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控制論、系統論為指導的“導控式單元分步教學”試驗研究,教師要確定好實驗班級和參照班級,指導學生研究教材,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劃分學習單元。實驗階段,前期以導為主,開展學習興趣小組活動;中期以控為主,讓學生當老師;后期復習檢測。實驗表明,“導控式單元分步教學”切實可行,行之有效。
[關鍵詞] 初中物理;導控 ;分步教學;研究
為了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既掌握知識,又提高素質,并學會自主學習,進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筆者自2009年秋季開始,依照新課標精神,以控制論、系統論為指導,開展了“導控式單元分步教學”的試驗研究。
整個實驗分兩個階段進行。
一、準備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為實施教改打好思想基礎。具體做法是:
1.確定實驗對象。
教師在采用“導控式單元分步教學”法教學時,要以兩個班級的教學作比較,一個班為實驗班,采用“導控式單元分步教學”;另一個班為參照班,采用常規教法教學。兩個班應是平衡班,學生的基礎大致相同。
2.熟悉并了解學生。
深入了解實驗班學生的情況,包括家庭環境情況、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和學習基礎等。通過交談拉近學生與自己的心理距離,融洽師生間的感情。這種感情的培養對以后的教育和教學是極其有利的。
3.熟悉并研究教材。
教材是新課標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教師施教、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初中物理新版教材與原教材相比,在內容結構和編排表達方面,均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新版教材在重視科學方法,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等方面也比原教材有較大的突破,它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物理教師只有深入研究新課標、新教材,才能更好地誘導學生,對教學進行更有效的調控。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必須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這對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如在初二物理的序言部分,筆者以四個小實驗貫穿整個教學過程:①“小人”隨音樂起舞。②觀察水的沸騰。③透鏡成像。④在倒置的漏斗里吹乒乓球。“小人”隨音樂起舞;水遇冷反而沸騰;透鏡在一定距離內才看到放大的圖像;在倒置的漏斗里向下吹氣,乒乓球不下落,反上升。這些實驗與生活經驗有反差。這樣讓學生邊閱讀,邊實驗,邊討論,既訓練了他們的表達能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5.科學劃分學習單元。
以系統論為指導,可將每章節內容劃分單元。如“簡單的運動”一節,可分兩單元進行教學。第一單元是講運動和靜止,如何判斷物體運動與靜止;第二單元是講速度、路程和時間的關系。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知識點的內在聯系。
二、實施階段
1.前期:以導為主。
八年級下學期是學生層次區分較為明顯的一個階段,為使教學全面豐收,筆者在實驗班成立了25個學習興趣小組。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和實驗活動,讓學生邊自學,邊討論。小組成員相互檢查作業和預習情況,互幫互學。筆者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予以及時誘導并給出恰當的評價。這樣,學生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逐步養成了良好地自學習慣,發展了自己的思維品質,提高了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
2.中期:以控為主。
在繼續貫徹前期教學思想的基礎上,對常規的課堂教學作了較大突破,具體做法是讓學生在適當的時候,自己當教師上課。筆者認為這樣做有以下好處:①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②學生自己要去上課,勢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這樣就容易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③在上課的過程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機敏地處理偶發事件的能力、多方面的組織協調能力。④教師從學生所講知識中能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便于教學調控。⑤通過評課,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增進了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一般說來,在學生講課之前,首先應布置各學習小組進行前期準備,然后挑選準備得最好的小組上講臺講課,從而引進競爭機制。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上課的過程中,要予以及時指導。兩年來,筆者共安排了25個課時由學生講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后期:復習檢測。
復習階段,導控式更體現了它的優勢,學生對各單元的重點、難點、知識之間的聯系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復習起來得心應手。最后檢測表明,“導控式單元分步教學”切實可行,行之有效。以下是筆者所教的兩個班2011年中考成績的對比:
責任編輯: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