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新課程改革推進的力度不斷加大,高中政治教師要始終站在教學改革的最前沿,汲取先進的理論經驗與成果,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改進,教學手段的優化,教學方式的創新,以及教學評價的改革,多方著力,綜合推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成效;提升;分析
一、強化教學內容的改進,為教學成效提升奠定基礎
一是立足生活實際。生活始終是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在政治教學中,學生只有緊密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才能得到更為深刻的理解。在《影響價格的因素》一課的教學中,筆者結合學生感觸較深的雞蛋價格大漲大跌、大白菜連創歷年價格新低等有影響的事件,開展分析研究,讓學生立足教材對上述事件開展分析研究,理論聯系實際更為緊密。
二是關注天下大事。在高中階段,正確人生理念的形成尤為重要。當前,重中之重是要體現愛國主義的熏陶,在政治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將這一點與內容的選擇緊密結合起來,例如在涉及到我國外交政策內容的教學中,筆者針對當前世界關注的西藏問題、南海穩定問題、我國第一艘航母下海問題,從這些事件入手,引導學生分析我國當前外交政策的背景、空間與未來的發展趨勢,讓學生深刻明白我國政府在貫徹落實獨立自主和平發展的外交政策框架下,所作出的積極努力,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三是開發自身特色。自身特色綜合表現為校本課程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地方發展特色、學校傳統等方面內容,將其有機穿插于整個政治教學,體現自身特色。如引導學生探究本地區的消費水平消費觀念,將教材內容與地方特色緊密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成效。
二、強化教學手段的改進,為教學成效提升增加動力
一是提高學生學習趣味。高中生的學習相對比較枯燥,政治教學如果還是一味地采用口頭說教形式,學生學習興趣的難以提高,對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筆者在開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一課的教學中,重點選取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豐碩成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感悟更為直觀形象和深刻,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是增強環境滲透成效。良好的教學氛圍、濃厚的教學情境,是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成效的重要保障與促進因素,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立足于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特點,為教學活動營造恰當的氛圍環境,可以達到提升教學成效的目的。比如在開展《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一課的教學中,筆者運用《讓和平的陽光灑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首歌曲,作為營造氛圍的重要手段,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學生的理解感悟成效明顯提高。
三是實現時間空間跨越。課堂教學不可避免地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教師教學活動的拓展制造了不利因素,但是,在多媒體手段的幫助下,高中政治教師完全可以輕松突破這些條條框框的制約。例如,在開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一課的教學中,筆者通過網上下載的方式,收集了視頻資料,向學生播放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框架下,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場景,通過形象的補充,對強化民族自治制度的重要性理解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強化教學形式的改進,為教學成效提升注入活力
一是注重發揮預習作用。預習作為課堂教學開展前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得到師生的高度重視。筆者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必須開展針對性的預習,一方面,針對教材內容中難以理解的部分查找資料,相互研究,為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掃清障礙;另一方面,筆者還要求學生在預習中,確定自己學習的難點,篩選出來進行系統化整理,為教學活動取得成效奠定基礎。
二是注重發揮合作作用。學生在高中政治學習中,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有時難以全面實現教學目標,此時,讓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就會發揮出更為明顯的效用。筆者在這一模式的教學中,通過向學生提供思考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按照小組為單位,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主要針對學生研究中的難點開展方法指導,保障學生的研究學習活動能夠深入開展。
三是注重發揮研討作用。組織學生針對理解與學習的難點熱點開展研討,也是集思廣益的一種有效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攻破教學難點。例如《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一課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正確理解權力監督效能的含義與作用是一重點,筆者在教學中,開展了“缺乏監督的權力如洪水猛獸”為主題的研討活動,學生廣泛收集了相關的事例,從鮮活的事例中受到啟發,學生對于權力監督的作用理解更加深刻。
四、強化教學思維的改進,為教學成效提升拓展空間
一是營造情境增強教學成效。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在內心產生強烈的思想共鳴,筆者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的教學中,課前安排三名學生編導了《如此瀟灑》這一課本劇,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觀看,并開展討論,深化了學生的理解效果。
二是專題活動增強理解效果。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專題活動,是教師有效延伸課堂教學環節的重要基礎,教師完全可以利用第二課堂、興趣小組等有效載體,將學生組織起來,進行專題活動,有助于學生客觀認識社會。
三是借助社會實踐提高能力。社會實踐活動也是拓展高中政治教學空間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與生活相關的實踐活動,例如針對當前副食品或者糧食價格波動開展調查,寫出研究報告,提出專門的建議等,以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能夠立足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發揮引領作用,讓學生得到綜合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湟里高級中學)