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韓平
摘要:最近幾年,神木縣依托資源優勢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很快,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文章主要通過分析神木民營企業的發展現狀,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神木;民營企業;策略
從宏觀上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已由最初的國有、集體企業雙引擎逐步轉變到現狀的國有、民營和外資三大引擎。在近十年中,三大引擎中民營企業的作用越為突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也很大。從局部看,陜西特別是陜北這些年民營企業的發展初具規模,并呈上升趨勢,但只有少數企業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如我們所熟知的洛川蘋果、清澗紅棗、甘泉豆腐干等具有品牌效應的更是屈指可數;談及我縣,最近幾年也有一些民營企業在發展,為縣域經濟注入活力,但細想一下,能形成品牌的幾乎沒有。基于目前發展的一個現狀,可能有人會提,我縣好多一批民營企業才剛起步,需要慢慢發展,但我認為這是一個誤區,因為據調查,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9歲,平均每分鐘有9家倒閉,能夠存活3年以上的不足10%,多數民營企業無法擺脫“短命”命運,造成這種不可持續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核心問題就是缺乏科學合理的發展模式。
在2011年11月18日,我去參觀了我縣境界鎮周邊較有代表的幾個民營企業,感觸頗深。下面用SWOT分析方法具體分析一下這些民營企業的現狀:1、從優勢方面看,近年來,縣政府加大對民營企業支持力度,縣級各領導十分重視民營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家在創辦企業初,都能結合市場情況進行產品選擇;創辦人大都具備“企業家”精神;我縣境內交通便利,有利于產品的運輸、新技術引進等;2、從劣勢方面看,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設備簡陋、單一;廠礦環境綠化設施普遍較差;企業負責人知識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產品大多為半成品,產品附加值小;3、從機遇方面看,多數企業都處于剛起步階段,屬于成長期,發展上升空間大;陜北民營企業普遍發展一般,真正能形成品牌效應的企業不多,神木民營企業可利于這一時期加快發展,爭取形成自己的品牌;民營企業可利于我縣資源型城市這一優勢,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為契機加快發展;4、從風險方面看,我縣臨近市、縣畜牧業發展相對較快,且具有優勢;全國范圍內的農產品競爭日趨激烈;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短命”現象,大多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等。
基于以上從優勢、劣勢、機遇、風險等方面對我縣民營企業進行分析后,我個人認為我縣民營企業目前宜采取的兩個策略:
一、提升周邊服務和附加值
我縣以煤炭資源著稱,但是除了可以開發煤炭的經濟價值外,我們是否可以發展一下煤炭的其他價值,如可以將煤做成“煤雕”,可以雕刻很多地方傳統圖案,這樣既豐富了煤炭的價值利用又可以對外宣傳地方文化;另外,我縣大多企業屬成長期,不是很強大,特別是面對周邊市、縣競爭對手占據絕大優勢時,更要注意深化自己產品的附近值和周邊服務。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在沃爾瑪的旁邊或者家樂福的對面開一個雜貨店,你以為他的后果是怎么樣?可能你心里會想他肯定面臨倒閉!一個小雜貨店怎能與沃爾瑪或者家樂福這樣的強大的對手競爭?其實,小雜貨店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顧客是一位開車來的老太太,沃爾瑪會把那個老太太買的東西送上車嗎?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小孩買東西,家樂福會有人幫忙看小孩而讓她專心買東西嗎?所有這些這個小雜貨店就可以做到,這樣的小優勢真是你贏得“忠誠顧客”的最佳籌碼。
二、發展差異化戰略,打造自己“品牌”
任何一種產品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不管如何平常,均可變成一種高增值產品,不存在不能實行差異化的產品,社會對一種感動越成熟的產品,如果能不斷積累小的優點,使它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機會也就越多,所有我們的企業不僅要做一個模仿者,更要做一個修正者、改進者;改進也是一種創新,這種做法是我縣企業目前擺脫困境的一個好方法,因為根據目前的市場供求和發展趨勢分析,商品生產重合度過高導致商品市場供過于求是制約企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所有當我們的企業能向客戶提供某種獨特的有價值的產品,它就把自己家斤斤計較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就能形成獨特優勢即核心競爭力,就可以避免市場的正面沖突,使民營企業可以進一步做大、做強。
除以上兩個發展策略外,我縣所有的企業在發展中都需要考慮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企業在起步階段如何快速成長,以速度取勝;第二個就是,企業在發展壯大之后,如何延長企業的壽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田自源.中國民營企業失敗原因分析[M].中國工人出版社,2006.
[2]李華剛.對策中國民營企業[M].時事出版社,2005.
[3]余世維.突破中小企業發展瓶頸[M].東方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王 璐(1986-),女,陜西神木人,延安大學管理學院09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韓平(1956-),男,陜西橫山人,延安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延安大學培訓學院院長,研究方向:組織行為學與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