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是在達成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學行為,是教學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雙重表現(xiàn)。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師永恒的追求。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應認真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一、優(yōu)化課前準備,是提高數(shù)學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優(yōu)化課前準備,包含兩個重要信息:一是教師精心備課,二是學生認真預習。老師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精心設計好數(shù)學教學案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1.精心設計預習作業(yè),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有用功”
學生預習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學生要按照教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及學前指導,看書,練習。針對自主探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練習中的錯誤,應如實地反映在問題欄目中。并將自己遇到的問題與同伴討論,交流,學會的學生教會沒有學會的學生,這樣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 教師備課與學生自學既有獨立的一面,又有互相聯(lián)系的一面。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做好了,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整個工作起到水到渠成、事半倍功的作用。
2.細化課堂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基礎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只有目標明確、具體,組織教學時才能有的放矢。由于數(shù)學學科的系統(tǒng)性很強,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十分密切,教師應對各年級教材的內容了如指掌,還要把它細化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不僅要知道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而且要知道為什么教學這些內容,它和前面所學的知識有什么聯(lián)系,對后面要學的知識起什么作用。要抓住教學內容中主要的、本質的東西,結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確切地制訂出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增強自己教學的意識性。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本質的知識上,把有限的教學時間花在最核心的教學任務上,使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處在完整、有序、發(fā)展的進程之中。
3.深入挖掘課本教材,可以確保知識的有效性
教材是為學生服務的,我們對教材要從內容、結構、呈現(xiàn)方式等多角度去做出理性的重建,將其豐富的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于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發(fā)展。針對學生實際,首先,在內容質量上,要體現(xiàn)內容正確無誤、目標明確、知識具有實際價值,并有教育意義蘊涵其中。其中內容是前提,教學效果是核心,價值與意義體現(xiàn)教育教學的發(fā)展性和規(guī)律性。其次,在內容深度上,首先要立足教學目標,把難度和量力性有機結合起來,使內容的難度恰好落腳在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潛在接受能力上,讓學生在教學中有一種跳躍就能觸摸的滿足感,從而促進學生發(fā)展。第三,在內容廣度上,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把“廣”與“精”有機結合起來,要求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局限于既定教材,還要適當加以延伸,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一種充實感。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是提高數(shù)學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1.優(yōu)化教學方法,促使課堂教學優(yōu)效
課堂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有不同的教法;相同的內容、相同的課型,由于各自的風格不同,習慣不同,教法也不相同。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如在教學《圓的周長》這一節(jié)課時,運用課件演示圓的周長怎樣由一條封閉曲線轉化成一條直線,用繞線法、滾動法演示圓的周長、圓周率的有關知識,以及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等等,化抽象為具體,變靜為動,有助于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視小組合作學習,促使課堂教學高效
小組合作學習正是遵循數(shù)學學習論,按照學生各種不同需要來組織學習的,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由于學生主體性得到了體現(xiàn),自然會產生求知欲望,會把學習數(shù)學知識當做樂趣,最終進入學會、會學的境界,使小組合作學習進入良性循環(huán)階段。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數(shù)學學習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這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使他們在充滿興趣的活動中認真思考,研究,并大膽想象實踐,以期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
3.注重有效互動,形成師生“合力”
課堂上,只有建立“知己知彼”友好的師生互動關系,才能取得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效果。活動中,教師應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積極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師生間只有消除權威與服從的依附關系,師生才能真正地有效地互動起來,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教師要精講,最多不超過15分鐘,要力爭化解難點,消除疑點。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的教學片斷,師:列方程解應用題:某建筑工程隊,在工地一邊的靠墻處,用120米長的鐵柵欄圍一個所占地面為長方形的臨時倉庫,鐵柵欄只圍三邊,按下列要求,分別求長方形的兩條鄰邊的長。(1)長方形的面積是1152平方米(2)長方形的面積是1800平方米(3)長方形的面積是2000平方米。生甲、生乙、生丙:設長方形的一條邊長為x米,根據題意得:(120-2x)x=1152、(120-2x)x=1800、(120-2x)x=2000,老師沒有詳細說明列方程的方法和思路,而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而把重點內容放在了如何解剛才所列的三個方程上,解方程花去了課堂時間的一半。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讓學生學會自行獲取數(shù)學知識的方法,體會數(shù)學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田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