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芳
【摘要】 愛是教育的靈魂,情感是課堂的催化劑.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高度重視情感教育,要善于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寓情入境,以情感為主線努力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課堂氣氛,努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 寓情入境;活力課堂
蘇聯教育學家贊克夫認為:“智力活動是在情緒高漲的氛圍里進行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感氣氛中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數學教學中,只有融入真摯的情感,才能寓情入境地去感染學生、激勵學生,使學生對數學課堂充滿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感情,使他們的身心健康而快樂地發展;只有注重培養學生健康的、積極的情感,才能使數學課堂充滿活力,使數學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在課堂中的融合,并從中感受到數學教學的成功與快樂. 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情境中激發學生情感談幾點體會:
一、情境故事化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造就了他們對故事的喜聞樂見,數學教學中沒有什么能比故事更加吸引學生的興趣. 如在教學“商不變的規律”時,我設計了生動形象的故事:“風景秀麗的花果山上住著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要給一群小猴子分桃子. 猴王跟小猴說:‘我給你8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行嗎?小猴聽了直叫:‘太少,太少. 猴王說:‘好吧!我給你80個桃,平均分給20只小猴怎么樣?小猴聽了還是嫌少. 猴王又說:‘我給你800個桃,平均分給200只小猴怎么樣?貪婪的小猴聽了試著說:‘大王,能不能再多分一點?猴王聽后慷慨地說:‘我給你們8000個桃,平均分給2000只小猴,這下總該滿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誰的笑是聰明的呢?為什么?”聽到這里,小朋友也笑了. 一個“商不變”的教育,融入“猴王分桃”中. 小朋友笑了,正是樂學才能求學,此時教師再與學生討論“商不變”的性質,學生自然興趣盎然、事半功倍. 一段生動形象的故事,創設了最佳的教學情境,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調動了最佳的情感因素,樂學、愛學便同步發展.
二、情境活動化
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 例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時,“位置”一課是用數對來表示某一物體. 我首先從學生的座位開始,把每一列學生看成一個小組,從左到右,按幾排幾列來分,讓學生明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然后老師出示一張設計好的教室座位圖,掛在黑板上,讓每名學生從圖中找出自己的位置并貼上自己的照片;再次,由教師說出數對,讓該生起立,在活動中看學生的反映能力和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在活動中鞏固新知,也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接著,由學生上臺當小老師,玩猜一猜的游戲,說出數對,讓其他同學猜猜他是誰,這一活動已完全放手由學生自主操作,把活動推向高潮.
這樣的活動化情境有利于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于促進學生從動作思維向具體的形象思維過度也是十分有利的.
三、情境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選材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正如數學教育家所言:“數學是現實的,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再把學到的數學應用到現實中去. ”
聽了“數一數”的教學,連老師讓學生結合教室、校園,結合身邊的具體事物,數一數有多少,從而認識數字1~10. 還帶領同學們到校園中去參觀,詳細數一數各種事物究竟有多少,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把數學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又如在教學“旋轉與角”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教學,先出示一系列生活中美麗的圖案,學生看了都“哇”地叫出來,我緊緊抓住這一時機,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發現其中的奧秘,在學生交流自己的所得及感受后,我就趁熱打鐵,借機激趣:今天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能設計出哪些有規律的圖案?結果好多女學生設計出了美麗的花邊裙子,有的用各種幾何圖形排列出被子的圖案,還有的把學校的校園美化列入了自己的想象空間……這樣的作業,既把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又給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這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數學知識起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明白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數學課堂是流動著熱烈的教學情、濃厚的學習情和豐富的生活情的情感場,情感化的數學課堂要用無私的師愛、崇高的師德、精湛的師能和靈活的教學方法鑄就. 積極的情感對學習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需要,創設開放的、民主的、和諧的學習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煥發學生學習的活力,發憤圖強、天天向上,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郭艾超.數學課堂與情感教育. 新課程·教師,2010(11).
[2]彭福順.構建小學數學和諧課堂之我見. 小學時代·教師版,2010(8).
[3]高波.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策略之課堂引導. 中外教育研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