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因此,班主任要充滿愛心地投入工作;要持之以恒地飽含熱情和激情地投入工作;要不斷地鑄造自己高尚的人格,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一面旗幟,一盞航燈。而新的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為中心。班主任工作與班級管理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管理者,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實施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那么,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我們該如何去做呢?通過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相信學生,愛護學生
我認為作為一名班主任,想管理好一個班級,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愛學生,需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方式等,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作為班主任,我們應努力做到能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老師和同學們尊重是每個孩子的渴望,也是他們進步的內在動力。愛是孩子們心里的需求,教師有愛,才會傾注滿腔熱情,才能叩開學生的心扉。班主任應該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班級的每位學生身上,以慈愛的胸懷、敏銳的目光,關注班級每位學生的思想和健康,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相信他們,愛護他們,以激發他們的潛力,給他們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紀律嚴明,嚴而有度
一個班級如果沒有嚴明的紀律,那這個班級就是一盤散沙,就無法形成凝聚力,戰斗力。因此,在班級管理方面,我更傾向于先專政后民主,給學生約束,然后才能更好的管理。對于一個新成立的班級體,我認為是很有必要先進行嚴格的管理,抓而不嚴,不如不抓。使學生對老師從心底里產生一種敬畏感。讓他們知道如若違反了校規、班規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先給大家訂下一個嚴格的調子,在此基礎上才可逐漸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真正從心底產生這樣一個概念:平日的老師是和藹的,是平易近人的;但是如若我違反了各項規定那我可就慘了。
三、不說廢話,行動說話
曾經有一句話“老師,請閉上你的嘴”,雖然不雅但是我覺得很有道理,作為老師,我們的嘴里說出的多是批評、說教,我們說的越多越是沒有效果,即使你的聲音很大,也進不到學生的心里。我平時給自己定了四個“一”,即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每天一句鼓勵的話,耐心對待學生每一次犯錯,認真開展每一次活動。尤其是開展活動是提高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的時候,也是很好的教育時機。炎熱的夏季,室外大掃除,買個冰激凌給學生涼快涼快,結果運動會時學生給我買的冰激凌都吃不完。冬天掃雪時,買個棒棒糖給學生暖和暖和,結果是我們班的學生愛干活、會干活;孩子們有些小愿望,如果對班級管理有利,你就可以滿足他們,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今年聯歡會上,孩子們希望有一個三班獨有的紀念物,所以我準備了愿望瓶,里面有他們的理想。結果他們是那么有準備的給了我一個驚喜,作為老師的我,當然不能輸給他們,我把它們最滿意的一張“全家?!毕闯鰜硭徒o了他們。班級管理不可能永遠風和日麗,還需要制度去約束、管理,但這樣花費心思,我認為那也是另一種愛。
四、創設氛圍,增強合作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學習成績的優劣,除了個人主觀努力,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幫助也是重要因素。我時刻提醒并教育學生們要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端正學習態度,使班級內形成濃厚的學習氣氛,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可以激發全體學生相互切磋,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我還經常鼓勵、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互幫互學,除了課堂上互相切磋外,課余時間要提倡彼此為師,互相激勵。為了搞好學習上的合作,根據自愿結合的原則,成立課余學習互助小組,互相質疑問難,答疑解惑,共同探討。或在優生和后進生之間開展一幫一,一對一的活動,發揮優生的傳幫帶作用,促進后進生學習上的轉化。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強化他們的合作行為,促使他們一起提高學習水平。
五、參與管理,激發熱情
初中的學生單純且熱情,只要班主任引導得法,學生會非常樂于參加班級管理。我們不要指定哪個學生任哪個崗位,只需要提供崗位或者讓學生自己發現崗位。如:各學科課代表,課間紀律巡查員,個人儀表檢查員,愛護公物崗,黑板報出刊組,衛生監察員等??筛鶕嶋H增減崗位,但是崗位數量要一定,崗位的設定必須具體并實用,崗位的職責必須明確。他們可以自己選定崗位后,再競爭上崗。還要為他們提要求,讓他們做到:只要選擇了這個崗位就必須負責地完成這個崗位的職責。這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都要盡力做好,大家都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自然而然地遵守了班級規章制度。讓所有學生都明白:今天我是被管理者,明天我就是管理者。班級是我們自己的,我是班級的主人。今天我為班級而驕傲,明天班級以我為榮耀。
總之,每一位合格的班主任,都要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崗位的重要性。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中間, 找學生談談心, 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 想學生之所想, 急學生之所急, 讓學生成為自己的主人, 只有這樣, 我們的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實現。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老張集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