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首次產前檢查孕周延后、產前檢查次數減少。從理論上講,這些都可能增加胎兒出生缺陷的風險。
近日,有媒體報道,3月1日起,廣州時隔9年恢復強制婚檢。此后,廣州市人口計生局就此辟謠,稱相關報道是對3月起實施的計生新政的誤讀,廣州絕不會推行強制婚檢。盡管如此,婚檢話題依然引來了各方關注,出生缺陷的高發是否該歸咎于強制婚檢的取消。
“婚檢”的作用大不如從前
婚檢被認為可以預防出生缺陷的發生。因此,不少專家學者一直呼吁應該盡快恢復強制婚檢。北京大學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長、衛生部生育健康重點實驗室主任任愛國認為,婚檢對于預防出生缺陷有積極意義,但其作用已經大不如前。
他解釋道:“從法律上講,只有領了結婚證才算結婚。過去,婚前性行為、未婚先孕的情況很少;多數人結婚后不久就要生育。這個時期,婚檢對于保護夫婦雙方的健康,預防胎兒出生缺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婚前性行為非常普遍,在許多地方,不少夫婦懷孕后才來登記結婚,甚至生了孩子才領證。另外,對于生育二胎、三胎的夫婦,婚檢是覆蓋不到的。”
“即便大多數夫妻是在婚后懷孕,但由于忙于工作或者沉浸于二人世界,不斷推遲生育計劃的也大有人在,等到真正想要孩子時,大人的身體狀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婚檢的作用同樣會大打折扣。”
此外,任愛國還表示,如今,出生缺陷率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受到醫學檢測技術的進步和婦女產前檢查意識的提高,尚未看到有設計嚴謹的科學研究證明取消強制婚檢與出生缺陷率上升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取消強制婚檢不利于出生缺陷的預防。我們的調查發現,強制婚檢取消后,婦女孕前服用葉酸的比例降低、危險因素暴露的機會增加、首次產前檢查孕周延后、產前檢查次數減少。從理論上講,這些都可能增加胎兒出生缺陷的風險。”
任愛國強調,“婚檢”或“婚前檢查”容易使人誤解。正確的提法為“婚前保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婚前保健的內容,除了醫學檢查之外,還包括咨詢和指導。在某種意義上,咨詢和指導對于改變人們的行為更為重要,因而對預防胎兒出生缺陷具有更大的作用。
孕前檢查更能預防出生缺陷
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出生缺陷的預防措施中孕前咨詢和檢查是被列為一級預防的。因此,任愛國認為,從預防胎兒出生缺陷角度講,孕前檢查(孕前保健)比婚檢更為科學。“在打算懷孕或者有可能懷孕的時候,男女雙方進行醫學檢查,才能真正有效地預防出生缺陷的發生。”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雙方都為獨生子女的群體中,二胎的生育情況都是存在的,而在任愛國看來,二胎正是婚檢保護之外的生命。
例如,曾有一位母親在第一胎時發生宮內死男胎,第二胎出生7個多月時出現呼吸、心跳驟停而死,第三胎出生僅三個月便猝死,被懷疑有遺傳病。
他告訴記者,人們往往在第一個孩子出現健康問題時,更想要一個健康的第二胎,但如果第一胎是與遺傳有關的疾病,第二胎甚至第三胎患同樣疾病的概率會很高。對這些夫妻而言,每一胎之前的孕前檢查都尤為重要。
據了解,從2009年開始,浙江省在推行免費婚檢的同時,還提供免費孕前檢查,到了2011年,全省孕前優生檢測率達到了93.98%。去年底,廣州市也將新生兒出生缺陷重點病種的篩查的時限,從婚姻登記前3個月及婚姻登記后1個月內延長至懷孕3個月內。
不過,朝陽醫院婦產科主任張震宇告訴記者,從臨床上看,北京的女性能主動做孕前檢查的依然是少數。因此,任愛國強調,目前對于孕前檢查的宣傳和教育尤為關鍵。
哪些女性受孕有風險
無論是婚檢還是孕檢,都不僅僅是進行醫學檢查如此簡單,同時還包括同樣重要的生育保健的咨詢和指導,為的是讓夫妻雙方掌握健康科學知識,去除對胎兒健康有害的不良行為習慣,將雙方的身體和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為孕育胎兒做好準備。
張震宇告訴記者,遺傳病是導致出生缺陷的首要因素,因此,攜帶這些疾病的父母一定要慎重考慮是否孕育下一代。
遺傳疾病大多跟人體染色體異常有關,致使攜帶基因有缺陷,尤其是顯性遺傳病,只要父母之一患病,每胎都有50%機會發病,而且再發風險率很高,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有效的產前診斷方法,醫生會建議最好不要孩子。
中山大學附屬三院主任醫師張濱告訴記者,地中海貧血就是廣東地區出生兒缺陷中比例非常高的一種顯性遺傳病。他說,不少夫妻雙方都患有這種遺傳病,即使由于程度較輕,沒有癥狀,如果沒有孕前檢查,出生的孩子甚至有1/4的機會是重型地中海型貧血患者。據了解,這些孩子生下來就貧血,骨骼變大、髓腔增寬,形成一種特殊的面容,而后,臟器會慢慢受到損害,嚴重的會心力衰竭死亡。
而在任愛國看來,有一類遺傳病需要引起重視。他說,自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逐步開始新生兒疾病篩查。患有苯丙酮尿癥的孩子目前陸續達到婚育年齡,這些人如果沒有得到孕前保健指導,懷孕期間苯丙酮尿癥沒有得到控制,就會影響胎兒的健康。
此外,尤其是女性如果葉酸的攝入量不足,胎兒患有神經管畸形的概率將大大增加,而如果患有嚴重的心臟病、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也必須調整好身體狀態才適合懷孕。
張震宇表示,如今在年輕人中,這類慢性病的發病率在逐漸升高,例如母親血液里血糖太高,胎兒血液里的血糖也會高,會導致神經管畸形,長大可能也會患有糖尿病。事實上,這樣的婦女懷孕后本身的疾病狀態會加重,分娩過程也會變得困難。
至于接觸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的人,任愛國認為,吸煙和被動吸煙會導致神經管畸形、唇腭裂,酗酒可能導致胎兒酒精綜合癥。如果在工作中接觸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打算懷孕前盡可能脫離接觸,或者加強個人防護。至于電腦輻射對于胎兒的影響,目前沒有確切的結論。
而受現代化工作與生活方式的影響,以及一些明星效應,一部分婦女的生育年齡越來越大,40歲生孩子似乎也不成問題。但任愛國表示,隨著母親年齡的增長,染色體疾病的發生率會上升,例如,胎兒發生唐氏綜合癥的概率會增加,這已被大量研究所證實。
本文記者新浪微博:@胡珉琦
郵箱:huminqi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