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華 周廣峰
根據國際商會出版物UCP600的信用證結算方式中,受益人順利收匯的前提是提交相符單據,即:受益人提交的單據與信用證條款、UCP600的相關適用條款以及國際標準銀行實務一致,則開證行(或保兌行)必須承付或議付。但是近年來,受益人根據信用證的要求,將相符單據提交到指定的美資銀行后,由于受OFAC制裁的牽連,單據或被退單,或被扣押,或被拒付,安全收匯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出口商以及相關的銀行,應了解OFAC制裁對出口交易的影響,主動跟蹤OFAC制裁的最新動態,采取適當的措施,未雨綢繆,嚴防出口收匯風險。
一、案情回放:因含隱蔽的涉伊信息而遭花旗銀行退單案
某日,國內Z銀行辦理了一筆信用證項下出口業務。受益人向Z行的C分行交單,開證行為希臘雅典的EFG EUROBANK ERGASIAS S.A. 。C分行審核單據認為,單證相符,單單一致。之后,C分行根據信用證要求將單據寄往開證行的單據處理代理CITICORP FINANCIAL SERVICES LTD. KUALA LUMPUR MALAYSIA。幾日后,C分行收到花旗的退單,退單未說明任何理由。C分行猜測退單可能是單據涉及OFAC制裁,上網查詢提單上的船名、船代等信息,均不在制裁名單之列。于是電話向花旗查詢,馬來西亞的花旗告知該分行:由于提單上顯示了集裝箱號“IRSUxx”(稱IR即伊朗),提交的提單涉及到伊朗船,故退單該行。后該分行聯系受益人,將單據直接寄送開證行。
該信用證無論是開證行、申請人、目的港、船公司、船名等都絲毫不與伊朗相關,但比較隱蔽的是集裝箱號前出現了IRSU,據稱代表伊朗航運,而伊朗是在美國OFAC制裁的范圍內。OFAC規定,美國金融機構凡涉及到制裁名單上的相關交易,必須報送OFAC核查,根據核查結果,再退單或扣押單據。上述案例,最終全套單據被退回。
近年來,由于受OFAC制裁,在國際結算中除了遭退單外,更多的是單據遭扣押甚至拒付。如2009年12月我國某出口公司向阿聯酋出口服裝,由于提單顯示的船名和到貨港貨運代理為美國OFAC制裁的實體,出口單據被指定議付行某美資銀行扣押;同年3月我國的另一家出口公司出口土耳其的單據,因單據中顯示的船運公司為列入美國SDN清單并受制裁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全套單據被美國美聯銀行上海分行扣押。2010年9月國內G銀行將相符單據寄送開證行某歐洲銀行孟加拉國分行,該筆業務的承運人屬于美國制裁最嚴厲的中東某國,而且提單所注明的集裝箱號的前兩個字母為該國英文的縮寫IR而遭拒付。由OFAC制裁引發的此等案例在我國的國際結算中頻繁出現,嚴重影響了我國出口企業的收匯安全。
二、OFAC制裁范圍與特點
OFAC, 即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The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和貿易制裁的政府部門。它的使命在于管理和執行所有基于美國國家安全和對外政策的經濟和貿易制裁,包括對一切恐怖主義、跨國毒品和麻醉品交易、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行為進行金融領域的制裁,對可疑交易資金進行審查、凍結或扣押。
OFAC 對其管理范圍內六大部分的經濟和貿易制裁不定期地進行重新評估和更新,根據評估的結果并結合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會發表一系列的制裁名單。一旦被列入任何一個名單,則被列名者就陷入了一個無形無影卻又無處不在的制裁大網,至少在美國勢力可以控制和影響的范圍內,其所有金融行為都面臨著被拒絕、全部財產都面臨著被限制轉移的巨大經濟風險。
六大部分中與國際結算關系密切的是特殊指定國家和個人的制裁(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Sanctions )。為了避免來自美國政府的政治壓力和法律風險,所有美國的金融機構(包括美資金融機構的海外分支機構)在進行交易時,都被要求必須首先要對自己的交易對手進行OFAC名單的審查,只有當交易對手不在OFAC的名單之內時,才可以與之交易;反之,則必須中止交易。OFAC制裁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方面:
