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語言活動一直是大家所探討的話題,幼兒的語言教育與周圍環境的人際交往中發展的,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時期。孩子只有真正學會說話,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才能自由的和人交往,同時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傳授的知識和經驗。幼兒正值該年齡段,因此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以下談談我對語言活動的組織策略。
一、創設幼兒語言學習的良好氛圍,激發幼兒學說的興趣
為了讓孩子能盡快聽懂普通話、說好普通話,我們為孩子創設了良好的規范化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聽、多說,樂于與人交往,清楚、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我們每天安排15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語言活動,就是要給幼兒規范的語言熏陶,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增進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孩子發出錯誤的音并不是因為環境或本身的關系,而是因為語言的刺激不夠充分。同時為了給幼兒提供多說多練普通話的機會,我們利用每天早上來園、午飯后、離園前的時間開展“天天說”活動。內容包括說說我的媽媽、夸夸我自己、假日里的活動等等,要求幼兒用普通話講出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遇到不會用普通話表達的詞語時,教師及時幫助填充,這種形式的練習,不僅鍛煉了幼兒的普通話表達能力,也豐富了幼兒的詞匯。
二、通過組織各種活動,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對幼兒進行語言創造能力的培養
給幼兒創設語言環境,在活動中練習說話的能力,使幼兒無拘無束,有話講出來,發展幼兒的語言創造能力,如:利用幼兒園組織的“故事大王”比賽,讓幼兒逐一上臺表演故事,幼兒按得分高低依次挑選自己喜歡的小紅花,孩子們爭先恐后,興致濃濃,接著最先得到小花的幼兒通過畫面創編、續編故事,然后在黑板上畫一座山,創編、續編優秀的幼兒往上爬一格,看誰先爬到山頂奪到小紅旗;組織“小小記者團”活動,通過對“小記者”的采訪讓每一個孩子得到鍛煉,孩子們會想會問,經過幾輪淘汰,選出優勝者。活動中,教師的延伸,滿意的微笑,夸獎的話語,小小的獎品及伙伴們熱烈的掌聲,都是激發孩子表現欲望和興趣的催化劑,能促使他們更自信、更積極地參與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新穎有趣的形式把孩子們引進了語言的樂園。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喜歡與人交談,能繪聲繪色的講述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和見聞,能大膽為客人表演兒歌、故事比以前更活潑開朗了。幼兒不僅需要掌握許多詞匯,還要學習運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從完整地說一句話到連貫地說一段話,逐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如何引導幼兒說完整話呢?這關系到教師本身的語言教學習慣,假如教師本身上課時就不注意對幼兒提出說完整話的要求,幼兒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是運用簡短的詞表達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習慣,就不利于提高幼兒口語的表達能力。
三、要重視非正規語言教育活動
幼兒生活中處處要用語言與人交流,在幼兒一日的生活中,我們隨時都可以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如,晨檢接待時,與幼兒說說今天是誰送你來的,怎樣來的,這對于平時不愛講話的幼兒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機會;外出散步時,和孩子們一起說說看到的景色,并注意教給幼兒一些豐富的詞語,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豐富了幼兒的詞匯;幼兒活動中常會說出一些帶方言的普通話,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孩子用標準的普通話來表達。這些,并不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個活動來完成,但教師要做有心人,在生活中隨時進行語言教育活動,這對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四、利用與同伴和成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的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兩個幼兒為一件玩具發生了矛盾,一方想從對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則千方百計不讓對方拿走。雙方在交往過程中都會根據對方的態度和行為選擇交往的策略,調整語言與他人溝通,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成人應為幼兒提供與同伴交流的機會,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切實提高語言能力。
五、注重幼兒的語言表述,及時給予合理回應
對于孩子們回答自己拋出的問題,回答出各種稀奇古怪或是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時,采用何種應對的措施,是在前兩次跟進式的時候,就一直圍繞的一個問題,也是一次又一次設想后,仍然出現新問題的一個方面。就如對于“山谷底”這個詞來說,在今天的幼兒反應中,有的理解為:河流;有水的地方;有小石子的地方。覺得是有那么點的意思,也幫著點出了河流;有水的地方;有小石子的地方是相對于大山來說是低的地方,這里還用上了動作的演示:高、低,但總覺得比較的含糊,不是那么的精煉,老師們幫著提出的圖示演示,更形象的表述呈現所要表達的意思,一目了然,這樣比起一大堆的話語解釋強多了。
六、環節中滲透,聯系實際生活
對于活動環節,根據幼兒的回應,可滲透聯系孩子實際生活的經驗知識,既起到了點明此次活動的主旨,又達到了豐富孩子的知識經驗,在各種經驗知識中互相聯系、遷移經驗、拓寬知識面,自己理想的設想、思考的雖然周到,但在實際操作中,需要精煉準確的語言啟發,反復琢磨。如何提問題?如何提有效的問題?如何讓孩子們更深入地思索,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總之,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絕大多數是在有意義的真實使用情境中主動獲得,是以幼兒的直接語言經驗為基礎。因而,教師要善于創造真實的教育情景,善于捕捉各種教育契機并及時引導,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很大提高。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倉滿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