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等小經濟體申請歐盟/IMF救助后,西班牙很快也會是下一個。西班牙目前正遭受著主權債務和銀行體系的雙重危機,最受打擊的銀行Bankia需要190億歐元的政府救援,但馬德里目前自有的應急基金僅剩50億歐元。西班牙前首相菲利佩·岡薩雷斯(Fehpe Gonzalez)表示,西班牙正面臨著全面危機;現任首相拉霍伊(Mariano Rajoy)則呼吁歐洲給予支持以及更進一步的財政一體化。財務大臣金多斯(CristobalMontoro)指出,全球信貸市場已經對西班牙關上了大門,但他堅信IMF的“黑衣人”不會來到馬德里。
歐洲債務危機令金融市場始終籠罩著恐慌氣氛。很多分析師都懷疑歐盟能否應對西班牙危機。巴黎和布魯塞爾方面表示支持成立“銀行聯盟”來拯救歐元。
有機構指出,歐洲最大的問題不在希臘,而在西班牙。這一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陷入了不斷升級的絕望螺旋,衰退加深、銀行淪陷、借貸成本飆升,岌岌可危。這一危機是可以解決的,但將要求馬德里、布魯塞爾和巴黎進行徹底的反思。西班牙的核心問題不是主權債務,而是虛弱的銀行。因此,解決方案不該是緊縮,而應是銀行體系的大檢修,并且,應當利用歐盟應急基金重組資本。
還有歐元區范同的“銀行聯盟”問題?!督鹑跁r報》認為這一舉措將有利于穩定歐元,同時避免選舉人不希望看到的財政或者政治聯盟。此外,《泰晤士報》指出,要勸服德國通過創設歐元債券來共同承擔債務。歐洲無法再承受現在尷尬的貨幣聯盟了,其選擇要么是更緊密的一體化,要么就是歐元區解散。
喬治·索羅斯警告稱,歐洲今夏還有三個月的“窗口期”來拯救歐元。而對于西班牙,440億歐元的儲備將保證其不會立即陷入破產危機,但是它仍需要緊急援助來挽救銀行部門,這一數寧估計在600億到1800億歐元之間。
特殊簽證。雖然有為投資者提供簽證,但要求相當嚴格——通常初始投資額要達到100萬美元;如果是投資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則可以減半。因此,每年10,000份的這類簽證極少發完。
其他國家則寬松得多。新加坡只要求投資40,000美金就提供簽證,對于一些公司,政府還會提供額外投資。英國為滿足特定資本要求且能吸引50,000英鎊(77,000美元)的企業家提供簽證。新西蘭則沒有任何資本要求,只要企業被認定為有益于國家,即可獲得居住權。智利更加大方:政府會為挑選出來的新興企業提供40,000美元的資金,且沒有持股要求。上述方案自2008年起便已實施,部分還得到了擴充。
在不簽發創業簽證的國家,也有其他路徑可選。澳洲和加拿大的簽證打分系統就十分強調年輕和技能。自2007年起,澳洲開始限制永久居住權的簽發數量,但對技術移民(本人與家屬)的簽證數量卻從每年103,000增加到126,000。這一數量幾乎與美國(140,000)相同,然而美國的人口卻是澳洲的14倍。
類似的問題令默罕默德·阿爾伯諾(Mohamed Alborno)決定移民加拿大。這名出生在埃及的年輕企業家在美國特拉華州組建了自己的公司Crowdsway,并于一場萌芽型企業的比賽中表現出色。但是,想要拿到美國的綠卡仍需要很長時間,并且充滿了不確定性。最后他轉而選擇了加拿大。跟美國一樣,在加拿大設立公司也很簡單,而簽證過程則較美國更加容易和直接。對于落腳溫哥華,他表示很滿意,公司方面也開始了試運營。
美國似乎特別輕視技術移民:1991年到2011年期間,經濟因素的永久簽證(比照親屬關系)比例從18%降到了13%。而加拿大則從18%上升到了67%。作為支持移民的組織,美國新經濟聯合會(Partnership for a New American Economy)警告稱,“美國在全球人才競爭中落后了”。與此同時,中國正在迎頭趕卜,為高素質的海外歸國人才提供住房和安家費。
吝嗇的美國創業簽證
大多數政府表示他們鼓勵創業。然而當外國人帶著新點子前來敲門時,有的政府卻當著他們的面砰地猛然關上門。令人頗感意外的是,美國是其中最為過分的:它不為外周創業者提供任何
澳門賭業陣痛
澳門的賭場生意正慢慢顯露疲態。作為中國唯一賭博合法化的勝地,澳門是全球頂級的賭博中心,去年賭博業收入高達340億美元。內地游客的大量涌入,令澳門享受著疾速增長——去年GDP增長21個百分點,失業率也只有2%。賭博業的收入增長更甚,在2011年攀升了42個百分點。
不過即便是澳門也未能免于全球經濟混亂的影響。6月2日,澳門政府公告賭博業5月份收入3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3%。與第一季度較去年同期增長27%相比,這一數字顯得很蒼白無力。這是自雷曼引發金融危機后最低的增長速度,出現在中國經濟逐步失去動力的時刻。受到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今年中國GDP增長目標為7.5%,是8年來的最低。
