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習是抽象和枯燥乏味的,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有效的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個性化的獨立學習者,還能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如何根據需要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呢?在這里想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
一、巧用多媒體游戲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精不精彩課的開頭很重要,很多老師想盡辦法把引入新課環節設計得很精彩,好迅速把學生的思緒帶進特定情境中去。好的開頭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很多老師就是用游戲來導入新課的。
計算機多媒體能為教學創設一個生動而有趣的教學情境,使課堂變得活躍,比實際游戲操作能夠節約更多的時間來達到同樣效果,并且當游戲需要的人數很多時在課堂上是無法真實來演示的。這種情況下使用電腦多媒體操作就顯得相當必要了。
二、動態演示,激發學習興趣
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發學生的注意,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能為教學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多媒體演示比教師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與學生實際操作相結合,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米、分米、厘米的認識”時,測量線段的長度,先將尺放大顯示在屏幕上,然后用閃亮、移動的方法介紹測量方法,再顯示一些測量方法讓學生判斷正誤,最后指導學生進行測量。這樣教學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克服了使用中的難點,提高了實際操作能力。又如:在“圖形的旋轉”教學中,我制作了有運動效果的多媒體課件,將許多個旋轉的現象以直觀的運動形象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通過學生的觀察發現不同的運動現象,根據運動的不同分類識別旋轉的位置。新穎的形式吸引了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現象的運動過程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在觀察、猜想、討論、分類等一系列活動中獲得了新知識。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再現聲形,圖文并茂,我們在教學活動中使用這一手段,無疑會收益更大。例如:“角的認識”教學中,動態演示角的形成:先作出一個點,再引出兩條射線,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從一個點的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角”。比較角的大小時,先出示兩個角,再利用動畫使兩個角的頂點和一邊分別重合,演示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學生很直觀的看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從而產生一個動態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淡化教學重難點,增加信息量,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由于人的視覺作用勝于聽覺作用七倍,因此只有在多種現代教學媒體參與下的課堂教學才充滿生命力,增大教學密度、優化教學過程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具有信息容量大、檢索快、傳播效率高的功能,它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多種感覺(如聽覺、視覺)進行學習,加快教學速度,不斷鞏固、深化新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激活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全方位地調動和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建立合理的教與學的關系,實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信息最大化,效率最大化,促進學生愉悅、高效發展。
教學中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化解是一節課能否成功的關鍵。教師除了準確點撥、講解外,還要根據內容恰當地利用信息技術,定能收到明顯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學生對單位“1”、“平均分”、“幾分之幾”等分數概念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既而抽象概括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可以看成單位“1”。利用多媒體不斷顯示這些畫面,加深對單位“1”的具體理解。單位“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可以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到若干份,然后將抽象出來的各個本質屬性綜合起來就可以得出“分數的意義”。這樣不僅淡化了重難點,而且學生參與探索屬性的意識也隨之增強。
總之,電教媒體的直觀、形象、生動的優點能優化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以它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化抽象為具體,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決了教學重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素質,徹底改變了教師“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是教育改革實踐中的一種新探索,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發展。我們深信:教學改革伴隨著多媒體手段的普遍運用,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得到全面發展。
目前較為理想的省時、省力、高效的一種教學途徑就是恰當地利用好多媒體。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認識計算機是輔助教學,而不是主宰教學,要清醒地認識其利與弊,發揮其巨大的優勢,去其帶來的不足,更好地為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能力服務。
(作者單位:河北省遷安市蔡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