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學校教育十分重視科學知識的教育,相對忽視情感教育,而后者對人的品德、人格的形成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不少教師情感意識淡薄,不能發現學習活動所具有的豐富的情感因素,使科學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為此,我在教學中進行了“情理課堂”的探索。
一、理論探索
“情”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創生出的情境、情節;同時又指師生在探究科學知識的過程中產生的情感、情緒。“理”是指科學概念、原理、規律等科學知識;同時又指探索科學知識過程中的理性思維和科學方法。構建情理課堂的具體做法是:通過各種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特點和接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創設,賦予學習以生活情趣;通過教師的教學熱情激勵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的探索活動,建構知識體系,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能力的發展和深層次的情感體驗,提升科學與人文素養,成為一個有創造能力的人。
二、案例分析——《二力平衡》
1.觀察生活——寓知于情
師:走進游樂場,我們在經歷和感受各種運動帶來的驚險刺激之后,你是否想到為什么會有這些奇特的運動?物體的各種運動與力與有什么關系呢?從今天起,我們就來學習力與運動的初步知識。
在自然界中,物體的運動和受力情況是很復雜的,為了便于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我們先從最簡單的情況開始。
【觀察思考】生活中的二力平衡
PPT投影:靜止在桌面上的花瓶、靜止的疊石、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的火車、起重機勻速起吊的貨物。
師:這些物體各處于怎樣的狀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生:它們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運動狀態不變。(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不變)
師:它們分別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生分析回答,師板畫各物體受力情況。)
師:A.桌面上的花瓶受到重力和拉力,花瓶保持靜止。
B.疊石受到重力和桌面對書本的支持力,疊石靜止。
C.一列火車在一段平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火車受豎直方向的重力與支持力、水平方向上水平向前的牽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D.起重機吊起的貨物受到重力和拉力,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板書定義:物體在受到幾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就說該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當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時,我們就說這兩個力相互平衡,簡稱二力平衡。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還見過的哪些物體靜止狀態的?哪些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分析一下它們的受力情況。
生:(舉例、分析)
評析:科學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運動規律的科學,科學課堂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構建初中科學情理課堂,首先就要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獨立探索知識提供引導,使學生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激活知識儲存,使問題與激情互動。
2.規律探究——以情悟理
【活動探究】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師: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狀態的情況最簡單,那么符合什么條件的兩個力才能使物體平衡呢?
(生交流討論,部分小組的同學在走道里活動,嘗試拉動一個同學。)
生: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生:(補充或不同意見)
師:我想請同學們自己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二力平衡的條件有好幾個,我們應該用什么研究方法?(控制變量)
你們看看能否利用桌上的兩個彈簧測力計、小紙片來設計實驗,你們四個人一小組討論一下實驗方案。
師:請一個小組派代表來說一下你們的設計的實驗方案。
生:實驗探究步驟:
(1)在硬紙板對角線打兩個孔,在孔上系上細線,細線兩邊各掛一個彈簧測力計。兩人各拉一個彈簧測力計,一位同學用手先抓住小卡片。
(2)其中一人用力大一點,另一人用力小一點(可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觀察松手后一瞬間小卡片的運動狀態變化。(探究是否等大)
(3)兩個彈簧測力計示數相同,向同一側拉,松手后觀察小卡片運動狀態變化。(探究是否反向)
(4)在小卡片上用彈簧測力計用大小相同的力沿相反方向拉,一位同學用手抓住小卡片,把卡片轉一個角度,使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觀察松手后一瞬間小卡片的運動狀態變化。(探究是否共線)
(5)一位同學雙手分別拉著彈簧測力計,使小卡片勻速直線運動,觀察測力計示數大小、拉力方向。
(6)把硬紙片剪開,觀察小卡片運動情況。(探究是否同體)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師:交流一下你們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生:當兩個拉力大小不等時,卡片不能保持靜止。物體將向較大的力的方向運動,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當兩個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相反,但不在一直線上時,卡片將發生轉動,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當小卡片勻速直線運動時,兩個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平衡。
師:綜合大家的探究實驗,能否歸納出二力平衡的條件?
生: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時,這兩個力才能平衡。
師:很好,兩個力的平衡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兩個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即同體、等值、共線和反向。
評析:學生用眼去觀察、用腦去思考、用手去體驗、用口去表述,給所有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老師用飽滿的教學熱情激勵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用激勵性語言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用有韻律的語調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受到鼓舞,讓學生在自然、寬松、和諧的情感氛圍中悟出真知真理。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虹橋鎮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