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標題寫作中,介詞“關于”的有無,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的文種名稱的去留,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的文種名稱的書名號的使用,是三個令人困惑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只停留于行政公文標題寫作的規定性,可以從語言表達、語法和法律知識入手,尋找規范化標題的寫作規律。語言表達、語法、法律常識是解決這類通知標題寫作混亂問題的一把鑰匙。
關鍵詞:標題寫作;語言表達;語法;法律知識
行政公文是法定文書家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與黨的機關公文相比,其使用頻率更高,使用范圍更廣,除國家行政機關外,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大都以行政公文為本單位制發文件的標準。但是,行政公文在其發展和使用的過程中,一些寫作上的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2000年8月24日,國務院國發〔2000〕23號文發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1999年12月27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GB/T 9704—1999);2001年1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涉及的幾個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作為行政公文制發的三個重要文件,是人們處理行政公文寫作過程中問題的主要依據,但三個文件在某些問題上的表述過簡、相互抵牾等情況,使寫作者對一些問題的處理困惑不解,呈現出主觀隨意、各自為政的局面,這一點在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標題的寫作上表現得尤其突出。
在行政公文13個文種中,通知是種類最多、使用范圍最廣的文種,其中的一類通知——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由于其主要是被批轉、被轉發、被印發文件的載體,是批轉、轉發、印發文件的工具,所以,是通知中比較獨特但使用頻次比較高的一類。可是,在這一類通知標題的寫法上,長期以來,由于認識上的不一致,存在著處置隨意、不規范、不嚴謹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標題中發文單位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后,“批轉”、“轉發”或“印發”兩字前的“關于”的有無;二是被批轉、被轉發、被印發的文件的文種名稱是否保留,即是否要出現在標題中“通知”兩字的前面;三是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名稱上是否應當有書名號或其他標點符號。之所以會有上述三個問題的出現,筆者認為,是長期以來,人們只是停留于行政公文標題寫作本身的規定性這一角度來處理這些問題,如果我們跳出行政公文標題寫作的要求,而從語言、語法和法律常識的角度來對待,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1 關于 “關于”
完整的行政機關公文標題是由發文單位全稱或規范化簡稱、事由和文種組成,事由是由“關于”引出的一個介詞短語,表達式為“關于……”。一般情況下,充當介詞短語賓語的是一個動賓短語,例如:“××縣人民政府關于召開節能減排會議的通知”,其中,“召開節能減排會議”這一動賓短語就是介詞“關于”的賓語。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作為行政公文通知中的一個種類,其標題也具有上述特點,由發文單位全稱或規范化簡稱、事由(關于……)和文種“通知”組成,只是,其“事由”的組成在“關于”后緊跟著的是“批轉……”、“轉發……”或“印發……”三個固定“動詞”與其賓語組成的動賓短語,而作賓語的是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的文件名稱(標題)。但是,由于用來充當動賓短語的賓語的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的文件名稱(標題)中,也很有可能出現“關于”兩字,所以,為避免與后面的“關于”重復,常常將“批轉”、“轉發”、“印發”前的“關于”兩字省去。可是,由于不了解省與不省的原因和依據,有些寫作者誤以為只要是“批轉”、“轉發”或“印發”性通知,其標題中發文單位后的“關于”都要省;對此問題,有一定研究者也只是憑經驗知道“印發”前不省而“批轉”、“轉發”前可以省;有些則堅持不省或根本不知可以省,此類通知標題寫作上的這種不規范現象在較高級別機關表現不明顯,但在基層機關表現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是省與不省、對什么情況下省什么情況下不省不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請看下面兩例[1]:
“石景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石景山工商分局《2011年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實施辦法》的通知”
“石景山區人民政府關于轉發《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錯時上下班措施的通告》的通知”
同一家政府機關,同是轉發性通知,前面一例在“轉發”前沒有“關于”兩字,后面一例在“轉發”前有“關于”兩字,應該有的沒有,不應該有的反而有。
如果從行文規范的角度考慮,作為行政公文,其標題中應該有“關于”兩字;之所以有時省,不是這類通知標題寫作本身規定性有什么特別之處,而只不過是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出發,使其達到更好的語言表達效果而已。
從語言表達的角度來說,一個詞語在近距離內重復出現,會使語言表達有啰嗦之嫌,讓人感覺語言干癟無味,這是寫作中應力求避免的,行政公文寫作也不例外。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發文單位全稱后“關于”省略與否,決定于其后面緊跟著的文字中“關于”是否還要出現,如果還要出現,就應當將其省略;如果不會出現,就可以不省,這完全是從語言表達效果上來考慮的,并不是行政公文標題的組成對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上有什么特殊要求。由于印發性通知多用來發布本單位制定或本單位參與制定的法律、規章、制度、計劃、意見、方案等非法定公文,其標題中常常不帶有“關于”。所以,“印發”兩字前面的“關于”或者說印發性通知發文單位全稱后“關于”兩字常常保留,但如果被印發文件標題中有“關于”兩字,“印發”前的“關于”也是可以省略的。同樣,由于被批轉、被轉發的文件多為行政公文,“關于”兩字常常會出現在用作動詞“批轉”或“轉發”賓語的被批轉或被轉發的文件的名稱或標題中,所以,為避免重復,批轉、轉發性通知標題中,發文單位全稱后的“關于”就常常省略。當然,如果被批轉或被轉發的文件名稱或標題中沒有“關于”兩字,即批轉、轉發性通知標題中發文單位全稱后“關于”后不會再出現“關于”兩字,這個“關于”也要保留。上述兩例中,第一例中被轉發的文件名稱“2011年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實施辦法”中,沒有“關于”兩字,“轉發”前的“關于”應該保留;第二例中,被轉發的文件名稱“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錯時上下班措施的通告”中有“關于”兩字,“轉發”前的“關于”應該省去,而這家政府機關做得恰恰相反。
