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檔案信息服務工程之服務科學

2012-04-29 00:00:00劉永
檔案管理 2012年1期

摘 要:本文在提出檔案信息服務工程概念的基礎上,引入服務科學理論與方法,探討檔案信息服務科學相關問題。通過對檔案信息服務產業化、社會化和個性化等相關研究成果的歸納和分析,發現和總結相關研究中與服務科學相近或相似的思想及其運用情況。進而對檔案信息服務科學的構建提出了初步設想并給出了強化服務工程推進檔案事業發展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檔案管理;信息服務;服務工程;服務科學

Abstract:The paper leads into services Sciences methods and theories based on Arch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engineering concepts and explores some issues related to archival information services sciences.It tries to find and summarize the thinking and its application of services sciences within relevant research. The paper presents preliminary ideas against building archival information services sciences and gives the basic ideas of strengthening the service engineer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at last.

Keywords: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Service Engineering; Services Sciences

1 檔案信息服務工程概念的提出

充分發揮檔案信息資源的作用,加強檔案信息服務能力是檔案事業永恒的話題。本概念的提出,旨在探索檔案信息服務的工程化方法,重點研究用工程方法構建社會化的多元、實用和高效的檔案信息服務原理、方法、管理和應用體系,為檔案信息服務能力的提升和檔案信息價值的有效實現提供一種研究視角。

工程化是用工程建設思想管理項目,具有社會性、系統性、應用性、市場性、產業性和績效性特點。與檔案信息服務工程相聯系的有三個關系密切的重要概念,其一是信息工程化,其二是服務科學、管理與工程,其三是信息服務工程。

信息工程化是檔案信息服務工程化的技術基礎。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山在《信息工程化與工程信息化》[1]一文中指出“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我國已初步實現信息工程化”,包括互聯網、信息工程、信息化和信息管理在內的信息技術產業的形成和深入廣泛的應用以及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制造的快速發展是其具體表現。這說明,檔案信息服務工程化的技術基礎條件已經形成。

服務科學是檔案信息服務工程化的理論基礎。服務科學是服務科學、管理與工程的簡稱,是IBM公司于2002年首次針對信息技術服務提出的。2004年,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的國家創新計劃(NII)中作為21世紀美國國家創新戰略之一,再次提出“服務科學”概念。2005年5月24日,IBM宣布通過IBM學院計劃(IBM Academic Initiative)與高校合作,為大學提供一門新的課程,即服務科學、管理與工程(Services Sciences,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簡稱SSME)。該課程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原則,圍繞服務創新和學科知識整合等構建面向服務架構的系統,用以管理服務的組織過程和服務資源,提升服務績效。合作目的旨在培養面對服務產業具有管理、人文和技術綜合能力的人才。該課程的設立標志著服務科學理論的形成。

信息服務工程是檔案信息服務工程化的應用基礎。理論上講,信息服務工程是服務科學的重要內容。我國的信息服務工程是伴隨著農業信息工程和西部大開發戰略而產生的。按照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戰略和本著開發西部,信息先行思想,外經貿部于2000年啟動西部信息服務工程;按照科技興農戰略,一些地區于2001年率先啟動了農村遠程教育及信息服務工程;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和第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商務部于2006年開展新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簡稱“信福工程”),正式啟動了農村商務信息服務工程等。隨后,政務、地理、就業等信息服務工程相繼啟動。一些地區還成立了信息服務工程研究機構,部分高校設立了信息服務工程專業方向,與此相伴的信息服務工程師職業也悄然興起。基于服務科學的信息服務工程正在成為一種面向服務經濟轉型,適應經濟社會需求的發展方向[2]。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檔案信息服務工程的理論基礎是服務科學。然而,從信息服務工程視角研究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研究還不多見,其中,與服務科學相近或相似的思想散見于不同主題的研究文獻之中。

