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圖是地理信息濃縮、直觀的表現形式,讀圖是地理學習一項基本、重要的能力。讀圖能力的培養,對地理學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考試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對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發揮持久的作用。本文嘗試從地圖的特征、高中生讀圖能力現狀分析、讀圖基本能力的訓練、良好讀圖習慣的培養、考試中的讀圖技巧等多方面闡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學生;讀圖能力;培養
《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地圖,是根據一定的數學法則,將地表圖形在二維或者三維介質上的精練描繪,是地理信息濃縮而直觀的表達形式。地圖,可以將零散的地理信息系統、直觀地歸納在一個整體之中,可以清晰地呈現出相關信息的規律性、聯系性和總體特征,并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讀圖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地理學習的成敗。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讀圖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一、地圖的特征
根據不同的分類,地圖可以分為:世界地圖、國家地圖;自然區域圖、經濟區域圖;平面地圖、立體地圖、數字地圖等等。不論是怎樣的地圖,都有一定的數學法則,經過高度概括,利用一系列的符號系統表現大量的地理信息。因為地圖的直觀性,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如注意力和觀察力;因為地圖的概括性,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比如判斷力、思考力、記憶力。在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形象思維培養與抽象思維培養相結合、圖文相結合,也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地理地圖的制圖過程,從而讓學生對地圖的學習從簡單的識記,上升到領會、運用。
二、高中生讀圖能力現狀分析
一是畏難心理嚴重。高中地理學習更加深入,涉及到的內容更加豐富,學生看到圖例繁多、內容較陌生的地圖,或者新圖、變圖時,感覺到需識記的概念、符號太多,就覺得太難,耐不住性子仔細觀察、尋找規律、理清頭緒,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二是個人性格的影響。男生一般比女生更容易找到信心,建立興趣,愛好旅游、向往異域風情,日常生活中有過讀圖經驗的學生更加容易對讀圖產生興趣。
三是學習能力的影響。人的思維方式有區別,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長,觀察力、思維能力的差別也直接對讀圖能力產生影響。有的學生能夠迅速在復雜的地圖中找到讀圖方法,有的則只能看懂老師教過的地圖,稍加變化就無從下手了。
四是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每個地理老師都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人格魅力,在教學中對于相關知識的不同強調,對于地圖的利用和對于學生讀圖能力的訓練、習慣的培養,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讀圖能力。平時注重學生讀圖能力培養的班級,學生會對讀圖產生更濃厚的興趣,遇到較復雜的圖表時,也表現出更強的自信心。
三、高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首先是掌握地圖的基本特征,增進學生對地圖的感性認識。地理書上的圖像種類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其中的地圖不同于統一圖、景觀圖等,要讓學生理解它嚴格法則、高度概括、符號表現、承載信息的特征,從而建立起基本的地圖概念,通過對不同形式、不同難易程度的地圖的閱讀,樹立起感性認識,從而為基本讀圖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其次是加強基本名詞、典型概念、符號系統的識記和理解。地理學習中有很多的基本名詞和典型概念,雖然離現實生活很近,但是比較抽象,容易遺忘、混淆,需要學生對其進行加強識記和理解。比如氣候和天氣、高氣壓和低氣壓、地方時、北京時間、區時、時區、國際標準時間、震級和烈度等等名詞,內陸氣候、海洋氣候、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等基本概念,是讀圖的基礎,需要學生識記、領會。地圖中的符號系統往往承載著地理信息,對于這些符號的掌握,是讀圖的基本要求。比如等高線圖形、設色地形圖中海拔高度、地形特征、植被分布、人口密度等表現方式。
再次是從易到難,從典型到變化,注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根據學習的規律,人對于知識、能力的掌握總是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讀圖能力的培養也不例外。先從簡單、直觀、典型、涵括內容較少的地圖開始,讓學生掌握后,再過渡到復雜、非典型、涵括內容較多的地圖。老師教學的方法,也從詳細講解、具體指導漸漸過渡到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
最后是運用歸納,建立知識結構體系。從識記、領會到歸納,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可以通過讀新圖、填圖、畫圖的方式,進行讀圖能力的鞏固;可以通過概念地圖的學習、地理知識的總結,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將所有的地理信息囊括在結構體系里,并以此為索引,進行全面復習、加強。
四、結語
總之,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地理教師,我們應充分掌握并了解學生的讀圖能力與水平,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系統、專業的培訓,為培養更多人才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楊春玲.淺談地理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師),2010,(09)
[2]劉艷婷.地理教學中要重視讀圖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師),2010,(04)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南海桂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