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超常智力教育實驗在我國的開展,這些年來少年班的成功嘗試有目共睹。隨著一批批的少年班學生走向社會,成為各領域的精英,總結這些年來在超常智力生教育教學方面所得到的經驗與教訓顯得十分必要。
[關鍵詞]少年班;英語教學;自主學習;性格培養
少年班的超常教育旨在針對智商超常兒童,采取適合他們個性的一種特殊教育,也將其稱為“優才教育”或“天才教育”。受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影響,超常教育也無可避免地受到應試教育干擾,不少少年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重理工輕人文,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自能讀書,不待教師教;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英語書面表達的批改亦可借鑒于此,應逐漸轉變教師高投入,學生低收效的現狀,采用多樣形式,靈活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批改方式,建立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改模式,以提高學生的語感,增強其寫作自控意識,鞏固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信的寫作。
一、教師應精改示范,給學生指點門徑
教師要著力巧借精當的批注啟發學生,以此提供可行的批改方法,供學生借鑒。我常把有指導意義的、容易引起學生共鳴的作文批改片段投影出來讓學生討論,有些地方為什么改,有些詞句為何刪,又為什么要調換和增添一些語句,并引導學生一起講出原因。然后,給出一個相似的片段讓學生們獨立自評。
二、注意由片段入手,由樹木到森林
教師精改示范的“扶”如何過渡到學生自改的“放”還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片段因其篇幅小,內容單一,便于自改練習,可由此入手,也便于教師指導。此外,由詞到句,由句到段,再由段到篇也符合一般的書面表達學習規律。自改片段可從平時課堂翻譯句子開始,將自作與自改同步推進。自改片段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正確選擇句式,規范詞匯運用。如給出一個短句“有60%的同學認為不應收門票”讓學生翻譯。不少學生將其譯作“There are 60% of the students think shouldn’t collect the entrance fee”,對此我并不急于批改,只先用符號將“there are”和“think”標注出來,以提示學生此處有誤,給時間讓他們自己思考和討論修改方案。然后,我給出參考譯法“60% of the students think that an entrance fee shouldn’t be charged for parks”,這并不是終點。此時,我請學生將他們的譯法提出交流,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又得到了提示,這時候比較有信心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討論也很踴躍,精彩句子不斷。
三、交流操作,引導學生掌握方法
在有序的自改訓練達到一定階段后,教師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系統操作的方法,提高自改效率。如規定“自改作文八查”:一查卷面是否整潔,二查時態是否恰當,三查用詞是否準確,四查句型是否合適,五查段落是否明晰,六查中心是否清楚,七查內容是否具體,八查標點是否正確。每次作文練習,培養學生誦讀初稿的習慣,這是朗讀自改法。有些錯詞錯句以及筆誤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就不難發現,并糾正過來。還可以把作文讀給其他同學聽,旁聽者更容易發現問題。教師對學生修改后的作文,可通過批語和修改符號指出問題。長此以往,學生自改能力自然而然就會逐步提高。
四、注重內外結合,運用群體優勢
自改作文原本就是學生的自我習得活動。因此要充分發揮以下兩個優勢。一是課內外結合。比如可以結合課外活動舉辦“書面表達自改小展示”,在黑板報上開辟“自改精粹”專欄,組織學生開展“作文自評比賽”,由學生作“自改作文經驗交流”的講座等。二是發揮群體優勢,開展同桌互改。同桌之間互批可以取長補短,對作者有好處,同時批改者也受益匪淺。有的學生在改別人的文章時品頭論足,查字典,翻資料,問老師,批語也寫得異常工整。這時教師可設立批改獎,給認真改作文和批改優秀的學生以鼓勵和強化。此外,教師還要及時總結,開展改后討論,互相借鑒,共同提高。
責任編輯: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