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工作的媽媽情緒更健康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孩子尚在幼兒及學前階段,從事一定兼職工作的女性比全職在家的主婦更能保持健康情緒,也更快樂。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兒童早期護理和青年發展”研究的相關數據。這項研究始于1991年,共有1364名女性在孩子出生后的10年內接受了調查,其中約25%的人在帶孩子期間從事兼職工作。在這項研究中,兼職工作被定義為每周工作1小時至32小時之間。
研究人員發現,從事兼職工作的媽媽自我報告的總體健康狀況顯著好于全職媽媽,前者患抑郁癥的情況也更少。與全職媽媽相比,從事兼職工作的媽媽在介入孩子學校的互動活動方面表現不差,在孩子尚處于學前階段時,對孩子更敏感,通常也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互動學習機會。
吃飯時間太長增加飲食危險
營養專家一直告誡人們,吃飯太快會讓人吃得更多,導致身體肥胖。說吃飯細嚼慢咽既有利于腸胃消化,又是防止發胖的好辦法。然而,美國“雅虎女性網”最新載文指出,吃飯太慢,時間太長也會增加過量飲食危險。
研究發現,一頓飯持續時間越長,人們就更容易再多喝一杯酒,多吃一個點心,過量飲食危險就越大。杜克大學整合醫學中心心理治療專家薩沙羅琳博士表示,坐在餐桌邊,即使肚子不餓,吃更多東西的幾率也會增加。
專家建議,一頓飯持續45分鐘,就足以讓自己享受飲食之樂,但不至于過量飲食。為了防止吃得過多,不妨定時,45分鐘一到,立即離開餐桌。但是也不要吃得過快,每口飯最好能咀嚼20次。
研究發現
成年人每看1小時電視減壽22分鐘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昆士蘭大學人口健康學院的倫恩特威爾曼博士及其同事們發現,看電視減壽命,并把這一發現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上。
威爾曼說:“看電視的危害應該與抽煙和肥胖的危害一樣大。”去年,澳大利亞一項研究發現,每天看1小時電視,將會導致死亡風險升高8%,尤其是易患心血管疾病。威爾曼說:“我們把這項研究轉化成澳大利亞人看電視時長與壽命之間的關系。據科研組對1.1萬人調查后發現,25歲后每看1小時電視,壽命就會縮短大約22分鐘。假設澳大利亞人平均每天大約看2小時電視,男性的壽命就將減少1.8年,女性大約減少1.5年。”他表示,有少數人每天看電視長達6小時,因此他們的壽命將會減少4.8年。(編者注:如果真的如此,電視就應壽終正寢了。這一研究結果還有待進行大樣本調查才能下定論)
研究發現稍胖的老人壽命更長
許多人覺得老年人還是瘦點比胖點好,就像那句俗語說的“千金難買老來瘦”。但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老年人胖點要比瘦點好,甚至稍胖的老人壽命更長。
研究發現,只有肥胖超過標準體重35%~40%時,才容易導致疾病發生,體重稍微超過正常值甚至更有益于健康長壽。因為胖人的皮下脂肪層較厚,抗寒、抗病能力比瘦人強,更經得起疾病的“折磨”。而瘦人抵抗力相對較弱,對環境的適應性差,特別是對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傳染病,都比胖人的發病率高,而且預后差。研究還發現,60~70歲之間的老年人肌肉開始出現萎縮,男子每十年萎縮4%,而婦女則可能達到6%。女性如果從50歲時體重顯著減輕的話,她們易發生骨折,尤其是髖關節骨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體瘦者內臟下垂的發病率很高,最明顯的是胃下垂。
對年老悲觀的人會更早喪失記憶
你什么時候感覺自己老了,你就老了,這句話是有科學依據的。
記憶力下降是衰老的一個最明顯的標志。英國一項調查顯示,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約40%經歷過愛忘事,甚至失憶的痛苦,這些人與同齡人相比,都顯得更加蒼老。近日,美國耶魯公共衛生學院和巴爾的摩國立老化研究所研究發現,人們對變老的態度越積極,就越能保持記憶力。
該研究在38年間對數百名男女進行了跟蹤和測試,每6年對他們的記憶力進行1次評估,而后每兩年評估1次。他們還向參與者傳遞“老人通常健忘”的想法,詢問他們對此的看法。結果發現,那些對年老持悲觀看法的人往往會更早喪失記憶。當悲觀的參與者到了70歲,他們的記憶力與73歲的樂觀參與者相同。之后差距越來越大。到了80歲,悲觀人士的記憶力比樂觀人士落后6年。到了90歲,兩者則差了9年。
頻繁接打手機
增加骨質疏松風險
土耳其研究人員發現,頻繁接打手機會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
土耳其一所大學的研究人員邀請了150名習慣將手機戴在腰帶上、開機狀態平均每天在15小時左右,并連續使用了6年手機的男性用戶,利用雙重X射線骨密度檢測儀檢測他們骨盆的骨質密度。結果顯示,靠近手機一端的髂骨翼的骨質密度略有下降。
因此,研究人員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手機不要貼身攜帶,最好放在包中,且離身體越遠越好。
日本研究稱
晚上運動更有益于健康
一般說來,中強度的活動的能量消耗是安靜時的3~6倍。快步走(1分鐘約100~120步)或是上下樓梯、爬山等這種能在3分鐘左右就會呼吸急促的運動都屬于中強度活動。想要身體健康長壽,堅持每天有20分鐘的中強度活動是很必要的。
但是最好在晚上的時間進行散步或慢跑等運動,這樣能夠使體溫稍稍增高,有利于睡眠。另據研究顯示,中強度運動有利于防止動脈硬化、骨質疏松等癥狀,這是僅靠散步、做家務等輕度運動得不來的效果。
雖說中強度的運動很必要,卻不宜時間過長。根據自己的身體自主調節,切不可急功近利,以免適得其反。
笑時最顯年輕
為了讓自己顯得年輕,很多人會使用昂貴的祛皺霜,甚至去做面部提拉手術、注射肉毒桿菌等。但據美國MSN網站報道,最近研究表明,笑起來,你就能顯得年輕。
該研究由德國柏林人類發展研究所的科學家進行。他們讓參加試驗的志愿者對超過1000張照片上的人物進行年齡判斷。這些照片上的人表情各異,有的憤怒,有的恐懼,有的厭惡,有的快樂,有的憂傷,有的則沒有表情。結果發現,對于沒有表情的照片,人們最容易判斷出準確年齡,而看到十分快樂的臉時,人們會低估對方的年齡。
研究人員認為,微笑這個動作能放松眼部和嘴部周圍的肌肉,制造出暫時性的笑紋,這種特性會誤導人們對年齡的判斷。此外,微笑的臉能傳達出一種和藹可親的信息,而我們通常會假設那些微笑的人生活態度更積極,更吸引人,也更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