理論中所包蘊的思想教育得以升華,又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
四、運用電教手段彰顯學生主體,促進師生雙邊互動
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活動的過程. 一堂好的數學課,應該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使兩者的關系達到和諧統一,這就要求教師注意研究學生的學習規律,根據教學內容適當運用電教手段進行教學. 通過電化教學所特有的多彩逼真的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再加上教師適時恰當的講解,就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聽覺的作用,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思考. 同時,可以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不知到知,從知之較少到知之較多,并在學會數學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運用電化教學手段直觀、生動、形象地進行教學,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找到求解方法,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增大了課容量,加強了知識間的連貫性,使學生理解知識的進度加快;可以節約數學教學中傳統的板書、畫圖等的時間,使有限的課堂40分鐘的時間“變長”了,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當然,電化教學以它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運用于數學教學中,無疑起了直觀形象、節省時間、增大課堂容量的作用,但在實際使用中還有許多不盡合理的地方,如:過于追求形式,變“人灌”為“電灌”;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忽視教師板書和動筆練習;盲目地使用錄像,有喧賓奪主之感. 因此,電化教學手段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依靠教師認真選擇、科學設計、精心組織、合理使用,才能發揮它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