其一,“制裁例外”破壞信用證的獨立性原則。眾所周知,信用證獨立于基礎交易,銀行只負責審核單據,與進出口雙方基礎交易涉及的其他方面無關。但是,近年來,隨著國際制裁措施的頻繁實施和愈加嚴厲,信用證的獨立性不斷受到挑戰。開證行因為受制于國際制裁措施,以交易雙方、承運人、運輸工具、卸貨港或者原產地受制裁為由,拒絕支付信用證項下的相符交單,逐漸形成了“制裁例外”的情況;開證行的單據處理代理也以同樣的原因,扣押或退寄相符單據,這些行為破壞了信用證獨立性的原則,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國際結算秩序,
其二,突發性、可追溯并駕齊驅。一方面制裁措施具有一定的突發性。根據美國的政治和外交需要,美國當局發布制裁措施并擬定制裁名單,實施制裁措施前不會發布預先通知,而是突然宣布實施某些制裁措施,并立即生效;另一方面,制裁措施具有較強的可追溯性。美國全然不顧甚至嚴重背離“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法治原則,規定一些制裁措施對發布之前的業務也具有效力,這一做法給進出口商和銀行帶來很大的困擾。
其三,制裁隱身對外貿易的各個環節。OFAC制裁令的適用范圍不僅限于資金清算領域,還包括單證等其他載有制裁名單信息的業務。作為金融大國的美國,其境內注冊的銀行和海外分行遍布全球,直接或間接地參與著大部分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單據傳遞、資金清算等業務。OFAC規定,上述銀行都必須對受理業務中的申請人、受益人、承運人、裝貨地(港)、卸貨地(港)、原產地等信息,進行核查。
其四,“拉幫結派”縮小避風港。OFAC直接隸屬于美國總統戰時和國家緊急情況委員會,經特別立法授權可對美國境內的所有外國資產進行控制和凍結,同時負責在對外經濟和貿易制裁事宜上,與美國的歐洲盟國進行緊密合作,盡力縮小被制裁國可能的避風港。2007前,伊朗等被制裁國由于美元清算受阻,在對外貿易上改用歐元清算。但是2007年后,美國政府向歐盟各國的中央銀行施加壓力,要求落實對制裁國歐元清算的限制。部分國家的歐元清算行,如德國的德意志銀行、德商銀行于2007年3月始,按照德國中央銀行關于德國聯邦金融監管的法律規定,設定歐元受限的范圍。此外,2011年以來,美伊關系進一步緊張,美國通過了多項針對伊朗的制裁措施,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也擬定了相應的制裁措施。因此,伊朗等受制裁國的安全避風港日益縮小,增加了我國進出口企業在使用歐元、日元等其他國際貨幣進行涉伊等貿易的風險。
三、OFAC制裁對國際結算當事人的影響
(一)外匯銀行在巨大的反恐反洗錢的壓力下謹小慎微
近年來,OFAC加大了對國際洗錢和恐怖融資的打擊力度。因為辦理涉及受制裁國家的業務,澳大利亞、瑞士、英國和美國的多家國際大銀行,被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課以巨額罰款。面對美國當局的高壓政策,國際上各大銀行紛紛對可疑業務采取“極端謹慎”的態度,對含有制裁對象“蛛絲馬跡”的交易,采取凍結資金,停止交易的舉措,嚴重影響了正常業務的處理效率。
縱觀我國,已有多家銀行在美資銀行開立了美元清算賬戶。國內銀行出現任何違反美國反恐反洗錢政策的情況,都會導致其在美國的分支機構遭到巨額罰款或在美國的賬戶遭到凍結甚至查封,甚至被訴至美國法院,對銀行的國際貿易業務和信譽造成重大不良影響。
(二)出口企業收匯面臨風險
由于OFAC制裁的介入,一旦出口單據涉及受制裁的實體和個人信息 ,曾經相對安全的信用證結算方式,對出口企業來說,已不再安全,相符交單已不再等同于安全收匯。信用證結算方式的獨立性在OFAC制裁網絡的籠罩下,已形同虛設。出口商的收匯,由于受OFAC制裁的牽連,出口單據或被退回、或被扣押,出口商面臨遲收匯或被拒付的風險。
四、規避OFAC制裁的策略
