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對檔案執法與檔案行政管理研究文獻資料,從文獻年代、期刊、作者、作者單位分布等4個方面的特征進行了定量分析。關鍵詞:檔案執法;檔案行政管理;研究;文獻資料;分析
檔案執法與檔案行政管理的相互關系,是依法行政工作中必須處理好的重要關系,也是應當關注與重點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對20多年來檔案執法與檔案行政管理相關研究情況進行一些量化分析,以期找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為今后的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本文所使用的數據來自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中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
1 文獻樣本的來源與選擇
從篇名、關鍵詞、主題和全文4個途徑,以“檔案執法”并且“檔案行政管理”為檢索詞,運用“精確”檢索,對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進行檢索,檢索時間上限不限,下限為2010年。具體檢索結果見表1、表2。
鑒于篇名、關鍵詞2個檢索項中的文獻沒有或過少,而全文檢索項的文獻量又過大,故本文將主題檢索項中的117篇文獻作為研究分析的樣本。
2 文獻年代分布
從數據庫檢索得知,從1988年起,除1989年研究為空白外,1990年后,相關研究一直沒有中斷過。詳情見表3。依據表3,可以得到文獻分布趨勢圖。
23年的年均載文量為5.09篇,23年的年載文量中數為10篇。高于中數的年份只有2個。23年的載文量眾數有兩個,分別為2篇和4篇(各3個年度)。高于年均載文量的年度有8個,1997年前5個,1997年后3個。低于年均載文量的年度有15個,1997年前5個,1997年后10個。年均載文量(5.09),高于載文量眾數(4、2);低于載文量中數(10)。
從趨勢圖可見,從1988年到2010年23年間,最為活躍的高峰期出現在1997年(20篇),原因是《檔案法》修改(1996年)。以這一年為界,前10年是漸漸上升(1988年~1991年),再到一個比較活躍的時期(1992年~1996年),共發表文獻60篇,年均6篇;后13年是先快速降溫(1998年~2001年),再趨平穩,且長時間一直穩定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的時期(2002年~2010年),共發表文獻57篇,年均4.38篇。
從載文量中數(10)是年均載文量(5.09)的2倍,是載文量眾數(4)的2.5倍,是載文量眾數(2)的5倍,載文量在中數上下各2篇范圍內只有4個年度也可看出,對于這個問題相關研究不是十分活躍。
3 文獻期刊分布
按載文數量排,載文量在5篇以上的刊物有:《蘭臺世界》10篇、《黑龍江檔案》9篇、《山東檔案》9篇、《四川檔案》8篇、《上海檔案》7篇、《蘭臺內外》7篇、《檔案管理》6篇、《浙江檔案》6篇、《檔案天地》6篇、《湖北檔案》6篇、《中國檔案》5篇、《檔案與建設》5篇、《云南檔案》5篇,共13種,共89篇。其他15種刊物,共28篇。其中,《檔案學研究》2篇。
在28種刊物中,檔案學期刊22種,載文111篇,占全部載文量的94.87%;其他學科6種載文6篇,占全部載文量的5.13%。在22種檔案學期刊中,檔案學核心期刊8種,載文40篇,占檔案學期刊全部載文量的36.04%。22種檔案學期刊按刊均計算為刊均5.05篇,載文量在5.05篇以上的核心期刊3種載文22篇,占檔案學期刊全部載文量的19.82%。8種檔案學核心期刊按刊均計算為刊均5篇,14種檔案學普通期刊按刊均計算為刊均5.07篇。檔案學核心期刊刊均載文量與檔案學普通期刊刊均載文量和檔案學期刊刊均載文量基本相當。檔案學核心期刊無論從載文的絕對量還是刊均載文量上,都沒有明顯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以檔案理論工作者為主要撰稿者,且以理論研究見長的檔案學重量級核心期刊《檔案學通訊》沒有刊發與此主題相關的文獻,《檔案學研究》2篇的載文量,也低于檔案學核心期刊刊均載文量(5),且低于檔案學普通期刊刊均載文量(5.07)和22種檔案學期刊刊均載文量(5.05)。理論性越強的刊物刊登這方面的文獻越少,這表明,純理論研究型檔案刊物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度遠遠低于兼有工作指導型的檔案刊物。
4 文獻作者分布
在署名的109篇文章中,涉及作者140人。按作者發表文章數量排,在署名的109篇文章中,發表文章在2篇以上(包括第二作者)的作者有:程訓方2篇、丁傳斌2篇、李富英2篇、楊愛東2篇、向德才2篇、嚴永官2篇、陳秀英2篇,共7位,發表文獻12篇,僅占全部發文量的11.01%。其他97篇分別由不同作者單獨或合作撰寫。
在署名的109篇文章中,獨著80篇,占73.39%;2人合著22篇,占20.18%;3人合著6篇,占5.51%;4人合著1篇,占0.92%。合作率為26.61%。研究以“單兵”作戰為主。
在署名的109篇中,按全部140位作者計人均載文量只有0.78篇,按第一作者計人均載文量也只有1.06篇。對“檔案執法”與“檔案行政管理”研究的作者群相當分散,目前,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核心作者,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也缺乏系統性和深度。
5 文獻作者單位分布
從作者單位來看,在注明作者單位的73篇文獻中,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載文51篇,占69.86%;各級各類檔案館載文3篇,占4.11%;高校載文5篇,占6.85%;其他單位載文14篇,占19.18%。
發表文獻在2篇以上的單位有: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3篇、北京市平谷區檔案局2篇、濮陽市檔案局2篇,3個單位發表文獻7篇,占全部注明作者單位文獻的9.59%。其中,檔案行政管理部門4篇,其他66篇文獻的作者分別來自不同單位。研究單位相當分散,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核心研究單位。
從注明文獻作者單位的73篇文獻看,各級各類檔案工作部門載文54篇,占73.97%。說明實踐部門的參與度相對較高。高校及其他單位載文19篇,占26.03%。在7位載文量2篇以上的作者中,檔案行政管理機關6位,其他單位1位,高校空缺。說明高校理論工作者對此的關注相對較低。從研究單位的類型來看,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此問題的關注度最高(詳見表4)。其中,國家檔案局1篇、占1.96%,省級檔案局7篇、占13.73%,地市級檔案局16篇,占31.37%,縣區級檔案局27篇,占52.94%。按層級看,基層對此問題的關注度要高于領導層。
6 結語
根據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初步結論:有關檔案執法與檔案行政管理的研究,以1997年為界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期發表文獻數量由少到多,到《檔案法》修改(1996年)后達到最為活躍期,后期發表文獻數量由多到少,研究進入低潮。從2000年到現在的11年間,對此問題的關注與研究一直停留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檔案學期刊,特別是檔案學一般期刊是這一研究的主要陣地,檔案學核心期刊無論從載文的絕對量還是刊均載文量上,都沒有明顯的優勢,且純理論研究型檔案刊物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度遠遠低于兼有工作指導型的檔案刊物。研究的單位與作者群都相當分散,目前,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核心單位與作者。實踐部門檔案工作者的參與度相對較高,且基層對此問題的關注度要高于領導層。總體說,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尚缺乏系統性和深度,需要加強研究。
(劉東斌組稿 作者單位:開封市公路局 來稿日期: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