2 檔案信息服務工程相關研究

2.1 關于檔案信息服務產業化的討論。檔案信息服務產業化命題是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處于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階段,檔案工作面向市場經濟開展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關注和討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檔案價值實現的一些理論和實踐問題,集中表現在檔案信息的產業化、檔案信息商品化、檔案信息經濟論、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檔案信息服務市場化運作模式等方面。

進入21世紀,文化產業悄然興起和服務經濟不斷推進。為適應新時期的社會需求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國家檔案局提出了建立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建立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系和建立確保檔案安全保密的檔案安全體系的檔案事業發展三個體系建設任務。這些變化,為檔案信息服務產業化研究注入了新的內涵,出現了在市場化、社會化、信息化條件下檔案信息的有償服務、檔案中介機構的咨詢服務研究[3]、檔案利用體系建設中開展檔案信息化服務的途徑,探討更新服務理念、提高服務能力、創新服務模式等問題[4]。也有學者提出了,按照經濟學供應鏈思想構建多主體協作和參與市場運作的檔案信息服務合作模式和授權模式[5][6]等新思考。

檔案信息服務產業化討論的出發點是拓展檔案信息服務領域,提高檔案信息服務質量,使檔案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工作在新時期煥發新的活力。但由于檔案事業的公益性和市場、產業的經濟性存在一定的矛盾,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也有很大差別,檔案信息產業化服務的構想始終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即產業化支持論和反產業化論。

盡管存在著截然相反的爭論,我們仍可以從中看出,檔案界已經十分關注檔案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服務走向,其中,已經顯現出了檔案信息服務科學、服務管理和服務工程的一些理念和想法,只是在實現路徑的設計上,還停留在經濟、效益、產業、市場等時代所賦予的表象層面,還沒有突破原有框架并在理論和應用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2.2 關于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的討論。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起源于檔案開放原則。在世紀之交,社會信息化和信息社會化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服務技術手段日趨成熟。結合國家實施的建設民主型和服務型政府、實行政務信息公開等一系列舉措,檔案工作者針對“重藏輕用”現實狀況,基于服務社會和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盤活檔案信息資源,提出了檔案服務社會化的理念。這個理念主要立足于檔案館藏,面向社會檔案信息需求,通過有針對性地開放、共享、開發和利用檔案信息資源,建立社會化信息服務體系,達到充分發揮檔案信息資源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目的。

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的討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在堅持服務社會和開發利用原則的基礎上,通過轉變工作職能、培育檔案服務中介機構、建立檔案服務有償機制和監管機制以保障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工作的順利進行[7]。其中,也顯示了一些檔案信息服務工程的理念。

其一,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這個工程,強調檔案信息服務機構利用自身檔案信息資源優勢,納入社會信息服務系統,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相協調,形成一個互動雙贏的系統。通過運用社會和市場的力量和多元合作模式,建立面向社會的檔案信息開發利用機制[8][9]。

其二,提出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服務性、開放式、協作性和市場化原則,并提出了創新服務機制和改善服務方式推進檔案信息社會化工作的開展思路[10]。

其三,提出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的服務外包機制,強調將檔案整理與寄存、檔案價值鑒定與評估、檔案信息咨詢與加工等環節從檔案業務工作中部分分離出來,進行外包服務,提高其專業化信息服務能力[11]。

其四,提出為用戶設計和服務的方法技術,建立適應用戶需要和行為方式的服務體系,和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能有機融合于社會信息環境的系統結構[12][13]。

其五,區分服務對象和服務層次,開展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工作。強調基于信息網絡,使社會實踐活動中的每個人都能成為檔案信息服務的對象,開發出的檔案信息資源都能找到其用戶。通過傳統服務模式和智能服務模式的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檔案信息資源的服務能力[14]。

其六,網絡技術支撐檔案社會化服務。通過構建基于信息網絡的檔案信息服務平臺,建立館藏特色檔案數據庫,開發基于信息網絡的檔案信息資源,為社會提供全面便捷的檔案信息服務[15]。

