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中高效課堂的打造,應通過多感官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才能得以實現。教師作為課堂的布控者,通過回顧知識,讓學生記一記;關注熱點,讓學生看一看;課堂設問,讓學生想一想;重要內容,讓學生讀一讀;課堂小結,讓學生說一說;鞏固知識,讓學生練一練等有效途徑,讓學生全方位參與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筆者在平時的歷史課教學中,注重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樂學、會學、勤學、善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回顧知識,讓學生記一記
記憶在學生學習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注重在新課之前讓學生回憶回憶前一節課所學的內容,這既能對已有的知識進行鞏固,又能夠順理成章導入新課,自然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這一課前,我讓學生背誦前面一課《三大改造》一課的相關知識: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任務,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基本標志,三大改造完成的時間以及意義。尤其讓學生注意在社會主義改造后期,存在著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這樣導入有利于讓學生理解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為什么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出現了嚴重的失誤。
二、關注熱點,讓學生看一看
著名教育學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睙釔凼亲詈玫睦蠋煟d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改革開放》這一課內容時,我及時播放了《春天的故事》這一首歌曲和原小崗村書記沈浩因勞累過度去世這一視頻。優美的旋律,感人的事跡迅即抓住學生的心,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一個個沉浸在音樂與故事中,入情入境,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教學產生共鳴。關注熱點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理解、感悟課程的深層主旨,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課堂設問,讓學生想一想
教育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無論在學習活動的準備階段,還是在進行階段或結束階段,學生的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總是交織在一起的。賦予內容以某種趣味的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有不少人認為歷史課教學就是“我講你聽”,或是教師在教材上勾、畫、圈出重點內容,學生讀、記、背就行。
問題的設計從林肯的性格入手,營造一個戲劇沖突的情境,既激發了學生歷史思維和探究的興趣,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創造有利于發展學生思維的問題情境,使其由情感上的需要和求知欲的驅動,上升到審思過程中的自覺行為就顯得極為需要和迫切。
四、重要內容,讓學生讀一讀
不少教師往往對歷史教學有這樣的認識,認為讀書是語文課的事情,歷史課不需要學生讀書,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閱讀對于歷史課來說必不可少,甚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閱讀可以讓學生抓住重點,加深理解;閱讀可以使得學生高屋建瓴,把握知識結構;閱讀可以幫學生獲取解讀信息,提高學生的能力;閱讀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我在日常的歷史課教學中經常有意識地讓學生讀書。當然讀書的方式是多樣的。一是選取教材內容讓全班同學讀書。朗朗的讀書聲有助于課堂氣氛的調動和學生精力的集中;二是分小組讀。有時還采用評比的方式,對讀得好的小組給予表揚,使學生有一種榮譽感和團結精神;三是學生個人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膽量;四是學生的默讀,讓學生在“靜”中找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讀書,讀懂課文的內容和事件的線索,也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五、課堂小結,讓學生說一說
課堂小結是對整堂課學習內容的小結,對于引導學生鞏固和深化知識,構建知識結構,把握學習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具有重要作用。
在學完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辛亥革命》一課時,我打出幻燈片提出問題:有人認為“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又認為“辛亥革命”失敗了,你認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然后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合作探究、交流。經過同學們對這一問題的合作探究,交流,很容易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樣的總結經過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概括、感悟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要深刻的多,同時還提升了學生分析、概括、總結、表達能力,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可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六、鞏固知識,讓學生練一練
練習,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基本手段,是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關系到教學效果高低的重要問題。因此,教師要恰當運用練習這一方式,使學生系統有序地掌握、鞏固、探索和獲取新知識,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力。
歷史學科特點決定了歷史課不需要大量的習題訓練,尤其是當前減負增效,開展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師減少作業量,但是適當的知識鞏固必不可少。提高課堂效益特別是課堂訓練的效益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有效訓練是關鍵,是有效課堂的落腳點和重要體現。因此,在課堂的教學中可以適當、適時、適量地選擇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善于動手勤于動腦,能夠對教學起到檢測、鞏固和提高作用,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與效果。
總之,一堂高效的歷史課,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很重要。教師作為課堂的布控者,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全方位參與學習,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