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賦盛譽的國際會計師團體,其專業資格考試以高質量的課程設計,高標準的考試要求、高水平的考試安排,贏得聯合國和大量國際組織的高度評價,更為眾多的跨國公司和專業機構所推崇。當前,我國越來越多的大學將ACCA專業資格考試納入本科教育體系,與ACCA合作開設ACCA成建制班,已成為高校財經類教學改革的一大特色。
一ACCA課程體系與F2
ACCA的課程體系分為基礎階段(Fundamentals)與專業階段(Professional)兩部分,基礎階段又分為知識課程(Knowledge)和技能課程(Skills)兩部分。知識課程共三門,主要涉及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方面的核心知識,為后續技能階段課程的學習搭建平臺;技能課程共六門,包括法律、稅務、審計、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涵蓋了一名會計師所涉及的知識領域及必須掌握的技能。專業階段的課程是對第一階段課程的延伸和發展,引入了作為未來的高級會計師所必需的更高級的職業技能和知識水平。選修課程為從事高級管理咨詢或財務顧問職業,設計了解決更高級和更復雜財務問題的技能。
paper F2 management accounting (以下簡稱F2 )是屬于知識課程中的一門,主要為后續F5、F9等課程的學習打基礎。自2007年12月,高校ACCA成建制班的同學可以選擇申請F1-F5免考,由此,成建制班學生在F2的學習中,并沒有參加全球統考的應試壓力。
筆者是四川大學錦城學院ACCA課程F2的專職授課教師,自2007年以來,已經針對我院ACCA成建制班共7屆學生近800余人次講授該門課程。下面筆者將結合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提出自己對ACCA成建制班F2雙語教學的拙見。
二F2雙語教學的實踐探索
1講授知識的同時,注重激發學生學習全英文ACCA課程的興趣和信心
ACCA方向是我院的特色專業方向,在學生中深受歡迎。但筆者在教學工作中發現,不少學生是在父母的幫助或者“逼迫”下選擇了ACCA方向學習,這些學生在做出決定前缺少足夠的心理準備和對ACCA課程與自身英文學習能力等的良好評估,在學習過程中往往缺乏獨立性、主動性,不能積極思考、融會貫通,伴隨著學習壓力增大,逐漸失去了學習ACCA的興趣和信心,甚至個別學生在初學F1、F2、F3的階段就已經開始放棄ACCA的學習。
此外,ACCA的14門課程,內容廣泛涉及會計、審計、管理、法律等,與實踐聯系緊密,而且ACCA的學習對學生英文水平要求較高,要求閱讀速度快、理解能力強,并且能夠清楚闡述自己的觀點,因此,學生學習全英文ACCA課程的熱情需要持續保持,持續學習能力非常重要。
筆者堅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學習F2乃至ACCA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在無意中形成一種內在的動力,積極參與學習。作為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F2的興趣,就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信賴、喜歡的老師,并千方百計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筆者在F2教學中,將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圖片適當加入到課件中,適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講授知識點時,應用循循善誘的語言啟發學生;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用微笑和期待的目光鼓勵他們;課間休息時,播放一些感恩、勵志的英文歌曲、視頻等,融入感恩教育;課余時間,通過E-mail、QQ等多種方式耐心解惑答疑,在幫助學生意識到學習的艱苦和挑戰的同時,不斷鼓勵學生增強學習信心,下功夫學習好F2相關基礎知識,為其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結合學生實際,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把握好雙語的度
ACCA雙語教學的任務之一是提高學生的專業及英語能力,以提高統考的通過率。學習ACCA課程的學生不僅應具有扎實的會計專業基礎知識,而且也要有一定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及書面表達能力。為強化學生英語的學習,我們在大一上學期就開設商務英語等課程。但當學生在大一下學期開始同時學習F1、F2、F3,接觸大量專業詞匯的時候,仍會感覺比較困難和吃力,尤其對那些“盲目”選擇ACCA方向、英語基礎又不好的同學來講,尤感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逐漸失去了對ACCA專業課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更進一步增加了ACCA學習的難度。
此外,F2屬于ACCA學生首次接觸的全英文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學生在學習F2之前只有基礎會計這門前置中文課程,大多學生只是簡單了解會計的基本流程,對于管理會計相關知識知之甚少,再加上大多學生沒有實務經驗,因此,不少初學F2的學生會面臨語言關和專業知識關的雙重障礙。
為此,F2的教學需要老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適應課程,在授課中隨時了解學生的接受情況,及時對授課方式和難度進行調整,用英文講授的比例也應根據學生的英文水平不斷動態調整。
