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新課程改革已實行多年了,通過這幾年的學習與研究,我對新課改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自己的工作中總結了一些微薄的經驗。結合這幾年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教師的價值。人常說: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但新課改下的教師除了教書育人之外,還需要更細致思考怎樣去教書,怎樣讓學生充滿興趣地走入自己的課堂。所以,靈活的教學方式就顯得至關重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身份更像是一個導演。讓學生在舞臺上盡情地展示,而自己則是在幕后的組織者。為什么這樣說呢?
一、新課改要求教師成為一個好導演
新課程對課堂的核心要求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必須是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主體,讓他們多發言、多展示,而教師則用恰當的語言來合理引導即可。但在目前的教學中這一要求還是一種理想,尤其是在廣大農村中學。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并沒有成為課堂的主體。究其原因:
1.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不強烈
擔任教學工作的這幾年,有一個問題一直讓我很苦惱,就是課堂上學生的不積極參與。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時,如果不點名,就沒有學生站起來回答。經過一番調查研究才明白個中原因:一是學生習慣了被點名,因為小學或是初中時的課堂就是這樣。二是學生覺得即便是自己知道答案,自己站起來回答會被別人說愛出風頭,心中更擔心萬一說錯了更會被別人笑話。所以他們不會主動站出來,他們根本就沒想到,當然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是課堂的主人。
2.部分老師依然是課堂的主體
新課改怎樣運行,新課改的課怎么上,并沒有可模仿的模式。所以,老師的教學也是一種摸索、學習與實踐。既然是學習,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必然會有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沒有發生轉變。還是“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收獲較小。比如:課堂提問問題點名而不是讓學生自主回答,教學中把參考答案當做唯一的答案,對學生的不同意見全盤否定,命令式的教育導致學生缺乏質疑精神等等。如果教師主宰課堂,學生永遠成不了課堂的主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就永遠調動不起來。現在國內有些地方把教師課堂講課的時間硬性規定為10分鐘,這一做法也是為了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二、新時代的學生需要引導
現在的高中生吃苦能力差,學習耐力差,但自我意識較強。以前的命令或是訓斥式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他們。當他們在學習或生活上遇到困難時需要的是引導,而這種引導不是簡單的說教就可以了,更多的時候需要間接教育,最好的間接教育就是通過課堂把教育的元素傳達給學生,讓他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獲得教育,而這種教育實際上就是一種溫和的引導,區別于以前的訓斥命令的粗暴式的教育方式,且收效很好。因為它既照顧了學生個性十足的張揚同時又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三、教師沒必要是演員
演員一般都多才多藝或是有一種獨特的才藝,如果教師也有自己的特長,那樣一定會博得學生的崇拜與喜歡。這樣很好。但是,在現實中沒有才藝的教師同樣也可以博得學生的喜愛并教出優秀的成績。所以,教師也沒必要非要成為演員,當地的教育主管部門更不能把教師是否多才多藝當做評價優質課的標準,以免誤導一些教師把課上成作秀課,華而不實。
新課程改革舉步維艱,雖然已施行幾年了,但作為教師的我依然有很多困惑。也正是在眾多的困惑中,我們才感覺到研究的快樂。也正是新課改,讓我看到了教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