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式教學的特點是讓學生體驗和領悟科學探究的過程,而不只是接受一些科學的結論。那么,究竟如何激發初中生的物理探究興趣呢?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激發學生的物理探究興趣。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興趣;激發;生活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這就提醒物理教師,應當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時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探究式課堂的主人。因此,教師應當了解學生實際,深入學生中間,發現學生的愛好和興趣所在,這是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出發點。下面,筆者就列出幾個激發學生物理探究興趣的策略。
一、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現有的認知狀況,通過挖掘學生的知識經驗和尋找學生們的認知經驗的共同之處,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這樣才能有利于探究式教學的進行,并且可以成功的引導、啟發學生依據自己認識水平、知識經驗的邏輯性提出自己多感興趣的物理學科的問題。如在上“水的沸騰”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安排分組實驗,要求學生觀察水在沸騰前、沸騰時、和沸騰后溫度計讀數變化。教師根據學生的觀察和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提出這樣的問題:“水是不是在一定的溫度下才沸騰?沸騰后雖繼續加熱,為什么溫度計的示數卻不再上升?你能從教材中找到科學的依據嗎?”然后引導學生自己深入學習與思考,學生興趣很高,也會學得很投入。
二、依據學生思維實際的差異性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由于不同的學生他們的生活背景、知識經驗、思維發展和思維高度各不相同。教師要對癥下藥,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思索、討論、探索與表達。要把學生思維的差異性作為教學的資源和生長點進行針對性教學。如在“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中,教師設計了兩個實驗。第一組是讓學生用力推木塊在桌面上運動,然后停止用力。另一組讓學生用力推乒乓球在桌面上滾動,然后停止用力。讓學生觀察木塊與乒乓球運動情況。同時思考: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嗎?兩個實驗得出兩個相互矛盾的結論,學生的思維出現了差異,發生了沖突。學生對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提出疑問,這很自然地引起思索。教師以此作為教學資源的生長點進行針對性教學,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育家杜威說過:“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著對學科的超越;選擇了一種教育,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為生活而教育”。這說明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現在的中學生,具有很強的實用心理,如果他們認為某些知識有用,他們就會自主地去學習,去探究。所以,教師應當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物理課堂探究式教學。讓物理學科的知識回歸到學生的實際生活,所學內容只有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聯系時,才是鮮活的,富有生命力與吸引力,學生才會對其產生親切感,才能從心靈深處感受到物理科學的巨大魅力,才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例如:在剛進入學習“光”這方面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為什么在雷電交加的雨天,人會先看見閃電而后聽見雷聲呢?”并且給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有人說是因為眼睛在耳朵的前面,這么說對不對?”引導學生對光產生興趣,以便于后續的學習。再如:在慣性的教學中,用雞蛋、玻璃杯、紙板、水配合演示物體的慣性。用雞蛋實驗,有驚無險的實驗現象,更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引發學生探尋物理原理的欲望,而且因為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還可以要求學生在家中嘗試。
四、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與推廣,信息技術這種以計算機為核心,以教學技術為基礎的技術也得到了推廣普及與應用。所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去創設物理探究式教學情境給物理學科的探究式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時間和空間自由度,也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這也增加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教師通過自己制作的物理課件,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上比較好的課件、網絡課程、Flash動畫、三維動畫等方式輕松方便的創設各種物理教學情境,將學習內容進行處理,將不見轉換為可見,將靜止轉換為動態,將動態轉換為靜止,將抽象轉換為具體,將微觀轉換為宏觀,將復雜轉換為簡潔明了。如在“能量轉化和能量守恒”的教學中,因為學生對工農業生產了解甚少,是個教學難點。而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后,通過影視與動畫,展示火力發電廠生產全過程,對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再轉化為機械能,最后轉化為電能,整個過程一目了然,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五、結語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過于簡單,學生對于要探究的教學內容已經熟悉或者已經有很堅實的認知基礎,那么他們就會失去進行探究的興趣,致使探究式教學失敗。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也不能過難,這樣也會使學生喪失進行探究的興趣,過難的探究教學內容可能會給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設置障礙,致使學生以后再也不想進行探究式學習了。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當滿足維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發展區”原理,即所選的教學內容應當是學生通過一定階段的學習是可以獲得或者實現的,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種有利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都要滲透探究式教學的思想,不斷激發學生的物理探究興趣。
【參考文獻】
[1]靳玉樂.探究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褚麗娟.探究學習基本理論評述[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
[3]張麗. 初中物理教學中興趣的培養[J]. 新課程(教研), 2010,(05)
(作者單位:四川省興文縣教師培訓與教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