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會泳 王樹聲 石屹 許立峰 彭正云 張勇 董世峰
摘要:對5種生物有機肥在茶葉生產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況下,Vegetable fertilizer有機肥中氮的有效性最好,表現為土壤中堿解氮含量最高(305mg/kg),茶葉中茶多酚含量最高(19.5%),其次為豆粕蛋白;八福仙和豆粕蛋白中磷的有效性高于其他3種有機肥;有機肥中鉀的有效性從高到低依次為八福仙、甜葉菊有機肥、豆粕蛋白Vegetable fertilizer,森茂生物有機肥。通過分析不同種類肥料的養(yǎng)分含量、對土壤肥力和茶葉品質的影響效果并結合肥料成本綜合考慮,八福仙和豆粕蛋白兩種有機肥更適合用于嶗山區(qū)茶業(yè)生產。
關鍵詞:有機肥;嶗山茶;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S571.106.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2)01-0068-04
嶗山是中國種植茶葉的最北界,三面臨海,高山云霧,晝夜溫差大,氣候溫和濕潤,水質優(yōu)良,土壤肥沃,具有適宜茶樹生長的酸性土壤。嶗山茶是南方茶樹“南茶北引”的成功例子,以綠茶為主,兼有少量烏龍茶、紅茶和花茶。最初引種時間是1957年冬季,經過園林工作者幾年努力,引種成功,但由于產地有限、產量很低以及種植技術和制茶技術的缺乏,嶗山茶一直沒有得到大的發(fā)展,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政府通過制定扶持政策,提供資金支持、技術指導等措施,嶗山茶得到了快速發(fā)展。
通過前期調研我們發(fā)現,目前困擾嶗山茶生產企業(yè)的最大問題有兩個,一是有機肥種類的選擇以及施肥技術問題;二是茶樹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問題。鑒于這兩個難題,2008年嶗山區(qū)科委設立了“嶗山茶產業(yè)種植技術科技服務平臺”研究項目。目前嶗山茶生產企業(yè)有機肥的來源主要是通過購買雞糞或者豆餅然后經較簡單的發(fā)酵方式自制有機肥,由于購買原料的差異以及制作工藝的原因,這些有機肥的質量不穩(wěn)定,進而使得生產出的茶葉品質難以得到保障,影響了嶗山茶的可持續(xù)生產。我們綜合考慮了地域、成本等因素,通過對多家有機肥生產企業(yè)進行實地考察和網絡篩選等途徑,初步篩選到9種有機肥,對其一些品質指標進行了檢測,在此基礎上,確定以八福仙、甜葉菊有機肥和豆粕蛋白等5種有機肥進行肥效試驗,期望能選出最適合嶗山茶生產的有機肥種類,為嶗山茶的發(fā)展作出一定的貢獻。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肥料品種
八福仙、甜葉菊有機肥、Vegetable fertilizer、森茂生物有機肥、豆粕蛋白。
1.2試驗時間與地點
試驗于2010年在青島萬里江茶業(yè)有限公司北九水有機茶基地進行,供試土壤(0~30cm表層土)pH 5.3,有機質含量1.75%,堿解氮191mg/kg,有效磷190mg/kg,速效鉀193mg/kg,有效硫14.0mg/kg。
1.3試驗設計
選取5種肥料進行田間效果試驗,以常規(guī)施肥做對照(為經自然發(fā)酵后的豆餅),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不設重復。每種肥料占用一個試驗小區(qū),小區(qū)長7.8m,寬6m,面積46.8m2。于6月中下旬(666.7m2施純氮6kg,單位面積下同)和8月底或9月初(施純氮4.5kg)開溝條施于茶樹兩邊,開溝深度為20cm。根據肥料檢測結果(表1),確定施肥用量,并根據單價計算出肥料成本,結果見表2。


11月1日取各處理0~30cm表層土壤進行理化性質檢測,8月中旬采收茶葉,經殺青后,用于化學成分檢測。
1.4檢測指標及檢測方法
有機肥樣品采用NY525-2002并參考GB/T17138-1997、GB/T 17140-1997、GB/T 17141-1997、HJ491-2009和GB/T14550-2003方法進行測定。
土壤樣品: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行業(yè)標準方法或林業(yè)行業(yè)標準方法進行測定,土壤有效硫采用NY/T1121.14-2006、速效鉀采用NY/T889-2004、土壤有機質采用LY/T 1237-1999、土壤有效磷采用LY/T1233-1999、土壤堿解氮采用LY/T1229-1999。
茶葉樣品:茶多酚采用GB/T8313-2008、水浸出物采用GB/T8305-2002、全氮采用凱氏定氮法、全磷采用鉬銻抗吸光光度法、全鉀采用火焰光度法。
所有樣品的檢測均委托PONY譜尼測試進行。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有機肥種類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施用森茂有機肥的土壤有機質含量最高,達到3.28%,這反映出該有機肥制作原料主要為C/N較高的作物秸稈;施用甜葉菊有機肥的土壤有機質含量最低(2.41%);堿解氮的含量變化在200~305mg/kg之間,Vegetablefertilizer中的氮最利于作物吸收利用,森茂有機肥中的氮有效性最低;有效磷含量變化范圍在141~300mg/kg之間,從單位施肥量計算得出,八福仙中的磷有效性最高,其次是豆粕蛋白,其他三種依次為甜葉菊有機肥、Vegetable fertilizer和森茂生物有機肥;速效鉀的含量變化在174~336mg/kg之間,與磷利用率推測方法相同,鉀的有效性從高到低依次為八福仙、甜葉菊有機肥、豆粕蛋白、Vegetable fertilizer、森茂生物有機肥;有效硫的含量變化范圍為10.0~16.1mg/kg。