筆者認為,ACCA雙語教學不是單純的專業外語教學,其重點在于英語和專業學科的相互融合,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及領悟能力。結合我院學生的實際,筆者在F2的教學過程中,基本概念、基礎知識采用英文講授,而一些重點、難點則用中文仔細講解和分析,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每一次課結束之前,我會把下次授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的英文專業詞匯告訴學生,要求他們做好預習;課程進行中,靈活運用問題導向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重視和鼓勵學生運用英語回答問題、進行課堂討論,引導學生掌握F2的重點難點;課后練習要求學生使用英語完成,并鼓勵學生用英語概括所學的知識,進行案例分析,在更好地掌握F2相關知識的同時,強化英語的書面表達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后續ACCA課程全球統考對英文書寫的要求。
3構建課程知識框架,整合教材內容,并注意與后續相關課程的聯系
如前所述,ACCA課程設置由一般的基礎知識到高級管理知識,體現出專業知識、英語水平及應用能力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設計思路。ACCA不僅重視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判斷力和決策能力。
在F2的教學中,筆者第一堂課會把這門課程所有章節內容的框架給學生搭建起來,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的知識脈絡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然后在每一部分、每一章節的內容講解過程中也是先搭建這一部分的框架,然后再在此基礎上講解具體知識點,這樣,學生思路比較清楚,學習效果較好。以標準成本法(standard costing)為例,筆者首先將涉及標準成本法的三個章節的內容進行整合,搭建起有關標準成本法的知識框架,即標準成本法的內涵及思路———成本差異計算———收入差異計算———差異分析,然后再按照上述框架一一給學生詳細闡述,并在講到某一個方面的內容時,不斷復習已講授知識點,強化整個知識體系,最后對標準成本法進行總結。
此外,筆者在F2的教學過程中,認真分析了原版教材中不同于中文思路的表述,不拘泥于每一章節的內容,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知識的內在聯系將教學內容適當展開和延伸,并有選擇性地剔除其他相關課程重復的內容,精煉講授與之后相關課程相銜接的部分,做到有機結合,相輔相成,融會貫通,引導學生通過靈活、開放發散的思維方式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逐漸養成積極思考和探索的習慣。
4不斷完善考核評價辦法,過程管理中強化英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自2007年大綱調整以來,F2的全球統考考試題型全部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但為了強化學生英語的學習,我們的期末考試設置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客觀的單項選擇題,一般是20道題目,共60分,主要是歷年真題中的典型題目及全球統考中正確率較低的題目;第二部分為主觀的計算分析題,一般為2-3道題目,共40分,主要涉及管理會計中諸如吸收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比較分析、分步法進行產品成本計算、預算的編制及分析、標準成本法差異的計算與分析等重要知識點,主觀題除了考核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也非常關注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英語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
考核評價具體辦法以及考試題型等我們在第一堂課上就會和學生講清楚,并向學生強調練習英文表達和寫作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寫英文的小短文對每一章節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并適當納入平時成績的考核內容。采用這樣的考核評價以及考試安排鼓勵學生加強英語的練習,在逐漸學習和掌握管理會計重要知識點的過程中,提高英文表達能力。
從2011年12月開始,F2大綱又一次進行了大調整,全球統考的考試形式也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新大綱下的全球統考考試將分成兩個部分,A部分仍繼續沿用原來的客觀選擇題的考試形式,而B部分則加入較長的論述或案例讓考生進行判斷選擇,每題的分值也會較高。這樣的變化體現出ACCA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視,今后在我們的教學安排中也將逐漸結合這次大綱及考試的調整進行考核辦法及內容的及時調整和更新。
總之,ACCA雙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英語水平固然重要,教師的素質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影響因素。F2課程的教學同樣如此。F2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師一點一滴不斷地創新,不斷的創新是教學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肖曄.對ACCA F8(國際審計)雙語教學的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25(1).
[2]王征.會計國際化背景下高端應用人才培養框架構建—基于闕限理論與ACCA、CGA教學實踐[J].財會通訊(綜合版), 2011(12).
[3]林敏旭.英國公認特許會計師(ACCA)成建制班的雙語教學實踐和思考[J].中國對外貿易,2011(4).
[4]馬蘭.ACCA成建制班本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商界, 2010(3).
[5]劉永澤,池國華.中國會計教育改革30年評價:成就、問題與對策[J].會計研究, 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