2.3 關于檔案信息服務個性化的討論。網絡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的日趨成熟和廣泛應用,為檔案信息服務的個性化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通過網絡和相應的數據處理方法,網絡服務器可以利用某些算法自動獲取用戶訪問的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從而分析出利用者的個性特征和興趣偏好。據此,針對不同利用者采取不同的信息服務策略,主動滿足用戶的個性化信息需求,也稱為用戶個性信息需求驅動的檔案信息定制服務。在檔案信息服務的個性化問題探討的過程中,也顯現出了一些檔案信息服務工程化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在技術應用層面,開展了一些用戶信息獲取與服務模型和算法的探討。主要體現在運用網絡數據庫技術、動態網頁生成技術、海量數據挖掘技術、個性推送技術、信息利用過程跟蹤技術、網絡身份認證技術、語義網知識表示邏輯和智能代理技術等獲取并分析用戶信息,形成用戶信息集合,為檔案信息個性化服務提供基礎資料。

其二,在個性化檔案信息服務模式方面,有分類定制服務法、信息集成服務法、檢索助理服務法、智能代理服務法和系統預測服務法等。利用這些方法實現個性化檔案信息推送或信息咨詢,達到滿足用戶個性化信息需求的目的[16]。也有把個性化服務看做檔案信息服務手段的延伸和補充,提出了寬范圍、群用戶、多內容、廣形式、無障礙和暖環境的理念,為個性化服務系統和體系的構建提供了設計目標和要求[17]。

其三,開展用戶信息需求行為的研究,為個性化信息資源的組織和信息需求發現提供理論支持。例如,建立用戶信息需求檔案、利用數據庫技術重新組織檔案信息資源和資源的深層次加工等[18][19],并強調了用戶服務的網絡性、主動性、交互性、層次性、多樣性和協作性以及資源的可獲得性[20][21]。有的還考慮到用戶個人隱私權的保護問題,同時,運用用戶個體需求差異分析方法,將檔案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分散化,最大限度地提供用戶可選擇空間,提升檔案信息服務質量和績效[22]。

檔案信息服務利用的工程化思想在相關的研究方向上也有所體現,如檔案信息服務創新、網絡與數字環境下的檔案信息服務、知識經濟時代的檔案信息服務以及現代高新技術應用框架下的檔案信息服務,等等,顯現出了檔案信息服務科學、服務管理和服務工程思想的萌芽。但是,這些研究聚焦點相對比較分散,系統的檔案信息服務工程理論和應用框架尚沒有形成。

3 構建檔案信息服務科學的初步設想

3.1 檔案的核心價值觀和價值實現能力。首先,是謝倫伯格的檔案價值思想。謝倫伯格的著作《現代檔案——原則與技術》提出了著名的雙重價值說,提出“公共文件具有兩種價值,即對原機關的原始價值和對其他機關及非政府方面使用者的從屬價值”。他認為,公務文件具有第一價值和第二價值,也就是對原機關的原始價值和對其他機關及私人利用者的從屬價值。其中,第一價值主要體現在公共文件形成者從事行政管理、法律財務和科學研究的有用性,而第二價值主要體現在文件形成機關之外的其他利用者在證據和情報方面的有用性[23]。

其次,是我國檔案學術界認為檔案第一價值主體既包括文件的制作形成者,也包括文件的法定收文者,然后,才具有其社會價值。

最后,是檔案雙元價值觀。“檔案雙元價值觀”是湖北大學覃兆劌教授提出的一種檔案價值理念,認為工具價值和信息價值是檔案的雙元價值。作為一種行為方式,首先,是作為一種結構形式賦予檔案的一種功能,因此,具有工具性,其次,才是作為記錄的實體,具有內容承載的信息性。并且,認為工具價值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價值而信息價值是具有個性的價值,只有這兩種價值同時存在才具有檔案本質,也就是說,檔案是工具價值與信息價值的雙元結合體。檔案的雙元價值是與其相鄰事物,如圖書、文物等的根本區別[24]。

