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北京麋鹿生態中心向遼寧省遼陽千山呈龍科技有限公司輸出20只麋鹿。遷地保護是將瀕危物種的部分種群遷移到適當的地方加以人工繁殖和管理。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自從1985年建立以來,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累計輸出麋鹿446頭,以此為種源建立了33個遷地保護種群。
麋鹿,俗稱“四不像”,是中國特產動物,極具傳奇經歷和文史背景。140年前,法國傳教士阿芒大衛從科學角度在北京南郊的皇家獵苑發現、描述而名揚海外。1985年8月24日,麋鹿種群作為中國最成功、最準確的物種 “重引進”拯救項目,它們得以重返故里——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2月22日下午2時許,大興區南海子麋鹿苑內的麋鹿仍在悠閑地吃草,工作人員們則已經做好了“請”它們上車的準備。工作人員拿著長管,里邊裝上了事先準備好的麻醉針,站到隔離墻后作好準備。
當麋鹿吃得正香時,“刷刷”幾聲,幾支紅色的小針頭被工作人員吹出管來,遠處正在吃食的麋鹿突然扭動身體,朝遠處跑去,只是腳步已經踉蹌。一兩分鐘的時間,第一批“貪吃的家伙”晃晃悠悠地被迷倒了。
幾名工作人員合力將被麻醉的麋鹿抬上特制的擔架,就開始準備解藥。
“不能讓它們被麻醉太長時間,太長了會對身體不好。”打解藥時,工作人員告誡人們不要靠近,并用苫布把大貨車蓋得嚴嚴實實,不透一點光,隨后又關上了大貨車的門。
2月22日晚上9時許,兩輛大貨車從麋鹿苑緩緩啟動,20頭麋鹿在夜色中向著新家遼寧千山地區正式出發了。
2月23日凌晨4時左右,運鹿的貨車到達京沈高速公路葫蘆島附近,但是受冰雪天氣等因素影響,直至上午10時許,所有開往東北方向的車輛都停滯不前,一動也不動。
據運鹿貨車司機講,一路上麋鹿都沒有什么動靜,比較安靜。“食物和水都準備得很充足,即使晚點,對麋鹿也不會有什么影響。”因路途的艱辛,京沈高速堵車近7個小時,走了20個小時才運到遼陽山區。
2月23日下午17時許,20只麋鹿來到遼陽縣首山鎮馬家村。在麋鹿的新家里,雄雌麋鹿被分養在兩個600平方米的圈里。這個基地四面環山,依山傍水,很適合麋鹿的生長。
編輯/馮 嵐 icarusf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