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英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與合作,從而完成共同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形式. 在小組中學生能主動操作、觀察、思考、討論,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增多;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在學習小組中學生相互啟發、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問題的群體協作精神能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調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一、掌握合作技能,引導學生合作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教會學生合作的技能:包括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如何糾正他人的錯誤,如何汲取他人的長處,如何歸納眾人的意見等. 因此,可以由小組長安排人記錄,讓各個成員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后由記錄員將其整理出來. 這樣做可以讓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可以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到討論中來,對于學生合作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
在開始合作時,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具有個人心理優勢,一節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過短,對于自己的發言比較認真,不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而對于同學的發言,卻不重視. 那么我就要求學生們:要聽完整,不插嘴;要聽別人的發言要點;聽后須作思考,并作出判斷,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反思、評價的能力. 在這樣的要求下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反復琢磨、體會,善于傾聽同學意見,不隨意打斷別人發言,提供學生發表不同見解的空間,以達到相互啟迪、幫助的功效,學生不但養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調動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能體會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二、打破學科界限,培養合作意識
在教學中要順暢、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煥發活力,必須要使學生有合作的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活動,讓學生感覺到合作的需要. 例如:組織一些游戲,通過智力搶答、拔河比賽、接力傳球等團體比賽,讓學生發現需要和別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勝利;也可結合一些課外活動,如:收集數據、量量算算、調查生活中的數學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一種體驗,感覺到合作是一種富有樂趣、能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一種重要的、有效的學習方式,但并不是萬能的,它還應與其他學習方式有機結合,特別是與自主探索有機結合,才能發揮出更好的合作效應.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要為學生創造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與人合作交流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三、改變教學方法,發揮合作效率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在實踐中體會到數學的奧秘,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獨特體驗,并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構建一個生動活潑的數學學習環境.
小學生學習數學,有時還應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動手操作可促進思維,也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體現. 例如:教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我引導學生用面積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紙拼滿一張大長方形紙,數出小正方形紙的個數,讓學生說出大長方形紙的面積,引導學生總結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由于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生活經驗是有限的,所以當他們在學習新知識,需要新能力時,往往會遇到困難. 如在教學“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時,教師出示課件,一個小猴子在賣桃,盒里放了10個,盒外有3個,小猴子說:一共有13個桃子,小兔說:我買9個,白菜老師問:還剩幾個?小猴子抓耳撓腮想不出來,我說:“同學們能幫幫小猴子嗎?學生興致高漲,紛紛動腦筋,想辦法. 如果想不出可以小組的同學合作,大家一起出主意,想辦法. ”有一個孩子反應較慢,他還沒有想好是怎么回事,當他看到同學們都在熱烈地討論時,他深深地感到自卑,感到自己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情緒慢慢低落起來. 這時我走過去,讓他旁邊的孩子想辦法幫助他,不一會兒,他臉上的表情由陰轉晴,繼而露出燦爛的笑容……看著同學們你幫我學的感人場面,我覺得特有滿足感. 可見,教學中處理好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的關系,選擇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助時組織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定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四、探究多種答案,拓展合作思路
每一名學生身上都潛藏著極大的智慧和才能,在教學時,能放手就得放手,要讓學生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而且有些數學問題單靠一個人往往很難回答全面,這時如果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組內的每個成員相互討論,相互補充,互相啟發,可促進學生解題思路的快速生成. 比如:有這樣一道題:在3,5,7,(),( ),()后面的括號里填數,使這些數具有某種規律,并說明有怎樣的規律. 在小組學習中,每個人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還有的學生從別的學生那里得到了啟發,因而找到了可以在括號里依次填入9,11,13,使這列數從第二個數開始,每個數都比前一個數多2;還可在括號里依次填入11,17,27,使這列數從第三個數開始,每個數都是前兩個數的和減1……學生在和諧的討論氛圍中,激發了參與學習的欲望,學會了全面思考問題的方法,拓展了學生的解題思路,使他們嘗到合作成功的快樂.
總之,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學教育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