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以其立體地反映多彩的信息世界,全方位擴大人們的視野,多角度地提供各種文化營養而深受大眾的歡迎。廣大高中學生也個個是小電視迷,節假日經常抱著電視不放。這樣的現象不能阻止,我們就想辦法加以利用。其實看電視對于學語文也有諸多好處,只要能夠積極地利用好電視這個信息媒體,定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一、從收看新聞類節目中學習語言的規范、簡明,培養學生認識社會問題的能力。
現在的高中生時間非常寶貴,但仍然有許多小的零碎時間可以收看電視節目,如午間播放的“新聞30分”、“今日說法”,晚間播放的“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等。這些節目的主持人標準的讀音、正確的朗讀停頓和朗讀語調、規范的語法都會讓學生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普通話水平得到潛移默化地提高。同時也對國內外的大事有所了解,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近年來,很多省份的高考作文命題涉及到社會熱點,學生通過收看這些新聞節目可以獲取更多的相關信息,積累更多新鮮的作文素材。
借鑒知識類節目,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活動。電視中有許多群眾喜聞樂道的欄目,這些欄目用于語文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員參與,進入角色,爆發創造力。像央視“百家講壇”“國寶檔案”“走進科學”等節目,我們教師就可以在學生中宣傳,在課堂上組織一些相關活動。比如讓學生集體收看“百家講壇”,然后對節目中所講的某一歷史人物進行評論,加深理解和認識,這會對以后的課文學習起到很好的作用。還可以借鑒這種講座的形式,在學生中開展講析課文的活動。
二、指導學生收看電視劇,培養聽說讀寫能力。
興趣—知識—技能—基本能力—綜合能力—創造力,這是學生學習的良性過程,也是教師追求的目標。要達到此目標,我認為可以有組織地開展對名著改編的電視劇的看讀評寫活動。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往往集中最佳的導演、編劇、演員陣容,比一般的電視劇更能激起學生的觀評熱情。我們可以組織學生收看央視播放的四大古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收看前,讓學生閱讀原著;收看時帶著問題去看。如:電視劇和原著情節的異同,導演如此改編的目的、用意以及得失和改正的意見。收看后,采用指定發言與自由評論的形式,組織辯論并寫出劇評,談談自己的觀后感。以后學到這些名著節選的課文時,學起來就更容易了。同時,將收看電視劇與課文中的戲劇單元教學結合,提高學生讀寫劇本的能力。高中語文課本就有一個戲劇單元里面節選了不少的中外優秀劇本,我們可以讓學生學習這些劇本的基本創作知識與方法,再觀看影視劇,增強感性認識,進一步提高學習劇本的興趣。
看電視,學語文,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利用好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對于自控力差的學生而言,無節制地看電視,會影響學習,有礙健康,我們要進行有序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起多途徑學語文的平臺,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