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政務信息公開給予關注和研究,可為檔案學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新的思路。
1 我國政務信息公開的背景
自2007年1月國務院第165次常務會議通過《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到2008年5月1日該條例正式開始施行,再到2009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對條例的意見,足見國家對政務信息公開的重視和推行政務信息公開透明的決心。
政務信息公開是保障現代行政決策公開透明的重要基礎,推動公民知情權的發展和進步。政務信息公開促使國家權力真正趨于社會化,促使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之間良性互動。隨著經濟體制的變化以及社會的進步,政務信息公開的呼聲越來越高,政府信息公開立法逐步被提上國家立法議程和司法實踐議程。
2 檔案館在政務信息公開過程中不可替代的承載作用與困境
現行文件開放利用的方式,主要分為依申請的開放(被動開放)和不依申請的開放(主動開放)兩種形式。而在現行文件開放利用的過程中,政府主動公開發揮著主體作用。我國的現行文件服務主體主要集中在政府機關、行政服務中心和在綜合檔案館內設置的現行文件服務中心三個方面。
其中,依附于綜合檔案館的現行文件服務機構是建設范圍最廣、數量最多的現行文件公開機構,有大量可供公開的政務信息?!拔募话阍谛纬梢荒旰笠平粰C關檔案室,即現行文件公開只有一年,就要進入30年的封閉期后才能對社會開放,勢必造成信息公開的斷層。”如將現行文件的公開依附于檔案館,也是對檔案信息開放工作的前移和補充,延伸了檔案的職能。利用者在利用已公開現行文件時,會涉及對相關檔案內容的查閱利用。將綜合檔案館作為政務信息公開最大的承載體,將更有效地優化利用已有社會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現行文件的公開利用。
目前,現行文件服務中心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首先,依附于綜合檔案館的現行文件服務中心的地理位置不佳。其次,我國目前只有一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來規范現行文件的公開,還未上升到法律層面,沒有與之配套的保護公民隱私權與知情權的相關法律法規。圍繞有關現行文件公開這一主題,與其他法律規范不相沖突的整套法律法規體系在我國尚未完整建立?,F行文件的公開利用未得到廣泛配合和長久支持,在現行文件公開利用上資金和人才不足。
3 以檔案館為依托的政務信息公開利用的配套建設
3.1 對已公開現行文件法律保障的建設構想。首先,在《憲法》中,明確賦予公民知情權。雖然,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立法本旨在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但由于該條例在我國立法體系中所處的位階較低,而《憲法》是我國根本大法,故應在《憲法》中明確賦予公民知情權,給予公民知情權以憲法保障和救濟,使知情權得以最大限度擴展,得以與參與權相輔相成才可使知情權實至名歸。其次,嚴格限制和明確規定須免除公開的事項,即豁免公開事項。豁免公開事項的范圍,既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知情權,又要使公開現行文件的本旨得以實現。此外,確定相關政府部門主動公開的具體內容時,應作出諸如“限制其他法律規定不公開的文件適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這樣的限制性規定。再次,建立現行文件公開過程中對公民個人隱私的保護制度。在規定現行文件公開的法律法規中,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條款應盡可能地細化。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應更多的是事前保護,并應明確規定,因行政機關不當公開現行文件侵犯公民隱私權后對公民的救濟和賠償。
3.2 對檔案館政務信息公開系統的構想。在互聯網盛行的時代,打開網絡,就能找到數量龐大的各級政府和相應的綜合檔案館網站,可以搭建一個良好的外網公共平臺,主動公開政務信息。而綜合檔案館作為保管政府文書檔案的最終藏館,必將在政務信息公開的過程中承擔起如“航母”般的承載能力。在制度和技術的保障下,以檔案館為依托的政務信息公開系統,勢必會解決部分政務信息公眾查找難的現狀,提高政務信息的開放程度,提高檔案館館藏的利用率,實現政務信息公開系統內外網的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