2 關于文種名稱
如上所述,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標題中的事由是由“‘關于’+‘批轉(或轉發、印發)’+被批轉(或轉發、印發)的文件的名稱(或標題)”組成,為避免一個標題的末尾發生兩個或兩個以上文種名稱連續出現現象,為使語言表達更簡潔,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的名稱(或標題)中文種名稱有時是可以省略的,但這又不能一概而論。請看下面兩例:
“國務院批轉衛生部等部門關于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醫藥商品違法活動的通知”
“誠信公司批轉誠信公司第一分公司關于安全質量檢查方案的通知”
很顯然,上述兩個批轉性通知的標題都十分規范,表達效果也很好;但第一個批轉性通知的標題中,被批轉文件的文種名稱沒有保留,而第二個同樣也是批轉性通知,其標題中,被批轉文件的文種名稱“方案”一詞保留了下來。在寫作實踐中,由于對這一點不了解,或對去留問題把握不準,處置時主觀隨意,就出現了要么不論什么情況下,都將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標題完整拿來放在“批轉”或“轉發”、“印發”兩字后,造成語言表達不簡潔甚至出現語病。請看下面幾例[2]:
“石景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區檔案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面貌記錄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石景山區人民政府關于轉發《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錯時上下班措施的通告》的通知”
“石景山區人民政府關于轉發市殘聯、市衛生局等六部門關于印發《北京市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審評實施細則(試行)》文件的通知”
上面三例,均來自一家政府的政務公開網站。第一例中的“意見”、第二例中的“通告”、第三例中的“細則”作為被轉發或被印發的文件的文種名稱,均被保留了下來;事實上,從語言表達的角度看,第一例中的“意見”、第二例中的“通告”是可以省略的。應當省而不去省,很顯然就會造成語言上的不簡潔。
關于這個問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只要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的文件不是“通知”,只要不出現“……的通知的通知”這樣的語句,其文種名稱就不可以省。還有人認為,應該以層次為標準,只要不是層層轉發,不出現兩個以上文種名稱就可以不省。稍有經驗的人也會認為,與批轉、轉發性通知不同,印發性通知標題中,被印發文件的文種名稱可以保留。其實,這樣的認識都是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只知其表,不知其里,都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應該說,關于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的文種名稱是應該省略還是保留,仍然不是行政公文標題本身的問題,而是一個語言表達效果的問題,去與留都是以語言表達達到最佳效果為目的。在不影響意思表達的前提下,當省略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名稱(或標題)文種名稱后不影響意思的表達,就可以省略;相反,當省略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名稱(或標題)文種名稱后,影響意思的表達,當然就應保留。
從語法角度來看,如前所述,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標題中,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名稱是以“批轉”、“轉發”或“印發”動詞所組成的動賓短語的賓語,而這個賓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文種名稱為語義重心,一種是以“關于”后的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為語義重心。如,前例“誠信公司第一分公司關于安全質量檢查方案”中,以文種名稱“方案”為語義重心,而例“衛生部等部門關于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醫藥商品違法活動”中,即使還原其原文種名稱“通知”,仍是以“關于”后動詞性短語“嚴厲打擊”為語義重心,而不是文種名稱“通知”;或者說,“嚴厲打擊”這一動詞的存在削弱了“通知”的地位。當以文種名稱作為語義重心時,文種名稱當然不可以省略,如果不是,則可以省略。或者說,如果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標題事由中有動詞中心語,以動詞為語義重心時,其文種名稱就可以省;如果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標題事由沒有動詞中心語,以文種名稱為語義重心,文種名稱就不可以省。由于這個動詞中心語常常出現在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文件標題“關于”兩字(或發文單位全稱)后,所以,也可以這樣理解,如果其“關于”后緊跟著的是一個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則其文種名稱就可以省略,而以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為中心語或語義表達重心;如果其“關于”后緊跟著的不是一個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則其文種名稱應當保留。由于印發性通知中被印發的常常是法律、規章、制度、計劃、意見等,文種名稱多為“定中”結構且以“文種名稱”為中心語,如“××××的實施意見”、“××××管理辦法”等,所以,其文種名稱多保留下來。批轉、轉發性通知中被批轉或被轉發文件比較復雜,就會出現有時需要保留,有時需要省略的情況。如前面幾例,第三例中,被轉發的文件標題“關于”后“進一步加強”是動詞短語(狀中結構),其文種名稱“意見”可以省略,省去后為“石景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區檔案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面貌記錄工作的通知”(原標題中的《》也不應當有),與原句相比,很顯然,語言表達更簡潔。第五例中,首先,存在著一個層層轉發的問題和多加了書名號問題,應去掉書名號后,直接轉發《北京市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審評實施細則(試行)》,改為“石景山區人民政府關于轉發北京市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審評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由于“北京市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審評實施細則” 沒有充當語義重心的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其被轉發的文種名稱“實施細則”是不可以省的,如果省去,失去語義重心,表達不清,造成語法錯誤。