2.2不同有機肥種類對茶葉品質的影響
茶多酚和水浸出物是反映茶葉品質的兩個重要指標,在一定范圍內,這兩個指標的值越高,茶葉品質越好,綠茶茶多酚含量在20%~25%品質最佳,本試驗中茶多酚含量在14.5%~19.5%之間,含量偏低,可能與處理工藝有關。本研究中的茶葉樣品為濕熱殺青得到的,茶多酚在這個過程中部分被水解。比較土壤中堿解氮的含量與茶多酚含量之間的關系,可發(fā)現這兩者之間有相似的變化規(guī)律,同土壤中堿解氮一樣,施Vegetable fertilizer肥料處理的茶多酚最高,森茂生物有機肥處理最低,前者比后者高34.5%;水浸出物的含量一般在30%~47%之間,含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茶湯的濃淡,與茶葉品質呈正相關,本研究水浸出物含量在40.6%~43.2%之間,該項指標說明嶗山綠茶具有很好的內在品質;全磷含量在0.42%~0.48%之間;全氮含量八福仙處理最高,森茂生物有機肥處理最低,兩者之間的相對差值為31.2%;全鉀含量在1.65%~1.93%之間。

3.結論與討論
3.1茶樹是喜酸植物,要求土壤pH在4.5~6.5之間,在4.5~5.5之間最適宜茶樹生長。試驗點土壤pH值為5.3;土壤有機質含量(1.75%)超過“茶葉產地環(huán)境技術條件”規(guī)定中茶園土壤肥力中有機質的含量I級標準(1.5%),較高的有機質含量是獲得高品質茶葉的必需條件。堿解氮含量(191mg/kg)超過肥力I級標準
(100mg/kg);有效磷含量(190mg/kg)超過國際上認定60mg/kg的環(huán)境臨界值,土壤肥力I級標準規(guī)定有效磷含量大于10mg/kg,已造成養(yǎng)分比例失衡,對環(huán)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速效鉀含量(193mg/kg)超過土壤肥力I級標準(120mg/kg)。從以上得出試驗點土壤宜于茶樹生長,短期內可降低磷的施入量。綜合本研究土壤調查指標數據分析可得出,試驗點茶園土壤符合高產茶園肥力標準。
3.2 Vegetable fertilizer有機肥中氮素的利用率最高,在施氮量相同情況下,施該肥的土壤堿解氮含量最高,生產的茶葉中的茶多酚含量也最多;八福仙中的磷有效性最高,其次是豆粕蛋白,其他三種依次為甜葉菊有機肥、Vegetable fertilizer和森茂生物有機肥;鉀的有效性從高到低依次為八福仙、甜葉菊有機肥、豆粕蛋白、(下轉第74頁)
(上接第70頁)Vegetable fertilizer、森茂生物有機肥。通過分析不同種類肥料的養(yǎng)分含量、對土壤肥力和茶葉品質的影響效果并結合肥料成本綜合考慮,與其他三種有機肥相比,八福仙和豆粕蛋白兩種有機肥更適合用于嶗山區(qū)茶業(yè)生產。
3.3由于甜葉菊有機肥、Vegetable fertizer、森茂生物有機肥中的鉻含量均超過有機茶生產對鉻含量的最高含量標準(70mg/kg),該試驗茶園是經過認證的有機茶生產基地,所以這三種有機肥不可在此處使用。
參考文獻:
[1]莊晚芳主編.茶樹栽培學(第2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2.
[2]郭桂義,胡孔蜂,袁丁.信陽毛尖茶的化學成分[J].食品科技,2006,9:298-301.
[3]王霞,賴穗生.幾種茶葉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較[J].科技資訊,2009,24:212.
[4]陸松侯,施兆鵬.茶葉評審與檢驗(第3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1.
[5]胡承孝,黃芳鶴.湖北省部分茶園土壤肥力級茶樹營養(yǎng)狀況的分析[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1997,16(3):287-290.
[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茶葉產地環(huán)境技術條件[S]標準編號NY/T853-2004,中國標準分類號Z51,國際標準分類號13.020.50.
[7]高瑞鳳,王政,孫寧波,等.青島市茶園土壤肥力及環(huán)境質量現狀分析[J].青島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5(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