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以圖畫為主,配以簡要的文字,以圖畫傳達故事情節,讓孩子借助豐富的圖畫,“讀”出其中的意思,理解內容變得更為簡單,符合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如何更加高效、生動地開展繪本教學,使幼兒真正受益于我們的繪本教學呢?
一、立足幼兒興趣點,篩選繪本內容,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通過嘗試和總結,我們可以發現,適合低齡幼兒的繪本大致有以下類型。
1.情節重復、角色重復出現類的繪本
這類繪本提供的故事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懸念,提供想象的空間,幼兒在想象、猜測和追問中繼續閱讀,意猶未盡。如《月亮的味道》,該繪本畫面感染力強,故事情節充滿童趣,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抓住了幼兒“貪吃、愛吃”的心理特點,從封面起就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霸铝恋降资鞘裁次兜赖哪??是甜的還是咸的?”讓幼兒在期待和想象的閱讀中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
2.情節簡單、角色固定類的繪本
這類繪本中的角色形象可愛、情節生動幽默、趣味性強,簡單變化的情節之間并穿插特別的邏輯關系,更利于幼兒的理解與表達。如“小袋袋”系列叢書,有《小袋袋喜歡》、《小袋袋捉迷藏》、《小袋袋學游泳》、《小袋袋找新家》等,以一只小袋熊為主要角色,與不同的伙伴做不同的事情,一般一幅畫面講述一件事情,畫面之間沒有情節的連續性,利于低齡幼兒閱讀。
3.推測想象類的繪本
這類繪本的角色形象鮮明,主體突出,故事情境性強,而情節變化性小,有較明顯的線索,沒有閱讀理解的難度,通過引導幼兒進行不斷地想象和猜測,進行思維的挑戰,因此適合低齡幼兒閱讀。如“樂樂趣猜猜看”系列叢書,一套4本,有《這是一只小貓嗎?》、《這是一只青蛙嗎?》、《這是一只蝸牛嗎?》、《這是一只老鼠嗎?》,每本都有幾種動物的不斷變化,在翻翻變變中讓幼兒的思維始終活躍著,獨特的創意讓幼兒浮想聯翩,為幼兒提高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4.畫面抽象、文字簡要類的繪本
對于低齡幼兒來說,抽象的畫面更易讓幼兒進行想象,對抽象畫面的理解是形象思辨的過程,在游戲化的故事情境中感受情節的發展變化,促進幼兒的理解和想象能力。如《小藍和小黃》,是一本經典抽象的繪本,沒有華麗的文字描述,就是兩個沒有任何表情的色塊,再加上一堆爸爸媽媽、好朋友色塊,卻生動地演繹了一個熱熱鬧鬧、吸引幼兒的故事,許多人曾擔憂孩子是否能看懂這抽象的書,可是出乎意料,習慣于形象思維的孩子們卻能輕而易舉地接受了這個故事,產生一種“自我同一化”的感覺。
二、適量刪減文字,增加兒歌等形式改編繪本,進一步突顯繪本內容的趣味性
根據低齡幼兒的學習特點,對繪本進行適當地刪減,可以降低繪本閱讀的難度,調動幼兒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幫助低齡幼兒在最近發展區內獲得更有效的發展。
1.對原有的繪本畫面進行整合或遷移,充分凸顯繪本價值
根據2-3歲幼兒的年齡特點,托班幼兒適宜的故事角色在3~5個,小班幼兒在4~6個。情節簡單類的繪本,可以通過刪減畫面來減少故事情節,減少情節過多變化對幼兒理解造成的干擾。如:小袋袋系列中的《我喜歡》,在沒有改變故事完整性的基礎上,將原來的畫面刪減到8頁,內容上進行了整合,減少了無關情節對幼兒注意的干擾,增強了故事情節的緊湊性和參與性。情節重復的繪本內容,可通過刪減畫面,來減少重復性的內容,增強繪本情節的緊湊性和趣味性。
2.根據圖意增加或改編文字,增強繪本趣味性
適合2-3歲幼兒閱讀的繪本,一般多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低齡幼兒知識經驗有限、理解力較弱,教師要根據繪本的內容,增加適當的文字以提高閱讀的效率。如繪本《蹦》,里面沒有多余的文字,而是以豐富的圖畫和不同的色彩為主,幼兒單憑讀圖很難理解其中要表達的內容,教師就可以將其設計成模仿小動物回家的環節,在設計兒歌時突出動物的主要特征,還將顏色、形狀相關的詞語加入到兒歌中,豐富了幼兒的詞匯量,配上瑯瑯上口的兒歌,使繪本內容闡述的簡單明了,更加易于幼兒理解。
三、通過不同的繪本呈現方式,享受“悅”讀“閱”美的快樂
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的特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不同繪本的特質,可嘗試以下幾種不同的呈現方式,讓幼兒在看、聽、說的過程中,享受“悅”讀“閱”美的快樂。
1.將繪本制作成PPT,利用影音結合的方式呈現,有效調控幼兒的注意力
將繪本用PPT的形式呈現,不僅能根據教師設計的活動需要對圖片進行放大、縮小,以便幼兒直觀地了解繪本的內容,還能對圖片進行修改或整合,讓本身不在同一頁面上的圖片,連續地展現在幼兒面前,便于幼兒更簡易地理解圖片所隱藏的內涵。如在繪本南瓜湯中“鴨子偷偷拿勺子”的這個細節處,我將圖片進行修剪,然后放大鴨子拿勺子時的動作,讓幼兒觀看鴨子拿勺子的情景,幼兒竟然不自覺地跟著模仿起來,而且學得像模像樣,讓幼兒通過情境模仿,獲得充分的體驗,能提升對繪本細節的理解。
2.將繪本制作成大圖書,便于幼兒觀察繪本細節
自制的大圖書能實現對繪本的再次整理,將部分圖片制作成大圖片,便于幼兒觀察,但是在制作大圖書時,要注意圖書的尺寸不宜太大,太大不便于擺放和翻頁,太小無法進行集體觀察,不利于幼兒集體閱讀。如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將圖片做成大圖書,通過觀看兔媽媽和兔寶寶的動作,感受親子間溫馨、愉快的氣氛,為后面的情感體驗做了鋪墊。
3.將繪本制作成立體可移動教具,便于幼兒形象地感受到角色間的差異
繪本角色的大小光靠看圖,也許不能很好地區分,但是采用立體的教具,就能讓幼兒明顯地感受到角色間大小的差異,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也越深刻。如鼠小弟系列,將小老鼠和其他動物制作成立體教具排列,就可以讓幼兒形象地感受到角色的差異。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第十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