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和課程改革、教學改革,高考的內容、方式等發生了一些新變化,但是,高考卻依然保留評價教學質量、衡量教學效果、鑒別人才素質和選拔人才的功能,因此,高考作為高三學生面臨的主要應激源之一,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很大影響,不少學生都存在一定心理壓力,而高三班主任作為與高三學生接觸最多、聯系最為緊密的教師,理應在高三學生的心理調適方面作出努力。
一、高三班主任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適應教育本質要求的需要。素質教育的實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協調發展,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和實現途徑。此外,基礎教育改革綱要——新課改的指導性文件也是把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成長作為關注的重點,把學生的心理成長作為重要的教育目標。
2.適應班主任工作的需要。教育部2009年8月22日印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第2條提到:“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是中小學的重要崗位,從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擔任班主任期間應將班主任工作作為主業。”這個規定表明,教育界有識之士對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3.適應高考的需要。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極盛在研究影響高考的20 多個因素中發現,考試的心態在高考作用中居第一位,考試前的心態在高考作用中占第二位,學習方法在高考作用中占第三位,學習基礎在高考中占第四位。由此可見,高考是一場心理戰和知識戰的較量,平時扎實的學業成績是高考取得優良成績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考生在高考中正常發揮已學知識的前提保證。
二、高三班主任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適的具體做法
1.全程化意識。從高三備考開始一直到高考結束的“后高考時期”,都注意進行心理調適。從高三備考開始,班主任教師要明確整個高三階段需要完成的復習、考試進程等,有助于學生明確每個階段的任務,做到有條不紊。另外,學生的心理不適問題貫穿于整個備考階段,需要班主任教師通過自己的觀察或者向任課老師了解、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班干部的交流等方式獲悉相關學生動向,然后及時進行相關調適工作。即使高考完畢,面臨填報志愿以及錄取結果,學生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一些心理不適,因此,需要班主任教師及時跟進。
2.目標學生心理分析。根據相關調查,高考考生存在的心態問題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焦慮問題;二是情緒低落問題;三是怯場問題;四是狀態問題。而每個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很可能是不一樣的,作為班主任教師,首先要有相關的知識才能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3.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壓力來源。一般來說,高考學生的壓力有內源和外源之分。內源性心理壓力主要是由于自己不能正確認識自我而引起的,這類學生通常對自己能力與高考目標的關系認識不清、定位不準。而外源性壓力主要來自于父母,還有部分來自于親朋好友。一些父母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不顧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過分拔高要求,造成孩子精神壓力過大。作為高三班主任教師,我通常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訴說,從中幫助學生梳理出心理壓力的來源,為下一步工作做好相應的準備。
4.針對學生不同心理需求,開展心理調適。我在弄清楚學生的壓力是內源還是外源,心理不適是焦慮、情緒低落還是不在復習狀態等情形之后,進行相關的心理調適。首先,對于內源壓力,主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和教育,而外源壓力,我除了對學生本人加強心理健康調適之外,還與其家長加強聯系,善意提醒家長配合班主任工作,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而家長本人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于心情焦慮的學生,一方面對他進行恰當的目標定位,避免定下的目標過高,教育學生只要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人生拼搏的時間和階段很多,不要給自己在短期內施加過大壓力。
5.提醒部分家長進行自我心理調適。
部分考生的高考心理壓力來自于其父母,在此情況下,高三班主任除了對相關學生進行心理調適之外,也要善意提醒其父母自覺進行心理調整,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兩點:
(1)善意提醒家長注意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良好的家庭氛圍,一般表現為夫妻關系和諧、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對孩子給予真誠和理智的愛,家庭成員之間感情融洽、志趣相投、態度和善、思想活躍、心理相容,反映出相親相愛的情調和積極向上的氣息。夫妻關系是家庭心理氛圍的核心,其中父母的情緒對家庭心理氛圍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
(2)恰當提醒家長保持良好的心態。即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就是要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人生的一切,包括孩子的高考,不過高拔高目標,也不妄自菲薄,并將這種沉穩、積極的心態傳導給高三的孩子。
三、高三班主任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適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適度。心理調適的適度既包括輕重適中,也包括頻率適中。每次進行調適的時間不宜過長,不占用學生的復習、考試、休息時間,注意細水長流,營造“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外,頻率不宜過高,進行一次談話或者輔導之后,要相信學生,要耐心等待學生自我調整好狀態,不能操之過急。在這方面,我是有過教訓的。如對我們班的某同學,她屬于明顯的復習不在狀態上,我對她進行一次長談后,過了幾天,我看她還是沒有明顯改善,又馬上找她來談話,前后弄了幾次之后,該學生突然沖著我大發雷霆,我找她的同桌了解情況,才知道由于我找她談話的頻率過密,引起了她新的緊張,所以才引起她的爆發。由此,我反思自己要注意耐心等待,不能夠一廂情愿,還要將心比心,注重學生感受。
2.注意方法。高三學生由于精神緊張,對于外界刺激的反應尤為明顯,在此過程中,高三班主任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用詞,要到位,同時也要慎重,不要隨便用一些容易傷害學生的字眼。
3.注意記錄過程。對于學生的心理調適,班主任要做有心人,我通過做好相關工作記錄,既便于自己進行學生心理工作的追蹤,也便于自己總結經驗教訓,以便更好地指導自己今后的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