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佳歷史課堂教學情境即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歷史學科和歷史知識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認知特點,投入、運用或滲透情感并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語言、掛圖、圖片及錄音、錄像、電影、電視、微機等創設、渲染出歷史教學具體、形象、生動、感人的環境和氛圍,從聽覺、視覺、感覺等多方面喚起學生的深臨其境感,讓學生在這種最佳的環境和氛圍中去感知歷史,進而達到理解與認識的升華。最佳教學情境,是運用情感與創設環境的和諧統一、互相映襯的最佳組合的情境整體。其最大的特點是重視學生的情感發展,注意主體的感受與體驗,注意其感受能力與感受欲望,在情感與意境的最佳組合情境中,使學生受到感染,從而達到情感與審美體驗。
【關鍵詞】激發興趣;情感;氛圍
一、創造最佳歷史課堂給教學帶來的好處
1.有利于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力,激發興趣是初中階段教學中不可忽視的。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自我教育的過程,學習活動是一種認識過程,但它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即學生的歷史學習過程也是學習者自我教育的過程,學習不僅僅是作為觀念形態的認知活動,它要求學習者必須全部身心功能的參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過程中必須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歷史教學中最佳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使其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教師語言的精心設計與教師情感的真情投入,現代視聽工具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嘴、耳、眼的官能和大腦一起,進行積極思維活動。
2.有利于掌握、理解知識的內涵、實質
向學生傳授歷史基礎知識是中學歷史教育最基本的任務。借助于最佳教學情境,不僅能更有效地完成傳授歷史基礎知識的任務,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解實質、把握內涵。
3.有利于學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現代化教學技術的應用,最佳情境的創設,形象地再現歷史場景,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情感,運用現代技術及語言,能夠形象具體地再現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情景,使學生通過形象受到感染,強化愛憎情感;通過語言深入到人物的內心,讓學生情感得到體驗,激發學生內心感受,從而與人物同悲歡,共命運,通過語言的導撥,使學生明白道理。歷史教學知識教學內容與思想教育內容的一致性,決定了歷史教學過程應該寓思想教育于歷史知識的傳授之中,同時通過師生感情的雙向交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高尚情感,通過多媒體等,使學生感受到歷史氛圍,從而進入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
4.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師有目的、有意識的語言設計,個人情感的真誠投入,創造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最佳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就為學生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二、創造最佳歷史課堂的方法
1.運用語言與情感等,創設氛圍
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學手段,可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教學語言的隨意性與技巧性的作用必然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重視語言的魅力,重視語言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
歷史教學中,教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生動描述歷史長河中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動人故事;慷慨悲壯,感人肺腑的人物命運;刀光劍影、氣勢磅礴的壯觀場面等,把歷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師的情感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去吸引學生,達到師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將感性上的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
2.運用圖片、實物、模型等,展示直觀
教師在講授歷史時,必須運用多種手段再現歷史,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掌握距離他們極其遙遠而難以記憶的歷史知識。運用圖片、實物、模型、投影等直觀材料的展示與解說,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他們更容易接受知識;也可以把較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使學生易于理解;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歷史敘述的是過去的社會生活的現象,教師的敘述無論怎樣形象生動,如果學生沒有視覺上的感受,就會印象不深。借助直觀教具,幫助再現歷史現象,就顯得十分重要。實物和模型不僅能形象地反映出歷史的真實情況,而且是許多重要歷史知識的直接來源,在歷史研究中和歷史教學中有很高的價值。圖片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它可以把歷史的資料展示給學生,通過感觀的刺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與想象,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3.運用微機、錄音、錄像等,再現情境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育改革提供了條件,各種現代化科技成果被用于教學中,既推動了教學手段的更新,又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投影、錄音、錄像、微機的演示,擴大和改變視覺和聽覺途徑,提高視聽效果。再現場景與情境能吸引學生的主意力,讓學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圍中,感知歷史,陶冶性情,激發情趣,活躍思維。尤其是計算機程序教學,可將教師的思維過程用計算機的畫面和文字體現出來并形成教學軟件。它通過剪輯電影、電視畫面、動態電腦及教師精心編制的解說詞,把本不能再現的歷史現象,真實地或“近似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聲、光、形、色、音等多種信息作用于學生,在他們的大腦皮層留下了很多較深刻的歷史現象痕跡,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的印象,提高了學生記憶歷史知識的質量。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對提高教學質量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創設最佳歷史課堂教學情境》,劉澤,遼寧省朝陽市第一初級中學,文章編號1673—8497(2011)08—0094-01。
(作者單位: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