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查論述類文本,主要考查閱讀中能否準確獲取信息,能否準確地對信息進行概括與綜合,和能否利用已有信息進行新的合理的推斷等能力。
論述類文本包括自然說明性文章和論述性文章。不管哪一類文章,都有其共性,即論述類文本是對某一自然事物或社會事物的基本情況、構造、特點、性質、規律、屬性、類別、功用、時態、方式方法、意義等內容的說明、介紹或論證。
所以,一般來說,論述類文本——特別是高考考查的論述類文本,從內容方面看,主要由下列要素構成:
一、陳述主體——全文論述的對象是什么,各段論述的對象是什么,每句話論述的對象是什么。
二、論述觀點——對某一自然事物或社會事物的某一現象及本質規律的基本看法。
三、論述材料——用以論述、支持科學觀點,得出、形成科學結論的依據(材料)。
四、論述結論——對材料分析、論證后,經過判斷、推理得出的結果(結論)。
從邏輯要素看,論述類文本一般由概念、判斷、推理構成。
一、概念:就是陳述主體。它分為:①全文陳述主體;②段落陳述主體;③句子陳述主體。段落陳述主體與句子陳述主體均為全文陳述主體服務。
二、判斷:就是論述觀點。把握判斷,首先,把握它對事物屬性的認定,即“××是什么”;其次,要準確把握修飾限制的內容,如類別、性質、特點、程度、范圍、方法、功用、時態等,這些決定著一個概念的外延與內涵,也決定著一個判斷性質的對錯。
三、推理:就是以論述材料為依據,作出的科學的論述和合理的推斷。對推理過程的把握,實質上是對說明、分析、最后得出論述結論的過程的把握。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應高度重視因果、條件等各種復句關系,因為它們鮮明地體現了論述推理過程;另一方面,應高度重視觀點與支撐材料、支撐材料與結論的關系,因為它們鮮明地體現出論證觀點和得出結論之間的思維過程。
據此,閱讀論述類文本要讀清以下內容:
一、讀清概念(話題和主語),弄清陳述主體,檢查題支有無偷換概念、遺漏信息、無中生有等情況。
二、讀清判斷(句子或觀點),分析科學判斷,即透徹理解其類別、性質、特點、程度、范圍、方法、功用、時態等,檢查題支有無改變性質、以偏概全、以表象代本質、無中生有、絕對化等錯誤。
三、讀清推理(語言各種關系,特別是因果、條件等關系),把握推理過程,即注意推理過程的合理性,檢查題支中推理的前提和結論之間有無不合邏輯(無必然性、絕對化等)、因果錯接等情況。
作好高考閱讀題的關鍵是閱讀理解。而任何文章的閱讀,都應從構成要素入手。作為一種文章類別,論述類文本有其與其他文章不同的要素,這一點是由其目的性決定的,它主要是為了傳播科學知識和理論思想。鑒于此,就可以明白,在現代文閱讀“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等三種能力中,論述類文本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綜合”能力,具體說,主要考查:①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③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等四個方面的能力。常見的題型主要有①概念含義理解題;②句子含義理解題;③信息正誤判斷題;④因果推論題;⑤材料作用分析題;⑥推理判斷題等六種。了解了論述類文本的要素與目的,了解了論述類文本考查的能力與題型,就等于掌握了打開論述類文本之鎖的鑰匙,就知道應該如何去閱讀論述類文本,進而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作好題。
論述類文本,不管難易,閱讀時只要能夠在內容上把握陳述主體、論述觀點、論述材料、論述結論,能夠從邏輯上明確概念、判斷、推理,就能比較容易也比較準確地接收它傳達出來的信息,準確地作好各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