(一)銀行的應對策略
1. 做好事前服務,未雨綢繆。銀行應利用自身信息來源廣、服務專業的優勢,將可能發生的OFAC制裁扼殺在萌芽狀態。首先,經常性地登錄相關網站,通過SIDE黑名單過濾及查詢系統,查詢客戶的收、付匯有無涉及被制裁國信息,確??蛻舻馁Y金安全。其次,建議客戶要求敏感國家的開證行開出的信用證加列在華歐美銀行作為通知行并辦理議付,歐美銀行在通知信用證時將對開證行、進口商、出口商品、原產地等信息進行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調查,只有這些信息符合其內控規定,方才通知信用證,因而,只要歐美銀行通知了信用證,便說明信用證相關信息符合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的規定。再次,對于美國制裁的國家和業務,建議出口商要避免使用美元清算,改用其他幣種清算,雖然歐元區或其他國家目前加強了對制裁國清算的核查,但是至少不會扣款或沒收,只要付款指示中不顯示制裁國的官方信息,成功收匯可能性很大。
2. 做好事中應對,“亡羊補牢”。首先,在通知信用證時,要特別關注信用證中的開證行、申請人、付款行、商品、目的港、承運人等信息是否列入制裁范圍,收匯路線是否涉及被制裁國家,根據情況,提醒受益人通過申請人及時修改相關信息甚至改變結算方式;辦理和被制裁國有聯系的出口單據,要按照相關規定,仔細審核,及時向客戶做出風險提示。如上述案例中提到的提單含有受OFAC制裁的隱蔽的涉伊信息,就不能依據信用證的要求把單據寄到受OFAC管轄的美資銀行,應聯系申請人直接把單據寄送給開證行。
3. 積極進行善后處理,完美收官。當出口方的單據被OFAC制裁而遭退單、扣押或拒付等處理時,銀行應積極主動地為出口企業出謀劃策,協助出口企業順利收匯。事后銀行應及時對事件的處理進行歸納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形成書面案例,及時下發給相關從業人員或進出口企業,為各相關方日后處理類似業務提供借鑒。此外,銀行可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如各地商務局),采取各種形式對進出口企業進行OFAC制裁方面的培訓,增強企業對制裁的防范意識。
(二)出口企業的應對策略
1. 提高對OFAC制裁的認識,加強風險防范意識。不少出口企業對OFAC及其制裁不甚了解,一旦出口交易中因含被制裁因素而遭退單、扣押或拒付時,再尋求幫助,徒增出口收匯風險,輕者延緩收匯,重者錢貨兩空。因此,出口企業應加強學習,保持和銀行及保險公司的經常性溝通,加強國家風險防范意識,嚴格把好客戶準入關,重視對交易對手的背景調查和后續交易過程,確保每一批出口貨物的流程干凈,盡量避免卷入受制裁業務,導致貨款被凍結或者被扣劃的麻煩。
2. 區別情況,制定相應應對措施。如果出口業務的客戶、銀行、承運人、保險公司、運輸工具等沒有列入OFAC制裁名單內,但其所在國屬于敏感國,則應謹慎處理此類業務,盡量使用非美元結算,避免通過美資銀行辦理業務;如果出口業務的當事人為列入受OFAC制裁清單的實體或個人,則無論其所在國是否受制裁,應停止辦理此類業務。此外,在實務中,對于聯合國制裁的業務,要禁止辦理;對于受到歐盟制裁的業務,要避免使用歐元清算,或避免通過歐資銀行辦理業務,以規避相應的法律風險和資金損失。
3. 統籌安排,慎選結算方式和貿易術語。由于信用證結算方式涉及開證行、通知行、議付行、付款行、償付行等多家銀行,增加了遭受OFAC制裁的風險,因此,出口企業在簽訂合同前,應做好結算方式的選擇,盡可能爭取預付貨款的結算方式,或預付貨款和銀行保函相結合的結算方式。此外,盡力爭取選用C組貿易術語,由出口方聯系承運人;如采用F組術語,應在合同中明確指明不得使用受OFAC制裁的船公司運輸,以避免貨物被查扣的風險。
4. 積極尋求專業渠道的幫助,化險為夷。如果我國出口商在實務中遇到貨款被凍結或者中止交易的情況,應當冷靜應對,切勿盲目采取行動。首先要及時回復對方的問詢,回復內容要全面、完整、詳盡、真實;其次,盡早咨詢相關的專業機構或政府部門,如中國信保、商務部(或省商務廳、地方商務局等),以免延誤處理時機,造成風險和損失的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