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龍
新課程理念強調:“人人在數學學習中有成功的體驗,人人都得到發展.”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中理解和發展. 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
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的教學原則,提出要以學科知識為支撐,以社會生活為載體,“數學源于現實,扎根于現實,應用于現實”. 在數學問題生活化的過程中,學生經歷這一過程的數學活動是必不可少的. 通過我們的教學,不難發現:學生是多么渴望每節課都進行豐富有趣的數學活動. 這就要求我們教學者盡量多地組織起數學活動來,讓孩子們可以快樂起來,并在快樂中得到提升. 下面就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組織豐富的體驗活動,培養學生的認知感受能力
學生要發展,就必須體驗學習,而獲得體驗的最好方法就是親身參與. 獲得體驗的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積極的意義在于這是一種生命的歷程,是生活的體驗. 課堂教學正是實現這一體驗的載體.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走下講臺,走近學生,以精練實效的“導”為指引,將參與體驗、探究、操作、思考的權力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地讓學生去參與、去體驗. 教師要創設情境,喚起學生滋生體驗的欲望;要精心設計操作活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體驗時間和空間;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驗生活化數學.
如我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時候,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利用教師提供的四個圖形,通過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的辦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積. 目的是運用轉化思想,借助操作活動建立豐富的直觀表象模型,為學生的數學理解提供“腳手架”;第二次是一名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出長方形后,教師再次組織學生用兩個鈍角三角形、兩個銳角三角形拼出長方形以外的其他圖形,目的是在前面豐富的表象的基礎上聚焦——三角形的面積理解的一般意義就是任意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能拼出平行四邊形,從而使學生對三角形面積的數學理解更透徹.
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煉思維,在思考中創造,培養、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 同時,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心里去,和他們一起經歷知識獲取的過程,經歷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
二、組織有趣的游戲活動,發展學生的創新領悟能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在教學過程利用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游戲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尤其是中低年級數學教師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怎樣既能使我們的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又能使學生把學習當做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在教學四年級上冊《游戲的公平性》一課時,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設計了男女生摸球比賽的游戲. (摸到白球,男隊得1分,摸到黑球,女隊得1分,盒子里多為黑球. )通過比賽后,男生會產生質疑:為什么我們摸到的多為白球?進而提出大膽的猜想:盒子里黑球居多,游戲不公平. 打開盒子驗證學生的猜想,由此得出結論,學生提出公平的比賽,再通過修改游戲,使其公平. 這樣的過程讓學生對游戲的公平性有了更深的體驗. 在隨后的鞏固環節中,我抓住學生平時愛玩撲克的特點,設計了抽紙牌的游戲(任意抽一張,1到10,比5大算我贏,比5小算你贏).讓學生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鞏固運用新知,既培養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寓教于樂就能讓我們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組織多彩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注重實踐活動是國際數學課程發展的一個趨勢.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 而實踐能力恰恰是我們平常數學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如何開展實踐活動,對廣大教師來說還只是處于嘗試階段. 在平常的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
如在教完《百分數》后,我出了這樣一道題:小芳把積攢的800元壓歲錢從2011年3月1日開始在信用社儲蓄一年,那么到2012年3月1日,她可以得到多少元?這樣的問題,新鮮有趣,與生活非常貼近,學生很感興趣. 他們利用課余時間自覺地到附近銀行了解利率、利息等知識,并與百分數知識相聯系. 通過調查、計算、思考,學生不僅學會了數學知識,而且了解到金融知識,增長見識,從而深刻地體會到所學的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 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可以使學生學起來感到更加自然、親切、真實,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 生活中的數學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這種求知欲,會使學生對知識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更加樂于參與課堂的學習活動.
總之,數學活動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對于我們來講是一種有效實施教學的有力武器. 數學活動不僅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還促使學生去發現和研究問題;不僅讓學生積累了知識,還增強了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不僅讓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還激發了每名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我們要樹立以“活動促進發展”的新型教育觀,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方式,克服傳統教育“偏重書本知識,輕視能力;偏重理論,輕視實踐”的弊端,讓數學活動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片“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