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生物課堂中,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圖像情境、實驗情境、生活情境,制造強烈、特殊、罕見的情景,激發學生情感,調動學生思維,加深印象,提高生物課堂記憶效率。
【關鍵詞】創設情境;記憶
生物學的很多名詞、概念和術語,都必須牢記。“先記憶,后理解”,“記憶是思維之本”,記住后才能理解生物學原理和規律。如何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輕松深刻記憶,成了生物教師們經常探討的話題。根據教學需要,利用各種方法精心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合的具體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調動學生思維,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理解,達到深刻記憶教學內容的目的。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發爭論,加深記憶印象
教師是生物課堂的引領者,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通過爭論,可借助別人來修改完善自己所記憶的生物知識。爭論有助于記憶,符合大腦的思維規律。例如,光合作用坐標曲線題,縱坐標是表示凈光合速率,還是真光合速率,要做對題,必須要準確無誤地加以判斷,而學生往往難以準確判斷。舉一例題,如2007年山東理綜第8題。題中虛線表示凈CO2吸收量還是總CO2吸收量?老師拋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爭論。學生有三種觀點:表示凈CO2吸收量,總CO2吸收量,兩者均可。持每種觀點的學生分別說明判斷理由。闡述理由時,學生會積極思考,通過不同觀點之間的交鋒,整理其中疑點,答案就逐漸清晰。教師與學生一起歸納總結區分的方法,這樣就可達到長久記憶的目的。又如教學中的難點細胞分裂圖像的判斷等等,老師創設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產生疑問,有效地組織討論活動,盡可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觀點。通過爭論,對生物學知識記憶得到了有效地強化。
二、創設生活情境,活學活用,提高記憶效率
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踐緊密聯系。根據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創設一些學生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情境,激發他們積極去思考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從而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學習內環境的穩態,可以讓學生分析醫院的化驗單,讓學生分析過敏為什么會出現紅腫,免疫為什么可以達到預防疾病的作用,艾滋病疫苗為何那么難以研究成功。果酒果醋讓學生自己去制作,并把制得的果酒果醋帶到班級來分享,再來討論制作的體會,這樣獲得的知識或許永遠都不會忘記。真實情境的創設會引發學生的共鳴,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的體驗中感悟教學的內涵。課堂上教師創設的情境與學生周邊的事情結合起來,學生對這些情境覺得有話可說,也很想進一步探索。學生不但懂得如何用所學理論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也領悟到生物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從而大大降低對生物知識的記憶難度。
三、創設圖像情境,直觀感知,為記憶減負
生物教學資料中有大量圖片、視頻,這些素材能直觀地再現事物的形象、結構及變化過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進行教學;那就是說,應該盡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象放在面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等。”教師可充分引導學生觀察和研究圖片及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知知識,獲取知識。學生認知事物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現象到本質、由直觀到抽象。研究表明,用形象識記比文字識記,效果相差懸殊。例如利用圖片和視頻學習減數分裂。先出示有絲分裂中期和后期圖,讓學生復習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數量關系,再利用視頻讓學生回憶有絲分裂過程中一個母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如何保證兩個子細胞與母細胞染色體數目與形態完全相同。新課學習中,先看視頻,讓學生對減數分裂過程有整體印象。觀察圖片讓學生討論分裂形成的子細胞與性原細胞染色體之間的關系;繼續看視頻和圖片,討論如何實現一個細胞分裂成四個,而且染色體減半,歸納出減Ⅰ實現了同源染色體分開染色體數減半,減Ⅱ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不變。制作生動有趣的課件,播放視頻, 讓學生邊看邊學,邊看邊記,邊記邊思,獲得深刻的印象,為記憶減負。
四、創設實驗情境,動手動腦,增強記憶效果
生物學科是基于實驗的學科。高考中“生物得實驗者得天下”。 例如設計實驗探究酶的最適宜溫度、pH,探究激素作用的最適宜濃度等一類實驗,平常往往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教師感嘆講過多遍,學生還是頻頻出錯,記憶效果不佳。學生對自己動手操作極其感興趣,非常渴望通過實驗獲取新知識。因此教師可通過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全員參與動手實踐,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達到最佳的記憶效果。例如在做完“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后,繼續讓學生設計“估計洋蔥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的探究實驗。學生自選材料用具,實施實驗方案并最終得出估計值,然后各小組討論,總結反思,達成最佳方案的共識。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獲得最直接的感性認識,從中深刻理解、掌握新知識。還可直接刺激原有的認知經驗,使學習在深度廣度上有所拓展,以后學生遇到類似的實驗題就能觸類旁通,輕松拿下。實驗能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活動中促思考,深刻理解掌握知識,大大增強記憶效果。
生物課堂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圖像情境、實驗情境、生活情境,刺激學生感官,讓學生情感上產生共鳴,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調動學生思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創設的情境越直觀形象、強烈、特殊、罕見,學生印象越深刻,記憶效果越好。精心創設情境,提高生物課堂記憶效率,是值得我們所有生物教師去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吳舉宏.2011. 發現型問題情境的創設. 中學生物教學,5:4-5
[2]黃建華.2010. 高中課堂教學中活動情境創設策略的研究. 生物學教學,35(6):24-25
(作者單位:上海華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