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中華
【摘要】高中物理重視培養學生物理實驗與科學探究能力,重視知識的建立過程,重視保護學生探究興趣,體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教師要明確教學要求,有的放矢,注重三維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注重物理實驗,加深感悟,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形成實驗技能,提高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1-0093-01
在高中課程中,物理是一門難度較大的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物理實驗與科學探究能力,重視知識的建立過程,重視保護學生探究興趣,體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如何實現上述目標,筆者提出了如下教學建議。
一、明確教學要求,有的放矢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教學活動的最終歸宿。對課標要求的落實、教學計劃的確定、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重點的明確、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安排有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尤其是在新課標下,注重三維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一,在知識和技能要求上,學生不僅需要把握基礎知識以及相關的基本技能,也需要注意物理學發展進程,關注物理學的歷史成就,關注物理科學的發展趨勢,關注物理對社會生產生活的價值意義,關注物理和其他學科的緊密聯系,以提高綜合素質。第二,在過程與方法方面,則需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探究過程與方法,了解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以發掘物理規律,學會構建物理模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判斷、推理、抽象與概況等綜合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探究空間與時間,放手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鍛煉能力。第三,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教師可向學生展現探索物理規律的喜悅與艱辛,展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以及有關的熱點問題,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其學會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相關的物理知識,以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如教學《電場強度》時,教師應先認真研讀教材與學生,明確教學目標,然后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一)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①了解電荷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形成的;②認識電場強度定義,學會運用電場強度概念求解點電荷產生電場的電場強度;③認識電場疊加,理解疊加求合場強用平行四邊形定則。2)過程方法:①運用所學知識來幫助理解,并遷移到新知學習中,感受類比遷移的思路與方法;②利用實驗以及對實驗結果的觀察與分析,而認識物理現象的本質,學會發現與提出問題,相互討論問題,假設猜想,同時通過推理來歸納有關結論。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喚起學生物理學習興趣,體驗知識探究過程以及成功之喜悅。(二)教學方法與手段:講授、討論、探究、練習;多媒體課件、實驗演示。
二、注重物理實驗,加深感悟
在物理學中,實驗是其基礎所在。通過物理實驗,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成實驗技能,提高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同時,在實驗過程中,有助于學生感知物理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形成概念,發掘物理規律。此外,還有助于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實驗教學,開展多種演示實驗,組織不同學生實驗,以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自主實驗探究。在學生實驗之前,教師應對學生加強方法指導,使其樹立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明確物理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認識實驗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了解實驗步驟,以有序進行實驗。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則需遵守相應的操作規程,學會觀察物理現象,并記錄好有關數據。在實驗之后,則分析相關數據,然后得出結論。對于不懂的問題,可師生共同探究。這樣,通過實驗訓練,可讓學生把握相關實驗方法與技能,為學生后面進一步學習科學知識、研究科學做好鋪墊。
如教學《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1)實驗目的: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2)實驗原理: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增加的動能等于減少的重力勢能;mgh=■mv2;通過該段時間中點時刻的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相等。3)實驗器材:鐵架臺(帶鐵夾)、電源、導線、復寫紙片、紙帶、重錘、直尺、打點計時器或電火花計時器等。4)實驗內容:實驗步驟:①豎直固定好打點計時器,連接電源;②穿紙帶,以鐵夾固定于重物上,讓重物停靠于打點計時器之處,先以手提紙帶;③接通電源,紙帶松開;④重復幾次,獲得3至5條紙帶;⑤選擇“點跡清晰并且第1、2兩點之間的距離約是2mm”的紙帶,記錄第1個點的位置O,同時在紙帶上由任意點起依次選取若干連續的點1、2、3……,量高度h1、h2…;⑥利用平均速度即中間時刻瞬時速度之法,算各點相應的瞬時速度V1、V2…;⑦在表格中填入相關數據,算出每點所對應的勢能減少量及增加的動能,對比與理論是否一致。運算時g取當地數值。然后記錄并處理數據,最后得出結論:在實驗誤差范圍之內機械能守恒。5)注意事項:①計時器安裝時,應豎直架穩,同時計時器兩限位孔應處于同一豎直線上。②先接通電源,后松開紙帶。③測下落高度時,須由起始點算起。紙帶不能太長,大約40厘米。④因不需知道勢能與動能具體數值,故不需也不必測物體質量等。此外,當學生做完實驗后,教師可設計一些實驗練習,以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實驗印象。如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需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是( ),間接測量的物理量是( )等。
當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除上述方法外,教師還需善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直觀感知物理知識,尤其是瞬時性實驗,以增強實驗效果;善于聯系生活,讓學生體驗知識的真實性,積極參與教學,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