不論是謝倫伯格的檔案價值思想,還是我國檔案價值思想,其價值的有效實現與檔案事業機構的服務能力密切相關,這種能力,可稱為檔案價值的實現能力。

3.2 用戶價值取向與檔案信息服務能力。首先,是用戶價值理論。西方營銷學者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用戶價值(Customer Value)理論,指出消費者不僅需要產品的功效和質量,還需要包含物質和精神要素在內的整體價值,即在各個層次上,均需要獲得很好的消費體驗才會增加其消費滿意度。因此,顧客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消費感受中的收益和價格之差。消費者獲得的收益包括產品、服務、形象、態度、環境等各個方面,而價格感受則是指為獲取商品、服務在時間、金錢和心理等方面所承受的成本。這兩者的差別越大,用戶價值也就越大[25]。應當說,用戶價值理論是指導商品營銷的重要方法,雖然,不能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照搬使用,卻可以為了解用戶的價值取向,感知用戶的消費體驗,以增強檔案信息服務的針對性以及親和力提供借鑒和參考。

成功的信息服務實踐表明,超越自身利益的價值取向是贏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這在一份調查中得到證實:美國蘭德公司用20年跟蹤500家世界大公司,發現百年不衰的企業都有超越利潤的社會目標,即遵循人的價值高于物的價值、共同價值高于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高于利潤價值的價值取向。

其次,是檔案信息服務能力。用戶價值理論的核心是得利和失利之間的認知平衡。檔案信息服務能力應從利用者利益出發,即以用戶為中心,以能否為利用者提高價值和節省成本為評價指標。這對于有效開發檔案信息資源并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升檔案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十分重要。

提高檔案信息服務的價值,通常做法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加強檔案信息資源的建設,使檔案信息資源具有社會化、精品化、特色化、現代化的屬性。例如,加強檔案信息資源深層次挖掘工作,建立專題和特色數據庫,為用戶開展信息訂制服務, 增強服務的針對性、深度、廣度和高度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等。二是改進檔案服務方式。包括主動服務、知識服務、咨詢服務、心理服務和用戶宣傳等。三是提升檔案職業素養。包括目標定位、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學習培訓等。四是塑造檔案工作形象。包括軟硬件環境、網絡宣傳、標準規范、流程設計和包括中介、外包、合作在內的多元化服務等。

再次,是職業核心價值論的借鑒。一份2006年的國家高技能人才東部地區培訓工程核心能力研究報告,是國內對職業價值的成文認識。該研究報告,將核心能力標準體系分為8個項目,即:與人交流、數字應用、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革新創新和外語應用[26]。職業核心價值給出的有益提示是,服務者應具備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并以此提升職業能力方能有效推進服務事業的發展。

最后,是檔案工作整體價值實現的源泉。一是社會化融入是其根本。檔案部門不是孤立的,是整個社會的文化記憶、文化交流和知識傳播的有機部分。二是網絡化跟進是其支撐。如數字檔案館與網絡信息服務等可延伸并擴展檔案信息服務能力等[27]。

3.3 檔案信息服務科學原理

3.3.1 服務科學的概念。服務科學是研究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和原則,管理服務過程和資源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的科學。服務科學的四個關鍵詞是服務、科學、管理和工程,即服務科學是服務科學、服務管理和服務工程三者的結合。

3.3.2 服務科學的特點。服務科學具有實效性、交叉性、多樣性、集群性、協同性等5個特點。實效性是指服務科學的研究對象為現實世界產生的問題和滿足現實需求。例如,檔案信息咨詢不一定提供長篇累牘的研究報告,要的是“干貨”。只有從紙上走進利用者的心上,才有實際意義。交叉性是指綜合運用計算機科學、運籌學、產業工程、決策學、社會科學和法律學等領域內的專業知識提供高價值的服務。多樣性是指面向服務的研究方法多樣,為了達到高質量交付服務項目的目的,可以靈活運用和創新一切可行的方式和方法。集群性是指學科集群創新應用,利用集群協同創新優勢,推進服務科學管理與工程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協同性是指跨系統聯合服務,可以和政府、企業與大學等機構合作建立組織聯盟,聯盟組織成員既可以是服務的對象也可以是服務的主體,使協同服務的能力和績效在其中得到充分發揮。

