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保障人身心健康、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經常睡眠不足(每天少于4 ~5 小時)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皮層活動異常,加重已患的各種疾病,促發衰老。
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人被失眠所困擾,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為什么容易失眠?主要有4方面的原因:
第一,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65 歲以上老人尤其是男性,睡眠時易出現呼吸暫停,短則數秒長則數十秒,由于呼吸暫停,血中氧飽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壓上升,刺激呼吸中樞而恢復呼吸,與此相伴隨可出現大腦興奮、睡眠驚醒,反復發生易導致失眠。
第二,下肢痙攣和小腿不適綜合征。下肢肌肉周期性發縮,每次0.5 ~5 秒,間隔20 ~30 秒,每夜出現30 次以上,自覺腓腸肌( 小腿肚) 瘙癢或不適,多見于高齡老人,嚴重影響睡眠。
第三,皮膚瘙癢或夜間尿頻。老年人皮膚皮脂層逐漸變薄,從而使皮膚干燥、感覺神經末稍表淺,受外界輕微刺激即可引起瘙癢,是老年人入睡的一大障礙。老年人膀胱縮小,極易飽滿,尿不易完全排凈。加之老年人多患前列腺肥大,從而導致夜間尿頻,失去睡意。
第四,各種藥物的毒副作用。不少藥物可引起失眠,如利尿藥、抗抑郁癥藥、洋地黃以及抗心律失常藥物等。安眠藥服用可產生耐藥性(藥效下降)或成癮性而失去催眠作用,一旦停藥可引起反跳現象,發生更為嚴重的失眠,并伴有惡心、發汗、肌肉緊張和心神不安等癥狀。
針對以上原因,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方式解決——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引起的失眠不能服用安眠類藥,以免抑制呼吸中樞,使癥狀加重。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瘙癢引起的失眠,應針對原因進行防治。原則上不要頻繁洗澡,且不宜用堿性大的肥皂。另外,在洗澡后,將2%~5%水楊酸凡士林軟膏涂于皮膚上。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姜、蔥、辣椒等)或組織胺含量多的食物(如沙丁魚、墨斗魚等)。也可用中藥細辛、醬參、蛇床子、艾葉、白鮮皮各30克,水煎擦洗,可獲一定效果。
○如因一時性情緒波動或肌肉緊張引起的失眠,可短期服用副作用小的安眠藥( 如安定、眠爾通、利眠寧等)。中藥可用安神補心丸等,有一定鎮靜、安眠作用(編者注:老年人代謝機能減退,藥物易于蓄積,因此服安眠藥劑量要小,療程要短,不同種類之間可交替使用。長期服用,必須經醫生指導)。
○調整生活節律,進行身心鍛煉。失眠不要焦慮,要相信機體有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生活要有規律,睡前不飲茶、咖啡等有興奮作用的飲料;有計劃進行體育鍛煉,早起到室外散步,也可做15分鐘的健身操、武術等;白天要勞逸結合,不可勞累過度,但也絕不可無事所做;晚間可于室內活動上、下肢10分鐘;睡前用溫水泡腳半小時,用手摩擦腳掌。這一切,對調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均有一定好處。
○藥物副作用引起的失眠及器質性疾病影響睡眠,應去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