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課堂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課堂教學既要發揮傳授知識的功能,更要發揮開發學生潛能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功能。因此我們在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數學;學生;實踐能力;發展
數學的起源來源于社會實踐,數學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實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書本知識和實踐密切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自由”和“提高”,實踐能力才能得到相應的發展。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參加實踐活動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經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使學生的接受能力、創造精神充分表現和發揮,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最大限度的活躍起來,才能使學生輕裝上陣,愉快地、積極地參加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共同提高的主陣地。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整體素質的關鍵。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實行“管、卡、壓”政策。據調查,有的教師對“差生”進行辱罵或體罰,形成嚴重的“課堂暴力”摧殘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壓抑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精神。現代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師生是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是老師的“朋友和親人”。師生之間要相互學習、相互啟發、相互鼓勵、取長補短。教師和諧、平等的看待每一個學生,以真誠的愛去感染他們,并歡迎他們對自己提出不同意見和“見解”。教學中,以表揚、鼓勵為主,對“差生”不諷刺、不挖苦,遇到問題做耐心、細微的思想工作,讓學生放開手腳、敞開思想,學生就像在自己母親的懷里一樣,無憂無慮,奮發向上。比如:老師授課時,某同學回答出正確問題時,老師面帶笑容,用肯定的語氣說:“你回答的很對,很好!”或說:“對,正確,繼續努力”等等鼓勵的話;對于學習較差,回答問題不正確或根本就不敢說話的學生,老師同樣也給他一個親切的微笑,語氣溫和地說:“同學,不要怕,你再好好想想!”,“認真考慮一下,你再回答。”“你知道多少就答多少,答不對也沒關系。”這樣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他們感到老師是那么可親、可敬,比自己的父母還要親。由此,學生在學習上就敢于放開手腳,多方位探索,大膽實踐、創新也就在其中了。
二、精心設計教案,讓學生主動參加實踐活動
備好課是講好課的前提。只有備好課,精心設計教案,才有可能講好課。備課時,教師要本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樣的教學理念來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多渠道,多方位參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和思維能力。數學知識,不一定是單純地依賴老師的講解去獲得。比如,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棱的認識”這一節時,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師生人人動手,拼搭長方體和正方體。開始有一部分同學把長方體的“物件”拼搭在正方體上,正方體的“物件”拼搭在長方體上,通過操作,幾次不成體,不成樣。后來,在老師指導下反復調換、拼搭,同學們恍然大悟,拼搭成體十分快捷。等同學們全部組裝好后,我要求同學們仔細觀察,在拆除圖形時,讓同學們比較兩體上的“物件”,很多同學發現:長方體的棱長長短不等,但每組4條棱的棱長都是相等的(相同),正方體的棱長處處都相等(相同),通過親手實驗參與實踐活動,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棱長、特征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樣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明白化。通過拼拼搭搭,想想做做,很快掌握了所學知識。又如,在教學“圓周長的計算”一節時,老師組織學生測量本校圓花池的周長和直徑,又和學生一起搞了“圖畫教學”,通過實踐、“辨析”,得出了圓周長的計算公式。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這是因為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參與實踐活動,有力地促進了發散思維的發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多種“感官”參與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的。
三、精心設計作業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由于學生個體之間,認知方式、認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差異。實踐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后天的培養和教育。因此,作業練習不能“一刀切”。教師應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從認知能力等方面入手,把學生分成幾個“等級組”分別設計實踐作業練習。比如: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作業練習,全體同學都應該完成,并能掌握。對于難度較大進一步培養能力的習題,學習程度較好的同學應該完成。對于個體智商教好,理解力較高的同學,教師應特別指教,設計更高層次的實踐作業,這樣分層次布置作業,讓所有同學(不分智商高低)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作業練習要體現趣味性特點,進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長度單位時,讓學生學習測量,大的活動測草坪的長和寬,測量花園直徑等,促進學生對較大長度單位的認識和應用。小的活動測課本的長度,測文具盒的長和寬,以及高等等,促進學生對小長度單位的認識和應用。通過實踐作業練習,學生不但掌握了書本知識,實際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通過學生自身在實踐中富有創造性的積極探求, 獲取知識, 發展能力, 從而最終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黃桂蘭.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J].新課程(上旬刊),2011(8)
[2]楊彩霞.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中小學教育》2010年(12)
(作者單位: 浙江省樂清市北白象鎮第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