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有方,教無定法。”在市場競爭日益尖銳的今天,還靠增加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做法,顯然是違背了教學規律,不利于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出適應時代的弄潮兒。根據本人多年的教學,談幾點粗淺的做法:
一、教師要轉變角色
教師與學生之間保持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合作的狀態,有利于營造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可以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初中化學第一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充當他們的學習伙伴,一起探討化學研究的對象、化學領域的成果、化學對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感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進一步要讓學生認識到人的衣、食、住、行、用等都離不開化學,讓他們體會到化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讓他們自主體會到學習化學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必要。
二、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因為學生天然具有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或現象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會產生和強烈的學習動機,而執著追求。所以要想讓學生學好化學,必須激發他們的興趣。怎樣才能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呢?
首先,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九年級,大部分時間都被淹沒在語、數、外等各門學科的題海中,使得很多學生對學習索然無趣,加之應試的因素,更使學生對學習感到頭痛。所以,在一開始化學教學中,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趣味實驗,如“魔棒點燈”、“燒不壞的手帕”、“水中之花”、“噴泉”等實驗來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其次,要讓學生親自動手,促進興趣的培養,教師在教學時盡可能多的設計和營造一些學生自己動手能做的實驗,讓他們從實踐中觀察得出正確的結論,感受與領悟新知識。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最后,要讓學生感受到有成功的喜悅。因為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成功的機會,但多數人卻不會成功,就是因為他不愿更多的付出,不能持之以恒,主要是缺乏成功的重要因素——興趣。如果是具備了這一品質,做任何事情都會有所收獲,最終成為一個勝利者。比如,在做酸堿與指示劑顯色實驗時,可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物質自制指示劑。然后比較實驗現象,聯系實際情況,最終得出正確結論。這樣學生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就會變興趣為行動動機,行動動機越強,追求優異成績的心就越迫切,努力水平亦越高,效果也就越理想。
三、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新課改理念下,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突出。要想讓學生學好化學,作為教師就要注重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如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語言概括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而對學生來說,這些能力恰恰是比較薄弱的環節。所以,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創設一些情景并給學生留點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討論分析,合作探究,來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1.培養觀察能力。由于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尤為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必須注意實驗前、實驗時、實驗后分別看到什么,并及時做好記錄,然后對實驗前后現象進行比較分析。
2.培養分析能力。知識只有通過自己大腦加工以后,才能根深蒂固,掌握透徹,靈活應用。比如在講氧氣性質時,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不同,就實驗現象提出問題:為什么同是硫在空氣中燃燒卻沒有在氧氣中燃燒那么劇烈?分析得出:說明燃燒的現象與氧氣的濃度有關,這樣學生就會牢記硫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的燃燒現象了,而不需死記硬背。
3.培養語言概括能力。新課改之前,應試教育,教師在課堂上怕浪費時間直接自己概括讓學生記住,而忽略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會做而不會說。為此,教師要刺激他們的表述欲望。比如:學完某一課題時,可以讓學生概括本課題的知識重點和要點,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與其他人共享,這樣不但起到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表達能力。
4.培養動手能力?;瘜W教科書上有許多化學小實驗,教師應創造條件都能讓學生親自去做一做,這樣通過實踐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例如:在一次考試中,涉及到這樣一個問題,空杯倒放在水中,你會看到什么現象?很多學生都憑想象答題,結果錯了。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自己動手做實驗,才能加深印象,牢記結論。
5.培養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創新環境,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注意:(1)創設情境,培養創新意識?!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中,只有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才可能激發創新潛能,才可能產生創新欲望。這樣教師可以集色、態、味、光、聲于一體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師良好的形象,生動、準確的講授,真誠的關心鼓舞,幽默大方的舉止等因素在培養和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也起著不可忽視的情感作用。(2)積極鼓舞、培養學生敢于創新。例如在學習CO的還原性時,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不能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裝置?我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和學生一起分析比較他們性質之間的差異,讓學生討論分析而得出結論。(3)設計探索實驗,培養創新思維。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他們的意識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常規實驗所無法比擬的。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三鎮蔣集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