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管理》雜志2012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中部六省市級檔案網站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及評估結果分析》(以下簡稱“該文”),仔細拜讀之后,卻心生疑惑:這樣的檔案網站評估是否可行?筆者想就以下幾個問題與原文作者進行商榷:
第一,樣本選擇問題。該文沒有交代樣本選擇的原因和意義,沒有提出樣本選擇的特殊性與代表性,同時,樣本的選擇也存在一定的概念模糊。作者選擇中部六省市級檔案網站作為評估對象,但是,并未提出選擇中部六省的原因何在,選擇市級檔案網站的意義何在。是因為地理位置相近,或者是政治文化相同,抑或是經濟水平相似,還是市級檔案網站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而且,這個“市級”定位較模糊,我國行政級別上有地級市和縣級市之分,從該文內容來推斷,作者評估的是地市級檔案網站(原文中提出中部六省有86個市級檔案局館),但將地市級檔案網站與市級檔案網站混為一談,有概念模糊之嫌。另外,中部六省雖說是“中部”,從另一個概念上來說,卻涵蓋華北、華中、華東三個地區,所以,選擇中部六省的區域代表意義并不是那么大,倒不如選擇“華中地區”或許更有代表意義。從該文的標題看,評估重點應該是中部六省的“市級檔案網站”,而從正文內容看,作者評價的卻是“中部六省”的市級檔案網站,處處將六個省進行分析比較,而且,得出的結論都是省與省之間的差別,而非市與市之間的差別。通過市級檔案網站的對比來反映各省的差距,有越俎代庖之嫌。筆者建議,若要分析比較各省之間的差別,不如直接去評估各省級檔案局館的檔案網站來得直接。
第二,指標設置問題。該文沒有給出構建指標體系的方法和依據,指標設置追求共性而忽略個性,追求廣度而忽略深度,顯得“雜而不精”。該文標題中提到了“評估指標的構建”,然而,文中并未給出構建指標的依據和方法,采取直接羅列的方式給出了作者自己的指標體系,顯得指標設置過于主觀,難以讓人信服。而且,有些指標在筆者看來并不合理,與該文所遵循的指標構建原則相悖。如作者提出“檔案網站作為專業性的網站,其信息具有針對性和學術性”,難道專業性就一定要有學術性?沒有學術性就顯得不專業了?此外,該文的指標設置偏向網站設置的共有特征而忽略了自身特點,偏向網站功能的全面而缺乏深層次的內容。例如,是否每個檔案網站都有必要設置學術信息、全文檢索、教育功能、交互功能等內容?另外,檔案網站的架構、硬件、軟件、管理、安全這些重要內容該指標體系也都沒有考慮到。
第三,評估方式問題。該文的評估方式缺乏說服力,顯得有些主觀,且評估較片面,不夠深入。該文采取打分的方式進行評估,評分主體并未交代清楚,只能推斷是作者自己給每個網站進行評分。由于部分主觀性指標如美觀性指標,人與人之間的感受各異,給分也差別較大,由單個主體或少數幾個主體打分,結果顯然是不夠客觀的。此外,作者在進行評估的時候,只注重網站的表面功能設置,而沒有對網站的功能進行深入的評估,使得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受到影響。只看網站是否設置了該欄目,而缺少對這些交互功能進行驗證,如驗證領導信箱是否有效,回復是否及時,在線咨詢是否可用,等等,從而導致評估不夠深入,得到的結果也就難以反映真實情況。
最后,評價的意義不僅在于發現問題,更要解決問題。該文最后的結果分析,指出了各省的得分和優缺點,算是發現了問題。但是,如何解決問題,以及應該汲取哪些檔案網站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則沒有提及,使得文章的指導意義有所欠缺。
(摘自《檔案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