另外,這個問題還與“層層轉發”密切相關。在擬寫轉發性通知的標題時,不是直接轉發原文件,而是“層層轉發”,這個情況在一些級別較高的行政機關也普遍存在。本人對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網站上公開的2011年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進行研究,結果如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作為一家省市級行政職能部門,其轉發性通知使用頻率比較高,而標題寫作不規范問題也比較突出。在12份標題擬寫不規范的轉發性通知中,11份均為層層轉發的問題,現舉例如下[3]: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轉發教育部關于印發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規定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轉發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印發《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規范》文件的通知”
由于“層層轉發”,造成轉發性通知的標題的“通知”兩字前,不可避免地還會有一個或多個文種名稱出現,有的甚至沒有時還用 “文件”一詞代替,從表達效果上來看,語言的不簡潔是顯而易見的。上面第一例如寫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轉發教育部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通知”、第二例寫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轉發教育部衛生部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規范的通知”是完全可以的。第一例直接轉發《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規定》,無需交代“印發”這一中間環節,且由于“切實保證”這一動詞的存在,“規定”這一被轉發文件的文種名稱可以省略;第二例直接轉發《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規范》,無需交代“印發”這一中間環節,且由于被轉發文件名稱以文種名稱“規范”為語義重心,“規范”應保留。
3 關于書名號
如上所述,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標題中的事由是由“關于+批轉(或轉發、印發)+被批轉(或轉發、印發)的文件的名稱(或標題)”組成,這又涉及另一個問題,就是被批轉或轉發、印發的文件的名稱或標題上是否要加書名號或其他標點符號。
倪麗娟主編《文書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41頁[4]:“轉文性通知的標題一般寫做:‘××××批轉(轉發、印發)××××《關于××××的××》的通知’。”這似乎告訴我們,批轉或轉發、印發性通知標題中,在被批轉或被轉發、被印發的文件名稱或標題上應有書名號。張健主編《文書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110頁[5]:“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其他文種通常不必標注。”郭冬主編《秘書寫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4頁[6]:“(行政公文,作者加)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使用標點符號。”倪麗娟主編《文書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80頁[7]:“文件標題中除法、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這又告訴我們,行政公文標題中,只有法、法規、規章名稱上需要加書名號,其他通常不加,且其他標點符號一般也不應出現。關于書名號的有無,寫作實際中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請先看兩例[8]:
“石景山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石景山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的通知”
“石景山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石景山區保障性住房全程陽光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很顯然,上述第一例中的“計劃”、第二例中的“實施方案”均不屬于法、法規或規章,但都被加上了書名號。理論上規定得如此之清楚,而寫作實踐中仍然出現問題。本人認為,這同樣不是行政公文本身規定性的問題,而是寫作者缺少法律常識,對什么是法、法規、規章不是很清楚,因而,對什么時候該加、什么時候不該加吃不準。
除書名號外,行政公文標題中也不應出現其他標點符號,但這一點,在批轉、轉發、印發性通知的標題中也有比較混亂的現象。例如: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教育系統集中開展“消防平安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的雙引號就不應當出現。
注:本文為北京農業職業學院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京郊農村文檔管理現狀與人才培養調研”(項目編號XYSK-11-15)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2][8]石景山信息網.http://www.bjsjs.gov.cn
[3]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網站.http://www.bjedu.gov.cn
[4][7]倪麗娟.文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1、80.
[5]張健.文書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10.
[6]郭冬.秘書寫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4.
(作者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來稿日期: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