3.3.3 檔案資源重構支撐服務。檔案資源支撐服務的意義在于檔案信息資源既是檔案信息服務的基礎,反過來,服務績效又是檢驗檔案信息資源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促進檔案工作發展的關鍵要素。服務科學在檔案信息資源建設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其一,運用服務科學理念優化信息資源,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館藏質量。其二,運用服務科學理論和方法,完善和改進檔案資源管理模式。其三,運用用戶服務心理學,在信息資源建設中準確分析把握用戶需求,提高資源利用績效。其四,運用服務科學方法彌補單學科的不足,通過方法和技術的再創新作用于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全過程,有效開展個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務。

支撐服務工程的檔案資源的組織方法,主要按組織多樣化、需求資源化、流程可視化、環境協同化和結構動態化進行。歸納起來講,構建支撐檔案信息服務的檔案資源系統需達到六個目標,即重組的檔案資源應當具有空間可近性、需求可知性、資源可積性、知識可控性、內容可視性和情境可融性。

其一,是空間可近性要求。可近性(accessibility)是著名情報學家F.W.蘭卡斯特在其著作《情報檢索系統——特性、試驗與評價》中率先引入的情報學的概念。該理論指出,用戶在選擇利用信息資源的時候,往往采取與自身的某種“模式”進行匹配方式,并利用這種匹配的符合程度來評價和選擇利用信息資源。如果評價不高,就會作出拒絕接受服務的選擇。這種基于用戶個體行為的信息資源評價,屬于非綜合性評價,會產生建設者認為好的信息資源反而不受信息用戶青睞的悖論,也可能由多樣性帶來意外收獲現象。因此,研究網絡信息用戶行為模式,如感性習慣模式、理性認知模式、思維判斷模式、期望偏好模式、知識構成模式、理解記憶模式,等等,對信息資源進行組織和管理,使網絡檔案信息資源更接近于不同類型用戶的行為模式,才能夠提升網絡信息資源平臺的可近性,使其充分發揮績效。空間可近包括基于服務過程的可近性選擇理論、基于需求偏好的可近性選擇規律、基于用戶層次的可近性服務策略和基于可近性評價準則的數字資源建設四種。

其二,是需求可知性要求。這就是前文論述的獲取用戶信息、信息需求挖掘和獲取興趣模式等檔案信息服務個性化的研究內容。

其三,是資源可積性要求。面向高品質信息服務的檔案信息資源應當具有“積木”般可重構的靈活度。包括動態資源的累積性組織、資源的集成管理和與用戶偏好模式的有機融合等內容。

其四,是知識可控性要求。知識可控性要求將資源進行知識化加工和處理,可以將知識構建、知識服務和知識服務系統等要素構成有機體系,并賦予信源的可靠性、知識的單元性、空間的無界性、學科的替代性、形式的無關性、內容的萃取性、呈現的可視性、體系的重組性和供給的智能性特點。

其五,是內容可視性要求。即運用信息可視化和知識可視化方法,實現由信息特征的抽取到場景的定義到信息映射再到信息交互演進。目前,在文本信息、圖形信息、圖像信息、音頻信息、視頻信息和動畫信息等多媒體信息形式中,文本信息具有抽象性強、數量大、增長迅速的特點。因而,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抽象的、典型的文本信息轉換為二維或三維圖形的形式,以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其六,是情境可融性要求。即要求構建包括軟硬件和資源在內的檔案信息資源系統,打通信息服務的通道,提供智能化和情境化資源服務平臺。智能服務可通過對用戶模式的分析,根據用戶需求、利用數據挖掘技術來改進能力系統的信息組織、結構設計及服務方式,為用戶提供智能信息檢索服務、智能推薦服務和智能知識決策服務等一些智能化的信息服務。情境服務主要從網絡用戶信息需求的情境因素入手,對網絡、社會、個性和心理等情境進行實時分析,通過提煉客戶信息需求的主要影響因素,把握用戶需求動向,為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提供依據。

