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題目對于科學顯得更為關注。無論是梯子還是一滴水,都是從科學原理為起點,以人生哲理為終點,人文與科學越來越多地結合在一起。
高考第一天上午的作文題目,歷來是引發全國熱議的話題。今年更是如此。各地“模棱兩可”的材料,涉及了哲學、禪學、藝術甚至自然科學,讓考生、網民大呼“坑爹”。“出題老師,都是玩腦筋急轉彎的吧?”其實,作文已經越來越不是對于考生文字能力、文學造詣的測試。它包含的范圍越來越廣,特別是對于科學的關注。
“坑爹”的梯子
《梯子不用時請橫著放》,今年安徽考卷的作文題目,無疑是耀眼的“明星”。“最坑爹”、“最給力”、“最寓意深遠”、“最難寫”,各項殊榮集于一身。材料的大概意思是說,某工廠的梯子一直豎放在角落,因為怕砸傷人,寫了條標語“注意安全”。一次,一個客戶來到工廠,把標語改成了“梯子不用時請橫著放”。
從破題的角度來看,豎著放梯子,雖然有標語提醒,但仍有安全隱患;橫著放梯子則是徹底排除了安全隱患。所以,題目的寓意在于防患于未然、把危險降到最低之類。那梯子究竟該怎么放呢?
不少網友較真,“橫著放的梯子還能絆倒人呢。”安徽某企業的安全部經理沈華州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在現實中,中國人與外國人確實存在著怎么放梯子的習慣差異,外國人習慣用完放回原處,中國人則習慣放在墻角,以節省空間、方便使用。”而這件故事的原型,確實發生在青島啤酒與一位外國客戶之間。
其實,針對現代的企業而言,梯子基本不存在橫著放豎著放的問題,梯子有專門的配件間存放,使用梯子必須是兩人一起,使用前先要檢查梯子是否有問題,使用時一人監管保護,一人登梯子,使用完畢后要歸還。物歸原位是安全生產中的重要環節。
關于“梯子題”本身,高考研究中心劉純老師認為,只要不質疑梯子橫放、豎放的科學原理,破題并不難。難在材料的很多細節會讓考生跑題。梯子不用時橫著放,如果還用呢?是不是豎著放更有合理性。為什么客戶只寫了紙條,而不是直接把梯子放倒呢?
人文解讀科技利弊
《科技的利與弊》,這是一個直接以科技為話題的作文題目。這個以人文情懷來解讀科技的湖北省作文題,被老師們認為是今年高考最優秀的一個。材料是個老生長談的話題。從杜甫詩詞中的“家書”,引發學生對于書信正在消失的思考,而引申到科技對生活改變的利弊。
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乃中認為,這個題目直白地提出了科學技術與人文傳統之間的二元關系,科技的信徒自然可以支持這種以舊換新的新老更替,而懷戀傳統的人也可以去感嘆往日文化底蘊在現代社會的無以為繼。二者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而此題的終極目的,就是要考生把人文和科技結合起來談。科技可以影響生活方式是一種現實,可以影響文化和思潮也是不得不承認的事,但科技和人文各自的邊界在哪里?科技并非萬能,也并非可以秉持科技進步為神圣觀念而抹殺和忽視人文關懷。
另外,就是科技對于當代所帶來的變革。21世紀的人們,每天都在目睹著很多事物的出生和滅亡。短信之于書信、電子書之于紙質書、互聯網之于報刊。新生事物更多地替代了傳統事物的功能,而傳統事物更多化成了一種象征和符號以及奢侈品。今后,我們再去買一本雜志、寫一封家書,更多地是精神層面的奢侈與享受,注重的不再是功能。
一滴水的人文關懷
《手握一滴水》:一滴水里有陽光的譜系圖/有雪的過去式和未來式/有沙漠干渴的大陸架/有人的生命……
這是四川省作文的材料,一首關于水的詩歌。單從內容上來看,詩歌很科普,把水在自然界的循環、作用都寫了出來。也確實有不少考生,在網上說,寫成了一篇科普文章。祝倒霉的他們,好運吧。
又是一篇科學、人文相結合的作文,但很顯然,寫成科普文章就太淺了,需要的是其中的人文關懷。王乃中認為,這個題目有著很廣闊的發揮空間,可以借助古往今來與水有關的成語或者哲理名言展開;也可以把一滴水與個人相結合,談到人的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的實現。
當然,在詩中透露的水循環的科學原理,同樣是一個不錯的角度。可以從一滴水的不同形態展開,來體現人生的態度。最主要的是,在明確了這些科學原理產生的哲理之后,自己該怎樣做。
??在看過了今年五花八門的作文題目之后,不禁感嘆,比起現在,當年自己所經歷的高考作文實在是太簡單了。占大多數的材料題,是對考生理解能力的測試。而題目與社會、生活、科學的緊密聯系,讓人意識到,作文更多的是一種能力和方式,而不是文字本身。如果,觸碰不到題眼,再優美的文字,也是一篇跑題的文章而已。
而作文題目對于科學顯得更為關注。無論是梯子還是一滴水,都是從科學原理為起點,以人生哲理為終點。人文與科學越來越多地結合在一起。當然,更有像湖北省作文題這樣,直接把這一永恒的問題,放出來討論。
不得不說,題目越來越難了。對孩子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因為,他們需要更多地在書本知識以外,思考人生、了解社會、感悟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