由此觀之,拉斯維加斯大亨SteveWynn選擇6月5日宣布在澳門擴大生意似乎是挑錯了日子。永利澳門(Wynn Macau)的董事長Wyrm計劃耗資40億美元在澳門建設第二家賭場。對于該項目逆勢而為的危險性,Wynn表現得若無其事,“中國經濟增長如此驚人,想長期保持這樣的增速是不現實的?!?/p>
中國上次面對這樣的全球經濟衰退是在2008年到2009年期間,政府為此投入了5850億美元刺激經濟。其中一部分資金通過賭桌流入了澳門。根據美國富國銀行(Welle Fargo)分析師的意見,這次應該不會再有類似規模的刺激方案了。預計澳門賭博業今年從VIP客戶身上獲得的收入只能增長12%,而2012全年澳門賭博業的收入應該能增長18%。
樂觀者則表示好時光尚未結束。今年5月中國經濟數據顯得特別低迷的原因部分在于2011年5月經濟運行特別穩健;此外,今年的五一黃金周也比去年短。野村證券(Nommra)6月4日的報告指出,“我們認為長期基本面依然完好?!?/p>
新晉高管七重轉型
從運營一個部門到管理整家公司可謂是最具挑戰的管理過渡了。由于工作量和復雜度都會急劇增加,往往令新上任的高管不知所措:他們之前職業生涯所磨練和累積的技能——精通所在部門的一切、專業技能、建立和激勵團隊,已經不夠。因此,這些新上任的高管們必須進行自我轉型,變成熟悉各個部門的多面手,學會用人、決策以及周旋于更多各色人群之間,并且面對一系列全新的嚴峻問題,如公司議程上的重要議題是什么?公司業務當前的機遇和威脅有哪些?如何才能確保公司的整體成功?
在這一重要的轉折點上,新任高管必須經歷七重轉型,并從中汲取新的技能,搭建新的領導思想體系。這七重轉型以及相對應的要求如下:
1 從專家轉型為通才。弄懂公司核心業務部門的心智模型、工具和術語,開發模板以評估上述部門領導的表現。
2 從分析家轉型為整合者。整合跨部門團隊的集體智慧,合理權衡以解決復雜的組織問題。
3 從戰術家轉型為戰略家。自然流暢地在細節與大圖景之間轉換,覺察到復雜環境中的重要模式,并且預測和影響關鍵外部要素的反應。
4 從磚匠轉型為建筑師。理解如何分析和設計組織系統,以便使公司戰略、結構、運營模式和技術基礎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并在此基礎上推動有必要的組織變革。
5 從問題解決者轉型為議程設定者。規定公司必須關注的問題,發現尚無部門介入很重要的議題。
6 從戰士轉型為學者。主動營造出一種氛圍,使得公司在這種環境下能夠通過影響關鍵外部要素(如治理、非正式組織、媒體和投資者)來推動業務運營。
7 從配角轉型為主角。謹記自己是公司的表率人物,謹言慎行。學會以直接和間接的方式與一大群人交流,學會激勵他們的方法。
喜新必須厭舊
創新常常被公司作為排解煩擾的萬能靈藥。如果公司覺得發展受制,或者過去的業務不再可行、失去生機,通常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創新。這種想法似乎挺好,但事實上常是錯的。
英特爾公司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從過去到現在,英特爾都是一家擅長創新的公司。但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它卻經歷了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驗。當時,英特爾的內存業務正遭到日本的沖擊。解決的辦法唯有將公司所有的資源投入前景非常好的新業務——微處理器。這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英特爾躊躇難定,耗費了一年多時間才決定放棄內存業務,全身心投入微處理器業務。這一段時光用英特爾前總裁安迪·格魯夫的話來說,就是“在死亡的深谷徘徊”。如果英特爾當時再多猶豫一陣,那么現在就不會有多少人記得這家公司了。可見,差點毀了英特爾的并非創新不足,而是對于過去不理智的懷戀,不肯果斷放棄失去生命力的舊業務。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那么多的創新努力受到了原有舊業務的阻礙。創新需要一定的空間才可以進入,但是大多數公司的產品、客戶等都已經滿負荷。因此,在采納新想法前,我們需要將自己從舊事物中解放出來,特別是在這個已經很難用過去來指導公司未來的世界里。
放手舊事物舊想法是艱辛而嚴酷的,也存在危險——總有人會不遺余力地想要維持現狀。于是,與之相比,幾個創新會議只是無謂的笑話。
筆者無意抨擊創新,但是,必須理性而現實地思考公司是否真的需要更多的創新。就像大多數萬能靈藥一樣,創新的使用必須謹慎。多數公司已經擁有足夠的創新能力了,阻礙它們進步的只是難以消滅的舊習慣和舊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