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現代高素質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之一,數學教學以其先天優勢在培養學生良好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集中從觀察入手,搭建平臺,激發想象,思維引導等方面強化訓練,促進學生良好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數學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
創造性思維作為創造力的核心,是對現代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考察指標之一。而數學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以其發現新事物,提示新規律,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為主的思維過程訓練,對于開發學生良好創造性思維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良好思維能力的發展呢?
一、注重觀察,形成感性認知能力
良好觀察習慣的養成,是學生觀察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這一點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尤顯重要。因此,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在觀察中感知感悟,進而促進學生感性認知能力發展。那么,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觀察呢?
首先,在觀察之前,要給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觀察目的、任務和要求,讓學生明確通過觀察最終要獲取哪些方面的數學信息,為后續分析總結積累第一手素材。其次,及時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及順序,讓學生明確根據不同的觀察對象要選擇相應的觀察角度及順序,并依觀察順序在進行觀察的同時,做好相關數據的記錄。再次,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對觀察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適當時候可利用直觀教具對較為抽象的觀察對象進行簡化,或利用現代教育媒體幫助學生對已有數據進行歸納、探索、尋求隱藏期間的數學規律。最后,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讓他們對觀察對象時刻保持高度的觀察興趣,因為,觀察是獲取信息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之一。
二、強化引導,提升空間想象能力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羅整個宇宙?!保◥垡蛩固梗┯纱耍诮虒W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想象,是創造數學發現的機會,鍛煉學生數學思維發展的助推器。那么,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做才能有效把握和引導學生打開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在數學的領空自由翱翔,使其數學思維放射出火花呢?筆者以為,要把握住以下幾個要素:第一,因為想象是一種知識飛躍性的聯結,因此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豐富的經驗作為支持。第二,要有從表象進入本質,即由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過渡。第三,學會堅持,因為良好思維能力的獲得有時很枯燥,缺少情趣支持。因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學生學好有關的基礎知識。新知識的產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更多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潛在的因素,創設想象情境,提供想象素材,誘發學生展開創造性想象。例如,在復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面積時,要求學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變得與下底同樣長,這時變成什么圖形?與梯形面積有什么關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縮短為0,這時變成什么圖形?與梯形面積有什么關系?問題一提出學生想象的閘門打開了:三角形可以看做上底為0的梯形,平行四邊形可以看做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這樣拓寬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培養了學生想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有效促進了空間想象能力的提升。
三、鼓勵質疑,促進求異思維發展
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基礎,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創造性的特征。同時,數學問題過程的求證、結果的獲得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多種角度進行分析、論證并獲取區間結果。因此,數學課堂教學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勇于求異,切實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如教學習題:“修路隊修一條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長的1/6,照這樣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還要多少天?”就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用上具體量,解法1:3600÷(3600×1/6÷4)-4;解法2:(3600-3600×1/6)÷(3600×1/6÷4);解法3:4×[(3600-3600×1/6)]÷(3600×1/6÷4)。思維較好的學生將本題與工程問題聯系起來,拋開3600米這個具體量,將全程看做單位“1”,解法4:1÷(1/6÷4)-4;解法5:(1-1/6)÷(1/6÷4);解法6:4×(1÷1/6-1);此時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又有學生想出解法7:4÷1/6-4;解法8:4×(1÷1/6)-4;解法9:4×(6-1)。學生在求異思維中不斷獲得解決問題的簡捷方法,有利于各層次的同學參與,有利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激發靈感,推動創新思維提升
靈感是指由于長期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而突然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高級階段表現形式,是認知內容上質的飛躍。在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靈感,對于學生表現出的奇特想法,奇異的解法,教師要及時進行肯定,激發學生學習的靈感,讓他們的靈感在數學的天地里迸發出奇異的火花。另外,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思考類題目,教師應結合數形知識、變換角度、類比等方法引導學生的數學直覺和靈感,促使學生通過較為直接的途徑尋求問題的答案。
責任編輯: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