4 強化服務工程推進事業發展的基本思路

探討檔案信息服務工程問題的直接目的,是通過服務科學理念探索如何在原有檔案信息服務框架下,進一步提升檔案服務能力、發揮檔案的社會功能和推進檔案價值有效實現。本文基于這種考慮,提出九個方面的推進措施。

其一,是廣泛融入社會實踐。服務科學的理念之一,是服務質量和績效的提升標志不在服務主體自身而在于服務對象評價,即更注重用戶體驗和用戶滿意。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是了解檔案信息需求的重要途徑,而閉門造車式的服務可能導致服務的僵化和活力的喪失。

其二,是努力拓寬專業視野。服務科學具有交叉性和協同性特點,跨學科專業視野的不斷拓寬有利于獲取新的知識和方法。在社會信息化時代,認知心理學、時事政策、環境網絡等時刻變化發展,對不同學科與專業進展的連續跟進和了解就成為適應性增強和主動性發揮的重要動因。很顯然,落后的觀念可能帶來無法預料的結果。在變化和更新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檔案信息服務涉及的范圍也會隨之加大,如娛樂、旅游、交往、民生、商業綜合,等等,均有可能成為檔案服務的新焦點,把握了時代的焦點,檔案就有了用武之地。

其三,是兼收并取先進成果。技術進步和管理理念與方法的創新同樣日新月異,跟進吸收先進的成果并為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所用,是當代檔案工作者必備的素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的檔案服務平臺必然帶來高效的檔案服務手段和強化的檔案服務能力。

其四,是著力研究相關知識。服務科學要求服務的專業化。檔案信息服務人員僅有本專業知識是不夠的,可能更需要某個專業的專門知識,這樣對應的檔案信息服務才更具有專業水準。

其五,是準確定位服務面向。對所有服務對象來講,滿足知識需求是提升檔案核心價值的主要途徑,而對于不同層次的服務對象來講,決策服務和大眾服務均有其不同的信息需求特點和需求的階段性。準確定位和把握服務面向,是個性化和人性化信息服務的必然選擇。

其六,是推進信息技術應用。科學的服務需要信息技術支撐。例如,用數字電視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網格技術、云計算技術和Web3.0等技術的跟進,對拓展檔案服務新領域均能起到推進和帶動作用。

其七,是封裝已有知識方法。科學的服務需要封裝,檔案信息服務的過程是知識積累的過程,將面向問題的服務流程、服務知識、服務方法和服務規范進行封裝存儲,避免重復建設和提高效率也是檔案信息服務科學應當重視的環節。

其八,是動態評價服務績效。基于工程學原理探索檔案信息服務問題,服務績效評價不可缺少。通過評價,分析投入產出和資源配置效率,為改進檔案信息服務質量提供客觀依據。

其九,是創新改進服務模式。檔案信息服務應立足于館藏但不局限于館藏,立足于現有模式也不局限于現有模式。目前,檔案信息服務面臨從基于內部的資源體系向基于面向社會的開放資源體系,從傳統的收管用向信息網絡收管用的整合,從“到我機構、用我資源”的被動服務向“虛擬機構、知識資源”的支持服務等方向轉型。面對轉型,只有不斷創新和連續改進服務模式,才能在信息服務競賽中把握優勢,在勝出中確立自身的社會地位。

5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檔案信息服務科學問題進行了初步探索,嘗試將服務科學原理應用于檔案信息服務的途徑,以期為加深檔案信息服務工程化研究、為優化配置檔案信息資源并充分利用檔案資源優勢,拓展與增強檔案信息服務功能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 1 ] 鐘山.信息工程化與工程信息化[N].光明日報,2007.03.26(1).

