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6日,甘相偉當選為中國教育2011年度十大影響人物,而他的職業,只是一名普通的保安。
如果執勤不排在上午,甘相偉習慣在清晨時去未名湖畔轉轉。沿著湖邊慢跑的人們、朗讀英語的學生、抱著書本匆匆趕去教室的同學,還有騎著自行車慢慢經過的老教授,這一切都和他五年前看到的一樣。不過現在,他已經不是那個看北大像在仰望星空一樣的年輕人了,他已經成為這里的一分子。
寒門苦讀一心想上北大
甘相偉出生于湖北廣水市余店鎮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早逝,家境貧寒。后來父親的三弟和他們一起組建了新的家庭。為了能讓他上學,姐姐小小年紀就出去打工。小學畢業,甘相偉到鎮上讀初中。學校有一所小小的圖書館,讓甘相偉大開眼界。他背誦了很多古典詩詞,讀了不少文學著作,特別是北大中文系走出來的作家張曼菱寫的《北大才女》等書籍,描繪了未名湖的美麗風光,對學術大師季羨林為人師表和學問功底進行了深情的回憶,讓他無限仰望,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個北大夢。
2002年,高考成績出來了,甘相偉的分數只夠上一所專科學校。家里經濟困難,上大學對他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天,家里很多親戚聚餐,一個叔叔當著大家的面對甘相偉說:“你考上大學又能怎么樣?第一,你家里沒錢讓你讀書;第二,就算讀出來,你沒有任何社會關系,還不是回農村種地?”回到家,甘相偉趴在床上默默流淚,他在心里暗暗發誓:我將來一定要有出息,總有一天我要讓你看到我的大學不是白讀的!
最終,帶著家人東拼西湊借來的5000塊錢,甘相偉上了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大學——湖北經濟管理大學長江職業學院。
多年以后,甘相偉依然記得那段痛苦的回憶,“那次‘入學風波’深深震撼了我,多年以后我一直記得這件事,我常常感到一種心靈的痛苦,但這痛苦促使我思考,讓我奮起直追,是痛苦讓我看到人生更廣闊的天地。”
不能上北大,就在這里當保安吧
2007年,甘相偉辭去了在廣州的工作來到北京,他只有一個目的,去看看自己心中的圣地——北大。
終于來到了在圖片中看過無數遍的未名湖,甘相偉激動不已,他沿著湖邊不停地徘徊,久久不愿離去。一個穿著保安制服、坐在湖邊看書的人映入他的眼簾。甘相偉覺得很奇怪,走過去和那人攀談才知道,原來這里的保安工作之余都看書,隊里已經有不少人考上了大學,有學法律的、學金融的、學企業管理的……甘相偉想既然自己上不了北大,要是能在這里當一名保安也是種幸福呀!何況還可以學習。他立刻找到了北大保安隊,問他們還需不需要人。就這樣,甘相偉在北大落下了腳。
慢慢地,甘相偉發現,不光是保安,北大的其他后勤人員也有學習的風氣。
來北大不久,甘相偉就聽同事們講過這樣一件事:老北大的校門口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學堂重地,閑人免進”。后來蔡元培先生當上北大校長,他讓人取掉了這塊牌子,并主持開辦了“平民夜校”,讓北大的教授和學生利用晚上的時間為校工們上課。
2006年,北京大學再次開辦平民學校,由北大工會組織、北大教師授課、北大學子擔任志愿者,這個平民學校沿襲了蔡元培時期大力倡導的“校役夜班”,旨在“增進平民知識、喚起平民之自覺心”,為校工提供進修機會。課程設置充分考慮了年輕人的需求,有英語、計算機、人際交往、理財等各方面的培訓。每個學期都有近百名年輕人走進課堂,甘相偉就是其中之一,并且還成了2008年的優秀學員。
工作之余,大家還可以去旁聽學生們的課程,去圖書館借書,有問題隨時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北大的資源如此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甘相偉感覺在這里如魚得水。他一直喜歡中文,只要有時間就去喜歡的老師課堂上蹭課。他還有一個埋藏在心底的愿望:爭取考上北大中文系的成人班。
2008年是甘相偉最辛苦的一年。奧運會舉辦在即,學校的各項安保工作要求嚴格又細致,工作壓力非常大。這一年他又報考了成人高考,為自己安排了繁重的學習任務,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有時覺得熬不住了,在執勤時看到來校園參觀的各國運動員時,甘相偉又有了動力。這些人都是靠著艱苦的訓練才有了今天的成績,自己吃的這點苦算不上什么。
甘相偉如愿考入北大中文系。當初只為看一眼心中掛念的未名湖而踏入這座向往已久的校園,一年后竟然圓了自己多年的夢,成了北大的一名學生。
北大校長欣然作序
現在的甘相偉沒有放棄保安的工作,他平時上班,周末上課。業余時間他參加北大的學生社團,去農民工學校做教師志愿者,去為平民學校的學生們講述自己的經歷,依舊去大教室旁聽自己喜歡的課程。在所有的課程中,甘相偉最喜歡的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和古代詩詞。
這學期他終于選修到了自己從小就崇拜的大作家曹文軒的課,當看到講臺上站著的曹教授時,甘相偉覺得自己像在做夢一般。快過年的時候,曹教授請全班的同學去吃飯,這位可親可敬的老師在講臺下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一樣。在北大校園里,這樣的老師比比皆是。
在北大的這幾年,喜歡寫作的甘相偉陸續寫下了自己在北大的經歷,共積累了十幾萬字的手稿,他整理后定名為《站著上北大》。出版社已經決定將這本書出版。甘相偉將這件事發郵件告訴了北大校長周其鳳,并懇請校長為自己的新書作序。幾天后,校長的秘書打來電話,讓他把書稿送來。又過了幾天,甘相偉接到通知,校長為他寫了序,并改正了文稿中的錯別字。
在序中,周校長寫道:“我被相偉感動著,我相信凡是讀過他這本書的都會和我有同感……相偉是個聰明人。我不止一次地對北大同學們說過,最聰明的學生應該是那些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北大資源武裝、提高自己的學生。北大的資源用之不竭,學生用得越多,北大就越好、越富有、越高興。相偉在這方面的智慧簡直是發揮到了極致。這是特別值得北大學生學習和效法的。”甘相偉去校辦取郵件時經常會碰到周校長,校長平易近人,跟每個普通員工都會打招呼問好,對他也不例外。
“未名湖是個寫詩做夢的好地方,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偶然,我們應該不斷地去書寫這個奇跡。生命就如彎彎溪流靜靜地走向遠方,到她所要到達的地方,我常常一個人孤獨地走在人群中,去尋找屬于真正的自己,成功永遠在路上。”在自己的書中,甘相偉這樣寫道。他說,自己喜歡北大,因為這里的校園總是充滿著活力和學術氣,在這里,任何人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沈從文沒有上過北大,可他成了北大教授,毛澤東以前只是北大圖書館的管理員,后來成了領袖。在北大,就會有這樣的奇跡出現。”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