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今天是家長開放日,許多家長坐在教室里認真聽課。我執(zhí)教的是《輪椅上的霍金》一課,課快接近尾聲時,我設計了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師:06年,霍金訪問中國時,僅能動的三個手指頭也無法動彈了,他只能用他的眼球的移動來傳達信息,可他依然興致盎然地在香港、北京大學與科學迷們進行交流探討,他在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出示霍金名言:活著就有希望。
學生一起朗讀。
師:是的,面對殘酷的命運,他依然如此樂觀堅強,造就非凡,再次感受他那無聲的語言魅力。
(配樂) 學生齊讀: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此時,老師和孩子、部分家長都在情不自禁朗讀這段話。
師:霍金的成功,不僅僅是他非凡的科學成就,更值得人們稱道的是他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他是時代偉人,人生斗士。難怪作者這樣說——
(出示中心段)霍金的魅力不僅在于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動了大眾。
學生集體朗讀。
師:你能從這段話中截取你認為重要的能夠體現(xiàn)霍金非凡的詞語,完成板書嗎?
(板書上有“非凡”)
學生紛紛來到黑板處板書:生活強者、不斷求索 勇敢頑強、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令人折服……
師(對照板書師生共同總結(jié)):寫的真不錯!因為霍金遭受殘酷命運,卻是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勇敢頑強,最終成為物理天才,他對待命運、生活的態(tài)度令人折服!如果讓你來給他寫段頒獎詞,你會怎么寫?
師提供范例:現(xiàn)在全球都在關注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喬布斯”。(此時,喬布斯剛剛?cè)ナ馈#?/p>
(出示)喬布斯的頒獎詞:
一個蘋果讓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同樣一個蘋果讓喬布斯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偉大公司。喬布斯,人生彪悍,狠字當頭,他掌控著我們的欲望,又傾聽我們的聲音,他如此豪放不羈又堅定執(zhí)著,他始終在等待死亡又從不放棄改變時代的位置。是的,他改變了時代,他改變了我們,他使我們在把玩他的作品時有一種回到過去的童真。正是這種童真,攥住了你我心中最深處的秘密。
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頒獎詞里主要包含什么?
學生:談到他的產(chǎn)品及產(chǎn)品特點,主要是他的成就;還有寫到他生命不止,奮斗不息,這是他的精神。
師:對,把成就和品質(zhì)融入到霍金的頒獎詞里。
【反思】
本節(jié)課上得比較舒服,尤其是到后面,感覺越來越順手,孩子的理解達到一個制高點,情感提升到一個最大高潮,家長也被激發(fā)調(diào)動了起來。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我自己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鎖定目標,突出中心
關注教學目標,有利于教師對教學活動全過程的自覺控制,使所有教的活動和學的活動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來開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但是,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開放的過程,許多教學細節(jié)是無法預料的。因此,教師要善于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是朝著教學目標方向的生成,做到既扎實又靈活地落實教學目標。本課主要是寫人的文章,所以理解人物成為中心之一,因此在品味語言中逐漸明了霍金這一科學偉人的形象,但只是零散的沒有統(tǒng)一整合,課將結(jié)束時,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心段的基礎上提煉關鍵詞,然后師生結(jié)合板書整體回顧人物形象,化分散為整體,順其自然地總結(jié)出本課的中心,讓霍金形象完整地立在學生的心目中,從而達成了本課的目標。
二、激發(fā)興趣,積極參與
激趣即激活興趣、鼓勵引導,將“要你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孔子云:“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尤其小學生做事易憑興趣出發(fā),教師應抓住他們這一心理特征,不斷引導激活興趣,主動學習。本則案例中主要有三個興趣激發(fā)點。一是問題及其反饋手段具有開放性;從哪些地方能夠看出霍金的“非凡”?然后請學生上來自己板書重要詞語,這一個開放的問題讓孩子的思維不受限制,只要有道理都可以作為依據(jù),自己能在這么多家長面前板書展現(xiàn)自己更是孩子心里所希望的,所以躍躍欲試是必然的。二是緊跟時代潮流,抓住了舉世矚目的信息,吸引了大家的興趣。當時正是喬布斯剛?cè)ナ溃W(wǎng)絡、報紙等媒體鋪天蓋地都是關于他的消息,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對這條消息耳熟能詳,對這個人更是有所了解,更何況是高年級的孩子,尤其是對科技感興趣的男孩,對他甚是崇拜,還有家長也是如此,因此極大地吸引了大家的興趣,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課堂中。三是動用多種手段,推動了情感。文中霍金的那段回答記者的話語是整個文章的情感高潮,也最能打動心靈,教學中抓住這一情感因子與學生的契合點,鋪就作品、作者、讀者共鳴的橋梁,再加上適時的音樂伴奏,還有老師一次又一次富有感情的語言激勵,把學生的情感逐步推進,朗讀逐漸到達高潮。所以說,是它們把學生和家長的積極性調(diào)動了起來,愉快輕松地參與了課堂。
三、授之以漁,提高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傳授一種方法要遠比教給一個知識更有價值。課堂上,只要我們轉(zhuǎn)變教育觀念,給學生留下時間、空間和機會,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想、去看、去說、去做、去懷疑,既教給學習方法,又教給獲取知識的途徑,就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長期堅持在課中抓住點滴進行有意識的方法的滲透和能力的訓練,那么學生的收獲會是豐碩的。本課中,緊扣課文中心段提煉關鍵詞來概括人物形象,借鑒模仿喬布斯的頒獎詞來寫霍金的頒獎詞,一個是提煉中心方法,一個是寫作技巧方法,都給予學生以啟發(fā),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孩子來說,概括提煉中心能力和寫作能力更為重要。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