[ 2 ] 董東,孫兆豪,王志巍,田亮.“信息服務工程”專業方向的課程 設置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0(21).

[ 3 ] 劉安福,王協舟.檔案信息服務市場的運作模式——檔案信息服 務及其產業化的經濟學分析[J].檔案時空,2008(12).

[ 4 ] 田為付.檔案信息服務產業化的再思考——從檔案利用體系建 設角度[J].學理論,2010(34).

[ 5 ] 李秀玲.關于檔案信息服務市場化運作問題的探討[J].黑龍江 檔案,2011(2).

[ 6 ] 鄧艷萍.基于網絡的檔案信息服務市場化運作模式研究[J].蘭 臺世界,2007(16).

[ 7 ] 饒圓.檔案服務社會化研究[J].檔案學通訊,2009(6).

[ 8 ] 馬智鑫,劉東紅.試論檔案服務社會化的內涵、主體和范圍界 定[J].云南檔案,2009(6).

[ 9 ] 劉淑紅.也談社會信息服務系統中的檔案信息服務[J].黑龍江 史志,2009(13).

[10] 武紅.談高校檔案服務的社會化[J].山西檔案,2007(S1).

[11] 吳向松.推動區縣檔案服務社會化[J].檔案與建設,2005(11).

[12] 呂方黎,趙偉華,楊萍.談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J].山東檔 案,2003(1).

[13] 田淑華,姜金鳳.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途徑探索[J].陜西檔 案,2004(3).

[14] 彭濤.試論檔案信息服務的社會化[J].山西科技,2004(3).

[15] 劉玲.試論網絡環境下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J].河南財政稅務 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5).

[16] 張書靈.個性化檔案信息服務問題探討[J].云南檔案,2007(5).

[17] 吳藝博,李文以.檔案信息個性化服務探析[J].黑龍江檔 案,2011(1).

[18] 王宇暉.基于網絡環境的高校檔案館個性化檔案信息服務策 略研究[J].蘭臺內外,2008(1).

[19] 朱穎.個性化檔案創新服務模式研究[J].檔案學通訊,2010(2).

[20] 楊艷紅,陳艷.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供個性化檔案信息服務[J]. 檔案天地,2004(2).

[21] 張迎春.淺議面向用戶需求的檔案信息服務[J].浙江檔案,2011(5).

[22] 施維.檔案信息個性化服務研究[J].蘭臺內外,2007(5).

[23] 傅榮校.論謝倫伯格的理論貢獻[J].上海檔案,1999(4).

[24] 覃兆劌.從一元價值觀到雙元價值觀——近代檔案價值觀的形成及其影響[J].檔案學研究,2003(2).

[25] 莫麗彬.顧客價值理論對檔案信息服務工作的啟示[J].價值工程,2010(14).

[26] 國家高技能人才東部地區培訓工程核心能力研究報告[EB/OL] [2010-09-15].國家職業資格工作網:http://www.osta.org.cn/siteApp/htm/.

[27] 張曉林.圖書館核心[2010-10-25].http://www.360doc.com/ content/07/0807/09/31873_658080.shtml.

(作者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信息科學學院

來稿日期:2011-10-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无码91视频| 91在线丝袜|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亚洲福利网址|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蜜桃视频一区| 欧美成人国产| 日本午夜三级|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美一区二区|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色综网| 黄色网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58av国产精品| 国产va视频|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国产网站在线看|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区网址| 91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91麻豆国产在线|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色成人亚洲|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日韩欧美91|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九九香蕉视频|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亚洲AV人人澡人人双人| 日韩无码白|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色哟哟精品无码网站在线播放视频|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色综合五月婷婷|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亚洲网综合|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