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而目前,我們的語文課堂評價的定位與新課標的要求有一定的距離,它過多的是對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的檢查與選拔。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起不到促進作用,反而評價時不注意還會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那么,如何讓我們的語文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富有詩情的和諧的生態評價環境呢?筆者經過實踐,認為應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的評價。
一、評價導向要尊重學生生命
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而言,是他們習得知識與技能,培養豐富情感的重要陣地,它是學生主體生命主動構建的過程。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在自己生命的參與下,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對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它是一個富有生命特征的學習過程。而學生的這種生命活力是在他們自主參與過程中充分表現出來的。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過程已經不再是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也是他們豐富情感,培養健康的人生觀與生活觀的過程,它已經擴展到情感與人格等多個領域,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生命價值。我們的語文課堂已經不能僅僅傳授知識,而要發展學生的生命。所以,我們在語文課堂評價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生命,促進學生的生命發展,在課堂是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生命價值,要能讓每一個學生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都能夠有所發展。
比如,在《我的家鄉》作文指導課上,我讓學生說一說家鄉的變化,學生舉了很多例子,當談到農村公交的變化時,我問:“我們歸仁鎮有多少路公交車是通向各村的?”一個學生大聲嚷嚷:“老師,太多了,簡直就是不計其數,數不勝數。”他的話剛說完,教室里就哄鬧起來,因為我們歸仁就四路公交車,通向全鎮的四個方向,一共就四輛。這時,其他學生以為我接下來就是對他的批評,因為他沒有經過思考就亂說一氣,但是,我一改以往的態度,笑迷迷地說:“不錯,沒想到你一連說出兩個成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你在仔細起一想,我們歸仁鎮到底有多少通往各村的公交車。”這時學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說:“我知道我們一共有四路公交車,我看到通往我家的那一路每十分鐘就會有一輛開過來,因為我不知道每一路到底有多少公交車,所以我就用數不勝數,不計其數來形容了。”噢,原來是這個意思呀,是的呀,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敘述是對的,試想,如果我當時只是對他進行簡單的批評,那么,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就沒有尊重學生的生命,那么,也許這位學生從此就不再回答問題了。
二、評價主體要體現多元互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在課堂上已經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個體,而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接觸的東西有時候比我們老師還要多,所以,我們在評價的時候也要注意到這一特征,以往的老師進行單一的評價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不能促進學生多元智力的發展。我們《語文新課標》(2011年版)也談到:“應注意將老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而多元互動式的評價一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來可以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人交往。所以,我們在語文課堂上評價時,要注意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的評價過程中發展自己。比如,對成績好的學生,我們的評價主要放在是否能夠突破教材,是否能有所創新,而對后進生的評價主要是能否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是否是快樂地學習,有時候對他們還要進行延時評價,耐心等等。同時,如果對學生的評價讓學生來說,效果是非常好的,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與別人的差別,為什么別人能想到,而自己卻想不到,時間長了,他們的學習態度與學習品質就會慢慢優化起來。
例如,在學習完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后,安排了一項綜合學習: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語言,關鍵是要善于發現。請選擇地開展下面活動,發現、積累并學習運用有藝術性、有魅力的語言。在對學生開展這項活動進行評價時,我運用了家長評、學生互評與自評、老師評等方式進行評價,并且在搜集的詞語下面寫下自己感受,這樣,學生在相互評價過程中,不僅理解了別人的辛勤勞動,而且豐富了自己的詞匯。
三、評價藝術要貫穿幽默風趣
語文課堂教學是寬松的,學生語文學習應是快樂的,贊可夫說:“好的課堂教學要有幽默,要有笑聲。”我們語文教師更應該用幽默的語言來評價學生,來豐富語文課堂教學,讓語文課堂更精彩。所以,我們在進行語言教學時,要以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想學、樂學為重點。而我們的評價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環節,它是拉近師生距離的關鍵所在,教師在課堂上恰當運用幽默,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在精神上產生愉悅、振奮甚至是心曠神怡的感受,進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新奇生動、形象可感、詼諧風趣、含蓄夸張的評價語言都是幽默的外顯,可以將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它可以調節師生情緒、打破課堂沉悶局面,創造出一種輕松愉快、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以愉悅的心情去主動、生動地學習,從而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所以,我們老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要貫穿幽默風趣,讓學生在課堂是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
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永正教學《小稻秧歷險記》時,于老師讓一位學生讀描寫那些雜草被施了農藥而有氣無力的句子,這位學生朗讀的聲音非常大,于是于老師微笑著對該生說:“讀的還不夠有氣無力。要么藥是假的,要么農藥灑得不夠。我再給你噴一遍。”邊說邊“哧——哧——哧——”地做出噴農藥的姿勢,這樣生動的評價很幽默,同時學生也知道自己該怎么讀了。這樣,學生在于老師幽默的評價語言中既知道了自己朗讀的錯誤,又從心理上快樂地接受了教師的指導。而這種情緒正是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必需的學習動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洪縣歸仁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